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事件
-
鹤龄:杨继绳对饿死3600万人的肯定之否定
文章批评杨继绳对大饥荒死亡人数的统计,指出其对饿死3600万人的肯定之否定,同时揭露丁学良对《墓碑》的吹捧与研究背景。
杨继绳 大饥荒 人口统计 信阳事件 饿死3600万人 丁学良 -
三年自然灾害——信阳事件
信阳事件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最惨烈的案例,因浮夸风和强制征粮导致大批农民饿死,揭示了当时粮食政策的严重问题。
三年自然灾害 信阳事件 浮夸风 农民饿死 粮食征购 反瞒产 -
从此不做信阳人
文章讲述信阳人因家乡发生多起负面事件而感到羞耻,决定不再自称信阳人,反映当地官员腐败、社会问题严重,引发对地方形象和治理的反思。
信阳事件 信阳人经历 信阳丑闻 信阳腐败 信阳新闻 信阳社会问题 -
百度百科:信阳事件
信阳事件发生于1959至1960年,是大跃进和反右倾运动导致的农民大规模非正常死亡事件。因征购粮超标、反瞒产搜刮,农民口粮严重不足,最终引发逃荒与大量死亡。
信阳事件 大跃进饥荒 农民死亡 反瞒产运动 饥饿年代 信阳饥荒 -
新一轮“天灾人祸”之争
文章围绕‘天灾人祸’争议,回顾三年困难时期与信阳事件,分析灾害根源及领导层分歧,探讨政治挂帅与公仆理念的实践问题。
毛泽东 刘少奇 天灾人祸 三年困难时期 政治挂帅 信阳事件 -
先有文革就不可能“被饿死三千万”
文章质疑饿死三千万的真实性,认为文革时期官僚主义才是导致饥荒主因,结合家乡经历分析灾情与管理问题,强调历史真相需理性探讨。
官僚主义 历史分析 饿死三千万 精英观点 文革 信阳事件 -
吴敬琏饿死几千万的轻率兼从信阳事件谈谁该对饿死人负责
文章质疑吴敬琏关于1960年农村非正常死亡人数的言论,指出其数据缺乏依据,并分析信阳事件与人口统计的关联,强调数据真实性的重要性。
吴敬琏 非正常死亡 人口统计 信阳事件 国家统计局 饿死几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