中国近代史
-
李旭之:“落后就要挨打”之论伪
文章质疑‘落后就要挨打’的普遍认知,指出其并非真理,通过中国近代史与古代史案例,强调团结与内部矛盾才是关键,而非单纯落后。
中国近代史 伪命题 历史分析 落后就要挨打 真理掌握少数人 团结重要性 -
《红旗文稿》:《中国近代历史是“沉沦”还是“上升”?》
文章探讨中国近代史是沉沦还是上升,指出沉沦与上升并存,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发展因素,强调沉沦谷底与上升趋势的辩证关系。
中国近代史 历史分析 社会发展 半殖民地半封建 沉沦 上升 -
李旭之:【随笔】从《北京55日》说历史事实
通过分析《北京55日》电影,揭示美国视角下的历史偏见与真实历史的差异,探讨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争中的复杂关系,以及中国近代军事与政治的演变。
美国电影 中国近代史 历史事实 义和团 北京55日 使馆保卫战 -
安生:南京之后有望厦
文章通过佛教业力概念解析南京条约与望厦条约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揭示不平等条约如何改变中国历史走向,强调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
中国近代史 历史影响 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业力概念 -
郭松民: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分界线,应该定在1953年!
文章探讨中国近代史与现代史的分界线,提出应定在1953年,而非传统认为的1919年五四运动。分析不同学者观点,强调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的划分标准。
五四运动 中国近代史 分界线 现代史 胡绳 1953年 -
剥去基督教文明的外衣——传教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急先锋
文章揭露传教士作为帝国主义侵略急先锋的角色,分析其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影响,探讨基督教传播与文化侵略的关系,揭示传教士在通商口岸扩张中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 帝国主义侵略 文化侵略 历史分析 传教士 基督教传播 -
甲午海战幕布下传来了卢沟桥的枪声
文章探讨甲午海战与卢沟桥事变的历史关联,分析日本法西斯主义形成及殖民扩张的影响,反思中国近代史中的荣辱兴衰与国家命运。
历史反思 中国近代史 卢沟桥事变 日本殖民 日本法西斯 甲午海战 -
毛泽东再造中华之功不能否定也否定不了
文章纪念毛泽东诞辰123周年,强调其通过国家统一与工业化推动中国崛起的历史作用,分析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家政权与廉洁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 历史意义 工业化进程 国家统一 国家政权 毛泽东再造中华 -
郭松民观影笔记之二 |《隐剑鬼爪》:日本武士与中国儒生
《隐剑鬼爪》通过日本武士的没落,对比中国儒生与武人的局限,揭示近代化转型中的差异。文章分析武士阶层与儒生主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并强调毛泽东时代文武合一军队的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 日本武士 儒生对比 松竹映画 山田洋次 《隐剑鬼爪》 -
科垟仁:《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读后感
本文围绕《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展开,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及司徒雷登角色,探讨美国援助中国内战及中美关系演变,强调外交重要性与历史反思。
美国对华政策 中国近代史 国共内战 司徒雷登 美国援助 《别了司徒雷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