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侃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那点事

火烧 2011-04-22 00:00:00 网友时评 1036
文章探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对个人及出口企业收入的影响,分析汇率波动趋势及外汇储备状况,强调汇率贬值带来的实际压力与经济损失。

侃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那点事  

我2002年从开始接触到了所谓的外汇。2007年以前,由于汇率比较稳定, 基本上还是一种不很在意、不特别关心的状态, 但最近几年来,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渐渐感到不对劲也感到了压力, 因为收入在持续减少、缩水。更严重的问题是, 我个人还只是沧海一粟, 而那些靠出口支撑的大公司状况又如何呢? 而国家天文数字的外汇储备状况又如何呢?   

先从我这个沧海一粟来说吧。   

2002、2003、2004年、2005年中间,以“现汇买入价”平均汇率 1美元 = 8.265元人民币 来计算 (外汇牌价显示为:100美元 826.50人民币)。  

如果客户发来一个30000美元的订单, 这个订单可以兑换的人民币金额为:   

30000.00美元 x 8.265 =247950.00元人民币   

设利润率为5%, 则纯收入为 人民币247950.00元 x 5% = 12397.50元。  

从2005年中间到2006年,同一个订单,以“现汇买入价”平均汇率 1美元 = 7.96元人民币 来计算:  

30000.00美元 x 7.96 =238800元人民币,同第一个计算相比,总收入减少为:247950.00元人民币 - 238800元 = 9150.00元  

纯收入为:238800.00元人民币 x 5% = 11940.00元。同上一计算相比,纯收入减少为:12397.50元 - 11940.00元 = 457.50元    

从2007年开始,汇率开始不停地跳水, 也就是说, 收汇单位和个人的收入不停地减少, 但国内外精英们给这种跳水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升值 (appreciation),说汇率跳水的货币增加了价值(rise/increase in value)。   

同一个订单,以本年度“现汇买入价”平均汇率 1美元 = 7.55元人民币 来计算:  

30000.00美元 x 7.55 =226500.00元人民币,同第一个计算相比,总收入减少为:247950.00元人民币 - 226500.00元 = 21450.00元  

纯收入为:226500.00元人民币 x 5% = 11325.00元。同上一计算相比,纯收入减少为:12397.50元 - 11325.00元 = 1072.50元    

2008年, 同一个订单,以本年度“现汇买入价”平均汇率 1美元 = 6.94元人民币 来计算:  

30000.00美元 x 6.94 = 208200.00元人民币,同第一个计算相比,总收入减少为:247950.00元人民币 - 208200.00元 = 39750.00元   

纯收入为:208200.00元人民币 x 5% = 10410.00元。同上一计算相比,纯收入减少为:12397.50元 - 10410.00元 = 1987.50元  

2009年, 同一个订单,以本年度“现汇买入价”平均汇率 1美元 = 6.82元人民币 来计算:  

30000.00美元 x 6.82 = 204600.00元人民币,同第一个计算相比,总收入减少为:247950.00元人民币 - 204600.00元 = 43350.00元   

纯收入为:204600.00元人民币 x 5% = 10230.00元。同上一计算相比,纯收入减少为:12397.50元 - 10230.00元 = 2167.50元  

2010年, 同一个订单,以本年度“现汇买入价”平均汇率 1美元 = 6.72元人民币 来计算:  

30000.00美元 x 6.72 = 201600.00元人民币,同第一个计算相比,总收入减少为:247950.00元人民币 - 201600.00元 = 46350.00元   

纯收入为:201600.00元人民币 x 5% = 10080.00元。同上一计算相比,纯收入减少为:12397.50元 - 10080.00元 = 2317.50元  

2011年1月1日至4月21日, 同一个订单,以“现汇买入价”平均汇率 1美元 = 6.56元人民币 来计算:  

30000.00美元 x 6.56 = 196800.00元人民币,同第一个计算相比,总收入减少为:247950.00元人民币 - 196800.00元 = 51150.00元   

纯收入为:196800.00元人民币 x 5% = 9840.00元。同上一计算相比,纯收入减少为:12397.50元 - 9840.00元 = 2557.50元  

 以上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的问题是, 随着汇率的不断下降, 国内的物价却在不断的上涨,形成了内外夹攻的双重损失!前些天有网友发帖说非洲最大的外储国现在成了最大的负债国,这是完全可能的。以人民币为例,再兑美元升值的同时,在国内却在贬值(depreciation),这同样是一种内外夹攻的双重损失!同理, 如果长期受到两面夹攻,则中国同样有可能成为最大的负债国。  

   

现在我们用以上平均汇率机械地来看看2002年中国的2864亿美元外储在当年与现在的差别有多大(设2011年平均汇率为6.56)。   

2002年:2864亿美元 x 8.265 = 人民币23670.96亿元  

2011年:2864亿美元 x 6.560 = 人民币18787.84亿元  

两年相减总虚拟汇率损失:23670.96元 - 1878.84元 = 4883.12亿元  

如果换算回美元,则汇率损失为:4883.12亿美元 ÷ 6.560 = 744.378亿美元,也就是说,机械地计算, 2002年的2864亿美元 (- 744.378亿美元) 到4月21日就是有2119.622美元了。 汇率下跌造成的损失去哪里了呢? 当然是以货币或者实物的方式被外国外国,特别是美国捞去了。  

   

根据有关资料, 中国的外储到2011年3月底已经达到了3万亿美元。随着汇率的继续下滑,必然结果是:外汇储备量越多, 损失也越大。 而如何降低外储损失却是一个非常头痛的事,正如“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一样,本来可以通过采购实物来抵消部分损失, 但麻烦的是, 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 这实际上造成了三面夹攻的可怕被迫损失现象, 是比较典型的以血饲狼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于外汇与汇率, 本人谈不上什么研究, 只是比不熟悉的网友了解的多一点,以上只是机械地在讨论汇率下跌造成的收入和外储损失现象,不涉及更多更深入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或者让不熟悉的网友看后可以入门, 或者至少知道损失是如何产生的。  

   

简单说一下为了应对汇率下跌, 公司和个人可采取的增加收入或者降低损失的办法,那就是提价或者降低产品成本,但这是一柄双刃剑,玩得不好会两败俱伤, 但伤得最多、最严重的可能还是自己, 因为客户可能不接受涨价或者另谋出路,而降低成本如果没有得到客户接受,则可能面临退货、索赔等严重问题。  

   

在国际交换、国际贸易存在的情况下,无论是国家、出口导向的公司还是个人,外汇是肯定要挣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挣才能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呢? 靠出卖主权和本国人民和本国的利益来挣外汇,其结果明显相反:损失最大化、利益最小化,这样的经济也就成了专门给别人做贡献的“奶牛经济”。  

   

最后, 就外汇牌价上的几个常用词语做简单说明。“外汇”不单指美元,除人民币外,其他国家的货币如果与人民币发生关系,都叫外汇或者外币; “现汇买入价”指从国外汇款进入中国的外币金额,这与国内汇款方式一样, 现汇外币的结汇汇率是高于“现钞买入价”的,但如果同一笔外币汇款没有一次性结清, 余下的外币就会按“现钞买入价”的汇率计算; “现钞买入价”指国内银行从个人、公司等手中购入外币,实际上就是个人或者公司把手中持有的外币拿到银行去换成人民币; “卖出价”指银行向个人、公司或者团体等卖出外币,也就是个人、公司或者团体用人民币购入外币;基准价(也叫“中间价”)和折算价系银行专用。

   

以下资料摘自中国银行网页,只是为了大概说明这10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走向, 时间段的选取方式为首、中、尾, 因为2011年汇率变化格外频繁,则是选取每个月的3个时间段。关注汇率走向的网友只要输入“人民币外汇牌价”搜索, 就可以找到中国银行等几家大银行每日每时的外汇牌价。  

   

货币      现汇      现钞  卖出价 基准价    中行      发布时间  

名称  买入价 买入价               折算价  

美元      649.98   644.77   652.58   651.56   651.56   2002.04.22 10:55:47  

美元      650.7     645.48   653.3     652.28   652.28   2011.04.22 00:00:07  

美元      651.79   646.57   654.41   653.01   653.01   2011.04.15 22:03:14  

美元      653.45   648.21   656.07   655.27   655.27   2011.04.01 22:24:53  

美元      653.44   648.2     656.06   655.64   655.64   2011.03.31 18:09:23  

美元      655.89   650.63   658.51   656.79   656.79   2011.03.15 17:38:49  

美元      655.71   650.45   658.33   657.06   657.06   2011.03.01 16:16:45  

美元      655.82   650.56   658.44   657.52   657.52   2011.02.28 18:08:04  

美元      657.53   652.26   660.17   659.29   659.29   2011.02.15 16:46:02  

美元      657.58   652.31   660.22   658.6     658.6     2011.02.01 22:15:19  

美元      659.13   653.85   661.77   658.91   658.91   2011.01.31 17:18:04  

美元      657.38   652.11   660.02   658.96   658.96   2011.01.15 03:11:01  

美元      657.68   652.41   660.32   662.27   662.27   2011.01.01 17:12:51  

   

2010年  

美元      658.05   652.78   660.69   662.27   662.27   2010.12.31 15:13:58  

美元      676.79   671.37   679.51   679.09   679.09   2010.06.30 17:30:27  

美元      681.31   675.85   684.05   682.7     682.7     2010.01.31 00:00:05  

2009年  

美元      681.31   675.85   684.05   682.82   682.82   2009.12.31 15:51:59  

美元      681.70   676.24   684.44   683.19   683.19   2009.06.30 17:34:13  

美元      682.83   677.36   685.57   683.8     683.8     2009.01.31 00:00:04  

2008年  

美元      681.33   675.87   684.07   683.46   683.46   2008.12.31 11:37:26  

美元      683.83   678.35   686.57   685.91   685.91   2008.06.30 17:30:22  

美元      716.56   710.82   719.44   718.53   718.53   2008.01.31 17:32:02  

2007年  

美元      729.00   723.16   731.92   730.46   730.46   2007.12.31 00:00:07  

美元      759.83   753.74   762.87   761.55   761.55   2007.06.30 00:00:09  

美元      775.71   769.63   778.82   777.76   777.76   2007.01.31 17:16:51  

2006年  

美元      779.17   773.06   782.3     780.87   780.87   2006.12.31 14:11:49  

美元      797.63   791.36   800.83   799.56   799.56   2006.06.30 17:38:40  

美元      804.3     797.97   807.52   806.08   806.08   2006.01.31 00:00:02  

2005年  

美元      805.41   798.95   808.47   807.02   807.02   2005.12.31 06:45:31  

美元      826.41   821.44   828.89   827.65   827.65   2005.06.30 06:37:21  

美元      826.41   821.44   828.89   827.65   827.65   2005.01.31 06:42:00  

2004年  

美元      826.41   821.44   828.89   827.65   827.65   2004.12.31 10:16:57  

美元      826.42   821.45   828.9     827.66   827.66   2004.06.30 07:29:16  

美元      826.46   821.49   828.94   827.7     827.7     2004.01.30 06:54:53  

2003年  

美元      826.46   821.49   828.94   827.7     827.7     2004.01.30 06:54:53  

美元      826.50   821.53   828.98   827.74   827.74   2003.06.30 07:54:43  

美元      826.42   821.45   828.9     827.66   827.66   2003.01.31 06:50:19  

2002年  

美元      826.49   821.52   828.97   827.73   827.73   2002.12.31 08:59:34  

美元      826.47   819.43   828.95   827.71   827.71   2002.06.28 00:00:00  

美元      826.41   819.37   828.89   827.65   827.65   2002.01.31 00:00:00  

相关文章

  • 杨斌:中国崛起必然遭遇美国霸权围堵
  • 黄金和石油的扳机在“鸡的屁”
  • 余云辉:商务部不该对境外掠夺者松绑(原文)
  • 余云辉:松绑外资进入房地产要警惕国民财富外流
  • 江涌:论现行国际金融秩序对中国的“剩余价值”
  • 不能再引狼入室了--回复网友否定银行被贱卖
  • 货币阴谋:全球化背后的帝国阴谋与金融潜规则
  • 我们的命运是什么?——中美金融战争全过程
  •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 吴辉:中国应该就金融危机对美国进行报复
  • 吴辉:中国金融的国家力量为何缺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