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谁是<南京>的罪人

火烧 2009-05-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质疑南京大屠杀罪人,指责日本侵略责任,批评电影《南京!南京!》人性反思争议,涉及中日文化冲突与唐生智逃亡等焦点。

谁是南京大屠杀的罪人。当然是日本人,什么战争年代,中国军队抵抗太历害了等等都是汉奸言论。中日之间的冲突绝不是什么文化上的冲突。中央电视台介绍该电影时,有意无意的表示“现在中日之间文化都一统了,你看南京和东京是多么相似”。这种相似绝不能防止未来中日之间不会再出现又一次的大屠杀。这并不是一个深奥的问题,希望像这样从文化冲突上来思考的人别白费工夫了。  

还有国民党军事当局。电影至少表达了一个事实,南京的抵抗是低级别的,小规模的。但是为什么不重点展示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呢?是什么造成了一边是少数人,但是有组织,也就有力量;一边是多数人,但是无组织,一团散沙,也就无力抵抗呢?唐生智这位当时的南京的军政长官,肩负着全体南京军民的领导者的光荣任务,却在开战前夕,悄悄地逃走了——采取了“让一部分人先安全起来”的策略,余下一大部分即无权力又无装备的“弱势群体”,在日军面前只能吞下失败的苦果。  

最后对电影本身说一下,陆川说这部电影中反思了人性。对于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没看出任何“人性”来,陆导最好亲自说一下这里面是有“食”呢,还是有“色”呢?这里面我看到了日军的英武强大,日军的侧隐之心:日军甚至于有点可敬了。一个中国观众在电影中——中国电影中——看出了这些,这算啥子“人性”。如果说这是一部日本人拍给日本人看的影片,那我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说是某一种中国人拍给某一种日本人看的,那我更能理解了。  

   

相关文章

  • 匪言匪语之十:从“鬼子”到“角川”
  • 另一种逻辑--《南京!南京!》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
  • 司马南:顺着《南京!南京!》拐了!拐了!
  • 《南方周末》是日本人办的,还是二鬼子办的?
  • 《南京!南京!》不是反思人性,而是宣扬兽性
  • 《南京!南京!》: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试问那帮孱头,凭什么让人家日本人道歉?
  • 中国人都是该杀的!?——《南京!南京!》观后感
  • 《南京!南京!》竟唤不醒一些人的良心
  • “南京”电影引动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再度交锋
  • 司马南:从“高等华人”的角度析电影《南京南京》
  • 麻生太郎应当到南京祭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