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数学:《邓小平》这样的电视剧也许没有必要拍

火烧 2014-08-15 00:00:00 时代观察 1039
文章讨论邓小平电视剧是否必要,认为纪录片更佳,强调历史事件的学术性和真实再现,反对电视剧娱乐化,推荐纪录片形式。

  这里我不是说邓小平不伟大,当然伟大,也可以纪念。但是拍电视剧这种手段,我觉得还是不拍的好。我在这里并不仅仅指的邓小平,哪怕是有人要拍一部电视剧叫《毛泽东》,我也不太喜 欢去看的。而有关邓小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或者毛泽东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我倒更喜欢看文章,尤其是这个写文章的人,是一个对历史有研究的人,那可能学术性更强。

  而电视剧吧,这里就有一个学术权威的问题,今后研究邓小平这个人的时候,电视剧是不是权威结论?尤其是许多细节,这都是成问题的。

  此外,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在当今世界上有可能更多地用来娱乐或者逗乐子,解闷子,因此通过娱乐手段来宣传伟人不一定是个好主意。

  就拿美国来说,如果拍了一部电视剧叫《布什总统》或者《克林顿总统》,也不一定具有学术价值,可能娱乐价值也没有。

  其实,我建议西方有一些新的描述历史巨人的手法值得中国学习,就是他们不拍电视剧,却拍电视纪录片,但是在电视纪录片中,却有演员出演历史人物。但是整部片子却是搞得象新闻报道 那样的旁白。例如一些英国历史的纪录片,我就觉得挺有趣的。

  我认为象抗美援朝有一些纪录片,如上甘岭的四十七天就是这种手法,看起来很有意思。在片中经常也请到一些已经是老人的当事人,回忆叙述当年的情况,同时也弄一些演员表演,穿插着 当年的真实纪录片镜头。

  例如,四人帮被粉碎,有没有人活着?如果还有活着的,也可以去监狱采访他们,或者采访一些四人帮的爪牙,让他们回忆当年的情况,如果这样拍有可能更为有趣,观众更感兴趣。

  邓小平当年还和一些外国人谈过话,这些外国人是不是还活着?如果活着也可以去采访他们。

  再比如说邓小平决定打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可以采访一下当年的苏联官员,肯定还有活着的,问问他们苏联当时是个什么态度。

相关文章

  • 郭松民:评《邓》剧
  • 奚兆永:结合《邓》剧谈谈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紧迫性
  • 六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并“中央文献”
  • 五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并“中央文献”
  • 四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并“中央文献”
  • 二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并“中央文献”
  • 一问《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并“中央文献”
  • 邓小平等人到了1985年就开始回归毛泽东
  • 向东评《邓》剧:向党史喷粪 给伤口撒盐
  • 刘国震:小评《邓》剧--艺术虚构不能有悖常理
  • 丑牛评《邓》剧:一句口号的历史转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