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为《辽宁日报》鼓与呼
主流媒体应做意识形态领域的“雄鸡”
——为《辽宁日报》鼓与呼
刘丹
在中国,“意识形态”曾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热词。但这个曾经的“热词”,却在某一段时间,因为某种原因被打入了冷宫。从此,政治人物不愿提及,平民百姓无暇顾及,主流媒体不敢提及。面对“意识形态”,大家缄口不语,讳莫如深。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不提“意识形态”,是彼此“相忍为国”的政治妥协。但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国梦”,并旗帜鲜明的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之后,作为党的“喉舌”的主流媒体,为什么对新兴媒体上,此起彼伏的各种噪音、杂音,充耳不闻?为什么对“意识形态”领域里,风起云涌的各种思潮,噤若寒蝉? 是在经济浪潮的裹挟下,一味的向钱看,忘记了责任与担当?还是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丢盔弃甲,抛弃了道义和理想?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令人愤懑。
然而,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上的一封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公开信,却让人眼前一亮。在这封公开信中,《辽宁日报》直言不讳的指出,高校课堂上及高校老师在授课中存在一些“不客观描述中国”、“呲必中国”、“消极眼光看问题”、“散布负面情绪”、“传播负能量”的问题,并提醒教育界对这些问题要警觉和重视。 尽管,《辽宁日报》在这篇报道中,没有将高校课堂上及高校老师在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但仍有很多人认为,《辽宁日报》的这篇报道就是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亮剑。尽管,《辽宁日报》的报道含蓄而又谨慎,但还是引发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一轮的争论。
由此可见,“意识形态”问题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不是销声匿迹了,而是愈演愈烈了。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不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而是剑拔弩张争王侯。在这种背景下,主流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不能做畏首畏尾,逡巡不前的“缩头乌龟”,而要做引吭高歌的“出头鸟”;不能做人云亦云的“八哥”,而要做“雄鸡一声天下白”的“雄鸡”!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为《辽宁日报》鼓与呼。因为,它的这篇报道打破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沉闷。但是,止步于此是不够的,仅靠《辽宁日报》一家媒体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主流媒体站出来,为公义发声,为梦想发声!我们要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意气风发的走在追寻“中国梦”的路上!
2014.11.20 北京
相关文章
- 吕永岩:解体苏联式围剿为啥在中国频现?
- 光明日报:批评、抹黑及其他——评《辽宁日报》事件
- 求是网:学术批判不能肆意抹黑中国——评《辽宁日报》事件
- 乌有之乡《辽报》座谈会:勇撞“冰山”的辽宁冲锋号——新甲午的致远舰
- 郝贵生: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根源及克服途径
- 苏长和:大学教师当用中国概念来解答问题
- 刘金华:教育必须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 辽阳先生:批评与诋毁——左、右翼知识分子的分野
- 翟玉忠:某些大学老师为何背离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 求是网:老师,请把尊严还给课堂上的中国
- 东方必胜:意识乱象杂想
相关文章
- 战双指挥官等级 大阪之战的主要指挥官:大野治房最后怎么死的?
- 半夜挂急诊的说说 半夜不要出诊
- 围攻“辽宁日报”, 不过是打狗欺主的把戏
- 辽宁日报遭围剿事件的前前后后:自由派公知教授坐不住
- 赵光义如何对待赵匡胤的儿子 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赵德昭呢?
- 赵匡胤死后谁继位 赵匡胤怎么死的?赵匡胤死后皇位为什么是他弟弟赵光义的?
- 赵构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后人 赵光义继承赵匡胤皇位之后 赵光义是怎么对待大哥的妻儿的
- 赵光义怎么得的皇位 赵光义的皇位是怎么来的?赵匡胤母亲真的让他传位给他吗
- 赵光义后代把皇位传给赵匡胤后代 赵匡胤为何不立赵德昭为太子?背后什么原因?
- 赵光义如何对待赵匡胤的儿子 赵光义小时候在龙椅上玩,然后就成功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