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改革
-
【经济史读书笔记】(8)1992-1996的改革措施(上)
本文聚焦1992-1996年中国改革措施,涵盖价格改革、商品市场体系、金融市场发展及劳动力市场改革等内容,重点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价格改革 1992-1996改革措施 商品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发展 劳动力市场改革 -
华生、高梁、张少杰:令人遗憾的双轨制发明权之争
文章回顾1984年莫干山会议提出价格双轨制改革思路,探讨其发明权争议,指出该思路为集体智慧成果,张维迎等人曾声称独自提出,引发长期争论。
莫干山会议 双轨制 发明权 价格改革 价格双轨制 改革史 -
发改委:适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 将修改城镇化规划
发改委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重大改革,包括投融资、资源性产品价格等,并修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统筹谋划。
经济体制改革 价格改革 投融资改革 新型城镇化 发改委改革 城镇化规划 -
参考评弹0710:改开教缘何在价格下行时改革
文章分析价格改革为何选择在物价下行时推进,指出其背后私有化意图及对民众的影响,强调改革对经济结构和物价的影响。
私有化改革 物价上涨 经济结构调整 价格改革 通胀问题 改革良机 -
评发改委对电信和联通的垄断调查
文章质疑发改委调查电信联通垄断的动机,认为其背后意图引入外资企业,以换取西方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同时指出国企改革导致企业背离全民所有制,发改委应反思自身角色。
国企私有化 价格改革 发改委改革 发改委垄断调查 电信联通垄断 外资企业引入 -
改革开放前价格,为什么“基本没有意义”?
文章讨论改革开放前价格基本无意义的现象,以茅台酒为例,指出价格变化与时代背景相关,批评部分人对过去价格的否定,强调价格对比反映社会变迁与经济改革。
改革开放历史 价格改革 价格对比 无意义 茅台涨价 改革开放前价格 -
巴山轮会议
巴山轮会议聚焦宏观经济管理,讨论价格改革与城市改革,吸引多位国际经济学家参与,推动经济体制转型与宏观调控探索。
价格改革 城市改革 经济体制转型 巴山轮会议 宏观经济管理 国际经济学家 -
转评《张宏良:价格改革--30年的悲剧循环》
文章指出中国30年价格改革并非真正问题,而是私有化、剥削化与买办化循环导致的悲剧。分析私有化与买办化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强调其根源在于经济结构与政策导向。
私有化 经济分析 价格改革 买办化 悲剧循环 剥削化 -
史上小巫见大巫
文章揭露中国油价出口差价巨大,暴露严重卖国行为,对比历史赔款,批判当前隐蔽式财富转移,呼吁警惕经济领域叛国现象。
历史对比 价格改革 民族耻辱 财富转移 卖国行径 油价差价 -
价格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文章指出价格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影响生产者与消费者,导致农民破产、劳动者负担加重。强调价格改革需从根源解决,而非单纯扩大内需。
价格改革 农民生产 罪魁祸首 价格波动 价格祸国殃民 工业产品价格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