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火热记忆四十年前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火烧 2008-11-19 00:00:00 历史视野 1028
回顾四十年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激情岁月,讲述那段充满磨砺与成长的青春记忆,感受毛主席号召下的青年奉献与情怀。

 

 

 

 今年是2008年,从1968年第一批知识青年山下乡到现在刚刚是四十年,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转瞬间,弹指间;也就是四十年前1968年12月21日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节目中,播送了一条新闻:“毛主席要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一重要指示。
  当时的知识青年热血沸腾,十分积极,咬破手指写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在1969年春天。全国的知识青年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好儿女志在四方”;

 

 

 

 

 

 

 

 

 

 

 

    历史车轮前进到今天的时候,有的人开始写文章说毛泽东当年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大错特错;笔者不想对上山下乡再去做什么评论或者耗费笔墨,上山下乡是改变了那个年代很多人的命运,但他们上山下乡这段人生经历的和磨砺,应该是他们一生里很宝贵的财富,让他们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经历过,他们接受过艰苦的磨练,而这些吃苦精神恰恰就是现在我这个时代缺少的东西;四十年后的今天,当年那些青春年少的知识青年有的已经已经俩鬓斑白,有的已经过早的离开了这个喧嚣的世界。当他们很大一部分再次重返他们生活劳动过的第二故乡的时候,无不是当年那样激情洋溢,热泪盈眶,这份真挚的感情能用金钱衡量吗?

   也许这是某些人笔下的大错特错,写这样文章的人忘记了历史的车轮,忘记了曾经中国艰难岁月里的自强自立,忘记了现在的一切是那个年代无数人用自己青春热血铺垫而来,以为吃第五个馒头就可以饱而忘记了前面四个馒头的事实,忘记一滴水到一井水如何而来。。。。。。。。。很多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一代的父母绝对多数的都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如果有机会问问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和记忆。

历史进程中我们爱毛主席[文集]

  [文集五十万集合地,如果你喜欢请记住网络上还有一个纯洁的专门留个主席的地方.]

相关文章

  • 深红格瓦拉:向张承志致敬,驳缪哲对知青系列油画的评论
  • 毛泽东的“上山下乡”与我的逼子当兵
  • 诧论“知青上山下乡”
  • 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再思考
  • 邋遢道人:城镇知青下乡真的是因为城镇就业机会不足吗?
  • 二十一世纪中国知青的历史使命
  • 云门禅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毛主席的子女也被迫害进牛棚
  • “愤青”乃中国之希望
  • 一段艰苦而光荣的历史华章--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分期及特点
  • 纪念五四思【蹲苗】,谈知识青年下乡锻炼革命运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