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那不是含泪的屠杀--也谈《南京!南京!》

火烧 2009-05-16 00:00:00 文艺新生 1035
文章深入剖析《南京!南京!》电影,探讨其反战主题与历史背景,同时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与日本侵略行为,强调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那不是含泪的屠杀 
——也谈《南京!南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cx2d.html
  佛说杀人满藏(四万八千),不仅无罪并且可证果。但是必须放下屠刀,才能够立地成佛。
  《南京!南京!》的主角“大东亚共荣兵”——“角川”做到了,而且顺带放了两个坚决“抗日”的“恐怖分子”(麻烦从当今普适价值和建设和谐世界的的角度理解)。
  “角川”殉道而叛国了。其实他不应该死,为什么呢?因为他应该比大多数的人活得有意义,因为有太多应该死的人仍然活着。
  陆川说过,他是反战的,其实中国的人民,实在是好战的很少见,因此才绵羊一样的一次又一次被屠杀。好不容易当了汉奸,也多是活在主子的脚下,动弹不得。(建议看老舍经典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个人认为比《南京!南京!》深刻。)
  陆川试图表现永远的人性,因此《南京!南京!》的主题自然也跑不出反战的格调。单从艺术和人文的角度看,《南京!南京!》是一部成功的电影。只是,《南京!南京!》生生造出了“角川”来,并不能够代表日本的形象。事实是,在战争头两年,是没有一个“皇军”投降的,陆川低估了“武士道”的威力,那可是“皇军”的魂。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南京。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日军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进行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在南京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多万人。
  南京大屠杀并不是什么失误,更不是什么孤立的事件。大凡了解一点中日近代历史的都知道,这简直是“皇军”屡试不爽的战略战术。
  甲午年他们在东北是这么干的,后来在台湾也是这么干的,日俄战争期间在旅顺是这么干的,民国时期在济南还是这么干的;中国人不反抗,他是这么干的,中国人反抗,他更是这么干的。比如对解放区的“三光政策”,比如恶魔的“731”部队……日本把对华战争是当着你死我活的决战来解决的,面对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民,屠杀已经上升为一种“战争文化”、“武士道”精神,日本“王道之魂”,它的本质是征服。
  《南京!南京!》的败笔,在于仅就南京屠杀来看南京屠杀,而没有看到南京屠杀以前的历史,没有写出南京屠杀的本质是:灭亡中国、再造大日本!(记得从老大连的空中向下看,整个城市的布局就是大日本三个字。)
  让我们看看侵略者当时是怎么说的:
  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占领南京是一个国际性的事件,所以必须作周详的研究,以便发扬日本的武威而使中国畏服。
  ——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
  山川草木都是敌人。
  ——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
  我在城里扫荡过残敌,把俘虏绑在树上,军官们一面教导怎样枪杀和刺死的方法,一面把他们弄死,军官和下士官把蹲在挖好的坑前的俘虏的脑袋砍下来。
  ——第114师团重机枪部队田所耕造
  “往尸体上浇上油就直接烧了,烧尸体的事我们干了很多回,数都数不清了。
  ——原第16师团步兵33联队士兵上西义熊
  抢劫、强奸、放火、杀人,什么都可以干!
  ——第16师团中队长天野乡三
  不知不觉中,我和野田都超过了一百人,好高兴啊!
  ——第16师团向井敏明在“百人斩”竞赛时
  部队早就下达过命令“无论男女,凡是活着的,一律杀掉,即使一只猫也不要放过!”
  ——第16师团33联队第3大队町田
  这才是“武士们”真实的心态。
  《南京!南京!》的败笔,还在于没有表现出南京屠杀是有预谋、有计划的血腥屠杀,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都可能是奉命行事。《南京!南京!》中日本“武士们”的屠杀倒象是对中国军队突然袭击的自然反应,只不过是日本“武士们”在极度恐惧下做出了疯狂举动。
  在中国,南京大屠杀是留在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也是民族主义的重要关注点。而在日本,虽然許多曾在当时南京附近作战的日籍老兵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但是公众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存在着广泛不同的情绪及观点,尤其是日本部份极右份子,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被夸大、甚至是凭空捏造的反日本外交工具。
  1977年,日本文部省在一个标准历史书中把二战中的日本给战争对方造成的伤亡、日本的战争暴行,和强行将中国及朝鲜犯人送往日本劳动营的内容删去,只留下了一些美国轰炸东京的照片、一幅广岛废墟的照片和一份日本战争死亡人数的统计表。
  1986年9月,日本文部大臣藤尾正行宣称南京暴行不是战争罪行而“仅仅是战争的一部分”,并说1910年日本对朝鲜的吞并是朝鲜心甘情愿成为殖民地。当日,藤尾正行被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免职。
  1984年,教文社出版了松井石根的亲信秘书田中正明的《“南京大屠杀”之虚构》。
  1988年春,战时特别高等警察课(特高)课长、二战后法务大臣、文部大臣、日本国土厅首脑奥野诚亮否认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无效”,要从舆论上“再审东京审判”,遭到日本国内外舆论抨击。当年5月,奥野诚亮被迫辞职。
  1989年,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与自民党国会议员石原慎太郎等人撰写的《日本可以说不》、《日本还要说不》、《日本坚决说不》等三本书中说道:“无端挑起战争的好战的日本人,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的日本人,这就是人们对日本人的两个误解,也是‘敲打日本’的两个根由。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它。”
  1990年,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说日本人在那里(指南京)搞了一次大屠杀,但那不是真的,它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这个故事破坏了日本的形象,它全是谎言。”
  1994年,战时日军大佐、二战后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说:“(在日军进入南京后)不久,我就到了南京”,“我认为南京大屠杀及其他事情是编造的谎言”。
  2005年,参与“百人斩”的两名日军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3名遗属向东京地方法院控告《东京日日新闻》于1937年11至12月间的报道失实。
  2007年6月19日,由约百名日本众议院议员组成的议员联盟“思考日本前途和历史教育之会”(日本の前途と歴史教育を考える议员の会)指称,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时,死亡人数只有2万人。该会会长中山成彬(自民党籍众议员)表示,根据1938年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呈交的文献,国民政府谴责日军在该次攻击中杀害2万平民,该数据是时任中国驻国际联盟大使顾维钧根据1938年1月28日《每日电讯报》和另一份报纸的报导所得。该会“南京大屠杀史实查证小组”组长户井田彻(自民党籍众议员)则要求中国政府移除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的日军负面照片。
  我们必须承认“皇军”是狡猾狡猾的。他们不承认侵略,只承认是为了建设“大东亚共荣圈”,只不过力度大了点,是好心办了坏事情;他们否认不了在南京发生过屠杀事件,但是坚决否认在南京发生过大屠杀,并且建议两国的学者共同研究。
  由于对南京大屠杀的意见存在着广泛的分歧,因此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至今还是中日外交及人民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南京!南京!》是大电影,因此它的意识是超前的。战争是残酷的,受难的不仅是中国人,同样有日本人,在苦难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导演有博爱的情怀,并且从善良的愿望出发,希望那场屠杀是个误会。
  《南京!南京!》是反战的,因此它面向未来,却放弃了对战争性质的判断,从不同的角度部分采信了日本人的观点,减轻了中国人抵抗的意义。
  《南京!南京!》是超现实的,因此它用了许多“蒙太奇的”手法。比如在行刑前,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唐先生趴在日军军官的耳朵边说“我太太又怀孕了”就是一种象征,无非是告诉日军军官“中国人是杀不尽的”。看到这里我很悲哀,它继承了国人爱打嘴仗的优良传统,除了带来敌人更大的屠杀外,没有任何意义。唐先生是很愿意做“皇”民的,民国以前,做皇帝的“皇”民,民国以后,做总财的“皇”民,日本人来以前,顺带做德国的“皇”民,日本人来以后,甘心做日本人的“皇”民,只是日本人觉得这样的中国人没有用处,连做卖国贼的资格也没有,所以得死。唐先生太太生下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出息,很值得怀疑。倒是进行了反抗的军人陆剑雄绝了后!
  最后,陆川借“角川”这个角色来完成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人性还原,同时也揭示了整部影片的主题:人性的赎罪!只是“角川”似乎还不能够承受日本民族罪孽之重,也不能够完成日本民族罪孽的赎罪,因为他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立不起来。
  “角川”是寄托陆川理想和心血的一个大梦,超越罪恶的博爱大梦,只能够是个梦而已。
  陆川是个好导演,他想拍出好的作品,他有许多的想法,但是想法复杂了,肩负的期望太多;他想要说的东西反到晦涩了许多——有些历史题材,是无法太艺术的。
  72年了,是该不要仇恨了,但是无论是艺术的还是不艺术的《南京!南京!》,都完成不了这样浩大的使命。其实《南京!南京!》完全可以拍得简单点。
  《南京!南京!》,做为艺术,是属于普适、和谐世界的崭新的视角,《南京!南京!》通过“角川”告诉我们,那不过是含泪的屠杀。但是,在72年后回望1937年12月的南京,做为历史,那只是属于中国的、不堪回首的苦难。
  今天,日本仍有一小撮人在为军国主义招魂,企图篡改历史。但历史的真相是不能改变的,中日两国人民应当永志不忘那30万遇难者的冤魂,为世界的持久和平而努力,让自己的后代子孙不再生活在阴影之中。
  是的,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忘记仇恨,但是,单靠忘记是化解不了仇恨的;我们可以演死一个“角川”,但是我们演不死一万个松井石根和谷寿夫,更艺术不来和平。
  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
  “角川”死了,但是不要看不见东条英机的魂还活着。
  中国要想不被别人欺负,首先就要牢记真实的历史,用强大的武力来保卫自己的人民,而不要在幻想的和平里自己麻醉!这是南京给我们的教训。也许是《南京!南京!》想做而没有做到的。陆川太善良了,善良得有些象唐先生。
  看了央视的《南京!南京!》全球首映试,本来不打算看《南京!南京!》的;但是忍不住看了,就写了以上的文字。
  2009-5-1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