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和谐文章第一篇:说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火烧 2024-01-16 00:00:00 经济视点 1033
文章聚焦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分析,探讨统计局数据差异原因,解析工业增加值、PPI及利润结构对利润变化的影响,帮助理解经济指标分析方法。

  接下来发几篇和谐文章,以科普为主,帮助大家理解怎么分析经济指标。

  我一直建议大家多看专业的研报或书籍,少看财经媒体或者大V的文章,事实上多数财经媒体或大V,都不具备讨论这类问题的基础知识,甚至是一些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我们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例说明这个问题(我用1-7月数据,后面的数据偷懒不写了)。

  一、是数据疏漏还是造假

  按统计局公布数据,2023年1-7月利润总额累计39439.8亿元,而2022年1-7月利润总额累计48925.5亿元。

  用这两个数计算的同比下降是19.39%,但是统计局公布的同比下降是15.5%,为什么呢?是统计局在弄虚作假吗?我之前就看到有财经媒体在质疑统计局造假。

  这种质疑很业余,需知统计局虽然有优化数据的冲动,但是他们不会这么傻,不会做如此不专业的事情。

  实际上,统计局之前就给出过解释,其中一个理由是,规模以上企业的范围在变化。

  举个例子来说。

  统计局每年会重新统计规模以上企业名录,这会导致今年和去年的规上企业不一样。

  比如去年有10000家规上企业,每家利润都是1000万,合计利润1000亿,今年有100家跌出规上企业范围(被称为“退规”),因此规上企业仅900家,每家利润还是1000万,合计利润900亿。

  由于规上企业仅900家,那么计算同比增速就用这900家算,得出来的同比增速为0%(今年去年利润都是1000万/家),但是今年规上企业的利润合计却比去年少了100亿。

  这是第一点,大家需要明白的。

  很多讲解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人,连这一点都不懂。

  二、结构!结构!结构!

  所有的数据我们都要学会结构拆分,不分析结构,只看总量,没啥用。

  那么,怎么从结构上分析利润总额的变化呢?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销售商品量×销售商品价格×营业收入利润率。

  对这个公式求导后,可以得出简化公式,即: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销售量同比+销售价格同比+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

  销售量同比可以用工业增加值同比替代,因为工业增加值同比是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同比,可以认为就是商品的量。销售价格同比可以用PPI同比替代。营收利润率同比有对应的数据。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下述公式: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工业增加值同比+PPI同比+营业收入利润率同比

  我们可以拟合上述数据。下图是我做的一个拟合图,拟合了2019年以来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数据基本吻合。但是其中还是有所差异,这和我们的统计方法有关,讲起来很复杂,这里不展开。

  我们再列出上述拆分的具体数据。

  利润总额同比不是按统计局数据,而是按直接计算数据,也就是没有考虑规上企业范围的数据。按上述拆分的情况看,利润总额同比下滑,不是商品卖的量少了,从工业增加值看,商品卖的量没有减少。主要原因是营收利润率下滑,次要原因是价格下滑。

  再进一步,我们可以继续分析成本、费用、其他(如资产减值等)和利润占比情况。

  从下表可见,2023年6月累计值利润占比5.41%,比2022年6月(6.53%)下降1.1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17%。其中,成本费用占比提高了0.87个百分点,其他(如资产减值等)提高了0.25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导致工业企业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成本费用不断提高。

  接着我们还可以具体分析哪些因素导致成本上升,哪些因素导致费用升高,能不能在短期内解决,或者能不能在中期内解决,等等。

  要进一步分析,就需要进一步梳理数据,我这里不再深入,但是大致思路就是这样。分析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化,一定要从结构去分析。除了上述结构外,还可以从不同行业入手分析,或者中上下游入手分析,总之,一定要深入到工业内部,搞清楚不同结构的情况,以及相互的关系和矛盾。这样的分析才是有价值的,之后的一系列结论,应该是在具体地分析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得出。

  不看数据结构,拿着数据总量,一通胡说,人云亦云,是没有价值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