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把宣传鞍钢宪法作为毛泽东思想复兴的有效突破口

火烧 2010-07-1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聚焦鞍钢宪法宣传,推动毛泽东思想复兴,通过工人阶级与企业管理制度对比,唤醒历史记忆,激发新时代思想共鸣。

把宣传鞍钢宪法作为毛泽东思想复兴的有效突破口


如何宣传复兴毛泽东思想,这是热爱毛主席的同志们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是哲学家,同时又是实践者。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又通俗易懂。

毛泽东思想很广博,涉及到很多方面,面对复兴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任务,如何从千头万绪中抓到突破口,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突破口的选择不能由我们主观愿望灵机一动来选取,而必须结合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决定。

在人类基本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人阶级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什么思想掌握了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才能把这个思想转变为现实。

如何争取工人阶级,这是选择毛泽东思想复兴突破口的重要因素。

与工人阶级日常工作中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也是工人阶级时时刻刻感受最深的东西。通过大力宣传毛泽东支持推广的鞍钢宪法,工人阶级就可以不断地拿鞍钢宪法与自己现在所身处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在反复的比对中,体悟鞍钢宪法闪耀的尊严感和人性化光辉。

通过大力宣传鞍钢宪法,必然会在现今争取工人阶级的斗争中产生震撼性的效果,可以有效地争取到年轻工人阶级的热心向往。而对于年长的工人阶级而言,因为以前有过在鞍钢宪法管理下国企工作的经历,会更容易唤起他们心中的愿景,还可扮演引导年轻工人阶级成长的向导。

通过宣传普及鞍钢宪法的思想,可以相信,不仅会有效地争取到工人阶级的拥护,而且还必然会对在校的广大师生群众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其影响力必将是极其广泛而深远的。

确定了以宣传鞍钢宪法作为突破口,还有如何宣传鞍钢宪法的问题。

宣传鞍钢宪法,既要注意思想性,又要注意生动性。

在思想性上面,要站在人民立场上,突出鞍钢宪法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体思想,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指导思想,多方位全面地展现实施民主集中制的要诀和方法。

在生动性上面,通过向年长的同志广泛搜集各种素材。这种行动本身也是在抢救保存重要的历史资料,这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同时还要注意联系现在工人阶级的思想动向,在搜集的资料中选择组织经典事例。在宣传手段上,多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利用好直观性强烈的影视之类的手段,如《星火》等剧作的影响就是明证。

之所以提出突破口这个问题,一方面是针对诋毁毛泽东的现象时,如何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宣传,把握主动权的问题,一方面就是通过突破口,以点带面,掀起全面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新高潮运动。

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


引用百度关于鞍钢宪法的一些介绍

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济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上义企业的管理工作作了科学的总结,强调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制度。1961年制定的“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这个管理制度,并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使之成为扩大企业民主,吸引广大职工参加管理、监督行政,克服官僚主义的良好形式。当时,毛泽东把“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制度称之为“鞍钢宪法”,使之与苏联的“马钢宪法”(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相对立。

毛泽东代表中央写的批示说: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的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认为‘马钢宪法’(苏联一个大钢厂的一套权威性的办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这个报告,“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指示要求大中企业,一切大城市都要把它当作一个学习文件,有领导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

欧美和日本管理学家认为,“鞍钢宪法”的精神实质是“后福特主义”,即对福特式僵化、以垂直命令为核心的企业内分工理论的挑战。用眼下流行术语来说,“两参一改三结合”就是“团队合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L·托马斯明确指出,“鞍钢宪法”是“全面质量”和“团队合作”理论的精髓,它弘扬的“经济民主”恰是增进企业效率的关键之一。而到了七十年代,日本的丰田管理方式,日本的全面的质量管理和团队精神实际上就是毛泽东所倡导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的鞍钢宪法精神。   日本丰田的管理方式之所以能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的推崇,其价值就在于打破了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企业传统的分工理论及福特主义对分工理论的运用。

相关文章

  • 【悼念马宾】金宝瑜:鞍钢宪法的划时代意义
  • 李甲才:和《鞍钢宪法》连在一起的学者——回忆社会主义企管大法传承人李振城
  • “鞍钢宪法”——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灵魂
  • 贺国强:鞍钢宪法不仅没有过时,还要发扬光大!
  • 郭松民:“鞍钢宪法”与“经济民主”无关吗?
  • “开滦奇迹”是一个时代盖不住的光芒
  • 李振城:鞍钢宪法在抵抗强烈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张全景:纪念鞍钢宪法诞生50周年
  • 韩西雅:论社会主义劳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鞍钢宪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入改革
  • 党的纲领路线与鞍钢宪法的历史命运
  • 为何政治挂帅是鞍钢宪法的首要原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