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搞乱“腐败”的概念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火烧 2007-11-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强调腐败概念被恶意混淆,引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腐败犯罪定义,揭露腐败行为分类与法律界定,呼吁社会认清腐败危害。
什么是腐败?哪些行为属于腐败犯罪?

徐友渔提出的“改革前的‘过去年代’就没有腐败?”问题,实际是腐败分子妄图搞乱腐败概念,逃脱社会惩罚的卑劣伎俩。

徐友渔使用的方法是无限扩大“腐败”这一政治、法学概念的外延,使得“腐败”与其它正常或非正常的社会现象混淆,使人民区分不出什么是腐败。

为了帮助广大人民识破徐友渔一类骗子的诡计,特节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对腐败犯罪的定义如下。

共9项:

贿赂、贪污、挪用公款、影响力交易、窝赃、滥用职权、资产非法增加、对犯罪所得洗钱、妨害司法等。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公约》除序言外,共分8章,包括总则,预防措施,定罪、制裁、救济及执法,国际合作,资产的追回,技术援助和信息交流,实施机制以及最后条款。

《公约》明确,可以定罪的腐败行为包括:贿赂、贪污、挪用公款、影响力交易、窝赃、滥用职权、资产非法增加、对犯罪所得洗钱、妨害司法等。《公约》还对法人腐败犯罪,腐败犯罪的主观要素及其认定,腐败犯罪的参与、未遂和中止,腐败犯罪的刑事制裁原则、时效、管辖权及相关诉讼事项进行了规定。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