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公仆”咋成了百姓的“公敌”

火烧 2009-05-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公仆变公敌现象展开,分析干部作风问题及社会反响,揭示公仆与公敌转变的社会根源,引发对当前干部队伍的深刻反思。

       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招商办主任在休闲娱乐场所被女修脚女刺死后,在网络引起很大震动,从百度的“巴东贴吧”到各大网站都有大量评论,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几千年固守的“逝者为大”、“杀人偿命”的信条似乎在顷刻间化为乌有,数千条评论几乎是一面倒的声援修脚女,认为修脚女的行为可赞,要求“特殊服务”的招商办主任该杀。

        出现这样的现象,让人不得不对当前的干部队伍作风进行反思。是人们的法制观念淡化了?还是分辨是非能力降低了?我认为都不是。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环境所形成的。人们在环境长期遭受污染,而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情况下,一旦有焦点事情发生,人们自然就会以非理性的言行来表达自己的意志。尤其是“公仆”出事后,在没有受到处分前,人们一般是强烈要求严办,像当年对待汉奸、鬼子一样,把他们视为“公敌”,大有千刀万剐、株连九族而后快之情。比如说,哪里的“城管”被小贩打了、哪里的民警被当事人杀了、哪里的官员家财被偷了等等,人们不但去谴责打人者、杀人者、盗窃者,反而还要为他们的行为叫好、为他们争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公仆、我们的官员自身发生变化了,在百姓的眼里,他们已经完成了由“人民的公仆”向“人民的公敌”的转变过程。

        这个转变过程是微妙的,有的是明知故犯,有的是在不经意间发生,但它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基础。毛泽东在教育干部时总的警钟常鸣、防微杜渐,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打成一片,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后,一些人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淡化或遗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切向钱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有奶便是娘,有钱便是爹,百姓在他们的眼中只是个“屁”。他们开名车、住豪宅、包二奶、养情妇,生活极端腐化堕落。这与百姓朴素的生活习惯、善良的情感特性形成明显反差,百姓当然看不惯那些东西,更谈不上亲如一家了。

        还有一些干部打着为民办事的旗号,搜刮民财,中饱私囊;有的捞财、有的捞物、有的捞名誉,对直接关系到百姓利益的事情则置若罔闻;对于群众反映、举报上来的问题,不是认真加以调查研究、妥善处理,而是充当推磨的鬼、养膘的猪,让群众感到“人民公仆”不是为百姓做事,而是是为人民币服务。所以,在百姓利益得不到保护,百姓意见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使人们对整个干部队伍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社会分配不公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30年来,我国社会财富得到巨大增长,然而,并非所有的百姓都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分配不公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有扩大趋势。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27%,而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50.24%,这方面的差距甚至超过了居西方国家贫富差距之首的美国。且不说农村还有5000多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下,就是在城市,据国务院发展中心的一份研究资料,贫困人口也有3000万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下岗工人家庭。这些贫困农民和下岗工人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生活艰难,再加上住房难、看病难、教育难“新三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干部的不当言论和腐败行为使这些群众痛恨社会不公,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出现失望感和仇恨,因而把矛头对准了“公仆”人员。

        另外,在一些地方出现干部和百姓关系紧张现象,一些新闻媒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闻媒体在监督干部作风、反腐倡廉方面,有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在发挥对干部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有一些新闻媒体丧失基本的职业道德,追逐单纯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对宣传好人好事没有兴趣,对干部腐败却大肆渲染,甚至捕风捉影、无事生非,更有甚者,编造一些离奇的干部腐败案件,达到制造新闻卖点的目的。一些地方电视台整天播放反腐电视剧,官员一个比一个贪;各类社会网站,充斥贪官包二奶的花边新闻;不少报纸甚至一些党报,也对贪官敛财、养情妇的细节进行大肆渲染,让百姓感觉天下无官不贪、无官不恶。

        应该相信,我们干部队伍里绝大多数人是为国家、为人民利益而积极工作的,只是极少数人的行为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抹黑了整个干部队伍。百姓痛恨他们的言论虽有失偏颇,但对国家来讲、对党的队伍建设来讲,这种偏颇是善意的偏颇,无可多加指责。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这种偏颇长期存在,更不能扩大化。有关部门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认真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管理制度,使所有干部真正回归到“人民公仆”队伍中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