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一词不妥
说邓小平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说邓小平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篇章,这些都是事实,无可争议。但要是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这可就有待商榷了。
问题一:首先要有设计师,然后才有总设计师,而没有设计师的总设计师是不会存在的,这是简单常理。但现在这有了总设计师,那么设计师们又是谁?从当时看,从现在看,在这个国家范围内是没有这个对象可言的。那么说,这个“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就是一个空头牌位了。
问题二:既然是设计师就必须要有所设计。而事实是,在当初中国改革开放究竟怎么去搞是没有什么设计的。为什么没有,主要是因为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对此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世界上即是特例也是先例。所以,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这个实践为第一的理论观点。随之就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行动指南。总之一切都是在探索中,并无设计可言。
问题三:中国改革开放是有其目标的,比如国民经济五年后翻两番等。但这只是一种设想,还不是设计。这就如同开发商不给施工队图纸而要求盖大楼一样,盖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说把设想和目标也叫做设计的话,那么毛泽东时代的“四个现代化”就早设计好了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也无非是要达到这个“四个现代化”。
其实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在走什么路线的问题上,邓小平也一直在担忧着。他说:“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那个时候,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万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现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他还告诫大家:“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上邪路了”。1992年时他还说“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但是等到1993年,他的话里面就没有“如果”了,“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可见,在中国改革开放最主要的纲领性方面即走什么路线的问题上,并没有设计,在其它方面也没有。因此在改革开放发展中出现了与党的宗旨和人民意愿相反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腐败和两极分化上面。所以我们说,称邓小平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是缺乏事实和理论根据的。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