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观察和指导现实斗争

火烧 2025-02-04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本文结合《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探讨现实斗争,分析各阶级立场与作用,强调团结朋友、打击敌人的重要性,提供现实指导与实践参考。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毛泽东

  1925.12.1

  一、引

  刚接到作业任务的时候有点茫然,茫然的原因是书单里面的书,一半自己读过,一半是自己曾经看过但是没坚持看完,但实在不知该选哪篇作读后感,因为我的所有知识也无外乎来源于这些导师的文章,让我自己评价这些文章,着实有点“蜉蚍撼树”了。

  现在从标题和引用能看出来我最后的选择,这个选择看起来有点过于“投机取巧”了,毕竟是毛选第一卷第一篇,翻开红宝书首当其冲的就是这篇文章。之前大学课堂上老师无心一句:“有谁能背出毛选第一篇第一句话?”当是她无心之言,应该没想到有人能回答。当时只有我举手了,随后便背诵出了开头引言那部分。

  是啊,毛选开篇第一句话,想必很多人想起毛选除了老三篇应该就是这个了。教员早期文稿何其多!他本人多次审定,选择把这一篇放在首位定有他的深谋远虑。读完这篇文章也有三年了,下面试着以个人的遇见去再次分析一下这篇伟大的文章。受各方面影响,尽量隐晦的谈,也给责编省点工作。望读者理解。

  一、政治就是团结大多数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作于1925年,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国民大革命时期。是各个革命党人正刚开始着手常识改造世界之时。教员这篇文章,正是为了指导当时的实践而作。我认为这篇文章既是理解马列毛主义,也是理解中国乃至世界革命兴衰的一把钥匙。

  许多人兴许会想:今已时过境迁,文章写作之时的阶级和今日之阶级已大相径庭。教员何必将此文至于头篇?我们又何必着眼于此篇?

  但重点就在于,这篇文章中,教员不是只回答了当时的阶级图景,而是还分析了为什么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怎么办的答案。

  我是文科生,这里斗胆拿医学做个比喻:这篇文章不仅给你列举出了主要的病症,而且还跟你分析了形成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还给了医生如何根治的方法。

  下面以我的理解概括一下该文的主要内容。

  (一)说清楚了中国各阶级情况是什么:

  地主、买办阶级 帝国主义附庸

  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半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

  无业游民

  ………

  而上述阶级内部也分有左中右,也要具体分析。

  (二)分析了造成各阶级如今这种情况是为什么:

  因为地主买办阶级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他们坚定站在帝国主义的立场,所以说他们是极端反动派。

  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在外受外资打压军阀压迫,所以一方面需要革命来洗涤旧世界的压迫。但他们在内也恐惧工人革命,所以一方面他们也怀疑无产阶级革命会损害他们利益。

  这种矛盾的阶级诉求下导致了他们渴望建立一个“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

  (三)革命党人面对这样的阶级图景应该怎么办?(即改造社会):

  买办大地主阶级及附属反动知识界——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

  民族资产阶级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可以窥见,教员不仅精辟地总结了当时社会各阶级的情况,准确分析出了成因,而且还给出了革命者们的解决方案——

  “所谓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这是毛教员对政治的评价,也正是我们从上文能学到的规律。简明扼要,没有那么多学术性的条条框框。这也是教员从自己多年的革命实践中领悟到的道理。

  以这样来看待历代革命者历史得失的话,就明朗很多了。下面就用上述方式分析一下。

  二、不能继续的革命

  审视中国革命的历史,也无外乎教员提出的这个标准。历次左倾错误路线,组织的错误领导,不都是没有分清谁是敌人朋友?要么是无视占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只承认工人暴动。要么就是错把敌人当成了“同志”,把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乖乖奉上。结果也都无外乎是损害了自己。

  依我之见,左倾就是敌对了朋友,右倾就是团结了敌人。正如左联那会要开除鲁迅“左籍”一样。当然现在说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49年以前的历史,49年以后的历史,依我看依然可以这么划。只是一开始,无产阶级理论还没从马列主义跃升到第三个阶段。在66年这个盛大的节日之前,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内部的敌我矛盾还不是那样的泾渭分明。

  比方说1958年的公社化运动,教员本人是很尊重人民主体性的,一直是要求农民遵循自愿原则建立公社,而不是纯靠官僚包办代替的指令去完成。如果是后者那样的话,那就会变成主体要求客体去遵循他的指令,把人民划到了客体的地位。而不是说我们主体应该去怎么怎么样。当然现实的演进并不像教员预想的那样,因为一个新闻头条,引发无节制的形式主义模仿。这就是教员说的下级不为所属的人民服务,而只为上级服务造成的。现代人给这场运动的失败总是归于“左倾”,依我看实则不然。解放前那些左倾路线,确实那些错误的领导者是干了坏事的,但是他们还不是主要的敌人,只能算是我们同志内部之间犯了错误,所以才可以被称之为“左倾”。相反,三大改造后,经济制度上消灭了资本家后,官僚包办代替者能否真正维护好无产阶级利益变成了个问题。能维护好,那正如教员、焦裕禄等光荣的同志一样。维护不好,甚至拒绝改正。为此一错再错,我想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变成了无产阶级专政时期的敌人了。那些敌人瞎干了错事,怎么能说是“左倾”呢。一些人坚称是左倾无非是觉得那些人还算同志。

  但到了1966这场盛大的运动之后,敌我运动变得分明了,我们的分析也可以更简单了。正如《516通知》里说的那样“我们的敌人是党内一小部分走资本主义路线的当权派。”其中党内和当权派两个词几乎把敌人的范围划得很清楚了,就是官僚里面的坏人。正如列宁所说“一切革命的问题都是权力问题。”不去争取权力,指望着内部飘渺的改良,只能是空中楼阁的幻想。

  那在这个进程中为什么我们会失败呢?原因也不外乎上面那些。打砸古迹,宣扬“血统论”的那些人是我们的敌人,就不用谈左倾右倾了。而rebelist本身当然也有问题,主要就是没能团结大部分人,打击那一小部分敌人。自己人没团结好,组织力量始终薄弱,敌人也可以借你的名号干坏事,最后损失的还是你自己的名声。而内部却也有把内部矛盾上升成敌我矛盾的错误认识,虽然确实有army上层作为外部矛盾挑唆指使,“挑动一派斗一派”。但是外部矛盾也是通过内部矛盾起的作用。虽然广场上数不清的人挥舞着红宝书,但真正把毛选第一段话看进去的人应该不多。倘若当时分的清敌人和朋友,概不至于最后如此。

  刚才说的主要是地方上的,最核心的那些人当然也有些许问题。教员批判旗手“四面出击”也是有原因的,gang of four这个提法最早也是警示他们不要孤立了自己。旗手在文艺建设上很有建树,对于政治上在刚开始的阶段也可以认清敌我,做了相当多的贡献。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她可能在过来人的角度犯有“左倾”问题。比如一些文艺批判,把太多文艺作品和知识分子打成反动派了。实则那些作品的受众群体主要是知识分子,大部分人可能也不会仅因为这些作品去支持走资派。反而会因为这种官僚包办代替式的粗暴的划分而投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知识分子大量辱骂旗手的原因吧。教员在学术界和文艺界大搞双百之风,后面也说过“右派也要有右派的理论家。”这是很有先见性的。这说明教员知道只靠封禁是杀不绝反动思想的,反而可能还会使我们松懈,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扳倒对方才算真正胜利。当然那些极端反动的东西是要严加限制的,不能传出去大肆嚯嚯人玩。

  再谈及陈永贵等一些同志,我认为他们在那次事件里或多或少是有些犯“右倾”的。朋友是不能打击的,朋友有错误是要纠正,而不是当成敌我矛盾一样处理。敌人是不可以团结,团结了是要吃大亏的,历史上已经有了很多次血的教训。也可能是某些温和派一开始伪装的太好了,总之最后他们为自己妥协付出了代价。

  三、资本主义何以苟延残喘与无产阶级的使命

  前面也讲到了,小资产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受当时的文艺政策纷纷变得“右倾”,觉得刮春风那阵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其实我认为这也暗含着资本主义国家维稳的主要方式。通过利诱小资产阶级,麻痹分化无产阶级,团结所有资产阶级。做到了资产阶级的“团结大多数”。

  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着不断滋生的小资产阶级赖以维稳。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像无产阶级一样失去所有,其中的下层虽受压迫但也不像大生产那样容易团结。

  资产阶级靠着不断用面包屑喂饱这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来起到麻痹的效果。他们把工业转移到殖民地或半殖半封的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想从数量上减少本国的无产阶级。

  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两条铁证是永远不会过时。第一,只要资本家想要盈利,就必然要剥削剩余价值,也就必然会创造出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第二,资本主义虽然看似平时靠剩余价值再分配喂饱了小资产阶级起到了麻痹的效果。但他们的钱说到底都是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再分配。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的必然爆发,一爆发了他们也就必然的会迅速向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分化。

  虽然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大,市场经济不再局限于一个民族国家市场内,通过这种扩大市场的方式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短暂的麻痹了一阵资本主义国家的小资产阶级。但是只要他们还在为了盈利无序的投资,经济危机就必然爆发。小资产阶级的太平日子也会被打破。

  正如教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的,小资产阶级的大部分还是出于被剥削的状态。他们不像无产阶级那样,除非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要不然无法真正解放。他们退路很多,而且也不像大生产那样容易团结。靠零零散散的自发似乎成不了气候。但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被蛊惑的人民终究会转到革命的阵营来,成为革命的朋友。当然,无产阶级的领导者也要注意方法,像教员教导的那样,对待不同的阶级要用不同的方式引导。不必依赖小资产阶级,也不必完全抛弃他们。但在把这个阵营拉拢过来壮大我们自己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团结整个无产阶级去进行斗争。

  【老师点评】

  作者运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对当代历史和政治进行反思,提出了一些颇为独到的见解,如把已变成敌人的走资派当成内部矛盾进批评教育,给他们重新执政机会,结果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是本文的可贵之处,不足之处在于各节之间的逻辑不够严谨,行文不够流畅,语言也较为生疏,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逐步克服和提高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