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永远的崇敬——缅怀毛主席

火烧 2025-03-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个人对毛主席的深厚崇敬,从童年到参军,通过毛主席像章、语录学习、纪念堂瞻仰等经历,表达对毛主席精神的传承与敬仰。

  在历史长河中,毛泽东思想,曾经照亮了中国前行之路,他的光辉形象与伟大精神,深植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间。我对毛主席的崇敬,亦在生活点滴中不断深化,从儿时懵懂,逐渐升华为深厚敬仰。

  自牙牙学语起,毛主席的形象便伴我成长。家中的毛主席像章,在阳光下闪耀;洁白的陶瓷像,静静守护;墙上的画像,目光坚定而智慧。这些物件,成为我童年温暖且神圣的记忆,让毛主席形象早早扎根。

  记得刚上学时,语文第一课是“毛主席万岁”,虽不解深意,但我认字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为什么要说“毛主席万岁”?带着疑问,我曾向母亲求解,母亲没读过书,但她说的很质朴:“是毛主席让咱有饭吃的。”1942年前后,旧中国风雨飘摇,母亲一家逃荒至陕西,年幼的母亲为糊口,每日在粗糙纺车旁忙碌,换来微薄口粮。是毛主席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后,穷人的生活才有了转机,在母亲心中,毛主席是大恩人。

  那个学习毛主席语录的年代,父亲对毛主席的热爱令人动容。他认真学习语录,铭记于心,张口即来。家中油漆门窗时,父亲郑重地用毛笔在大门上写下“要搞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书写时的专注虔诚,让我感受到毛主席语录的非凡力量,懵懂中意识到我也应该背诵毛主席语录。

  大哥比我大一轮,他曾自豪地说:“我见过毛主席!毛主席当年接见红卫兵,我离他只有几步远。”1966年,大哥幸运地近距离目睹毛主席的风采,他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对毛主席的崇敬愈发深厚。

  从小学到中学,课本经典篇目是我成长的重要指引。读《为人民服务》,我虽年幼,却明白要为身边人付出;学《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与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激励我要钻研技术,力求精通;《愚公移山》让我懂得坚持,面对难题不再退缩。

  高中毕业后,我光荣参军。连队春节联欢会上,我演唱了一首旋律忧伤的怀念毛主席的歌曲(只是歌曲的名字忘了),尽管歌声与欢快氛围不符,我也不怎么会唱歌,但那是我对毛主席深深敬意的真情流露。在部队,我深切感受到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力量,日常训练与生活处处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役三年我迎来首次探家,途经北京时,没有游览故宫、北海,而是前往毛主席纪念堂。那时我每月津贴仅12元,但却毫不犹豫拿出3元买花 。在纪念堂前,我看到排队瞻仰的人群神色庄重。进入堂内,我走到汉白玉雕像前,献上花并深深鞠躬,泪水模糊双眼,心中满是对毛主席的思念与感激。对毛主席的热爱促使我向往入党,部队的政治教育让我了解党的光辉历史,我怀着热忱撰写入党申请,最终得到党组织批准。

  后来,我从部队转业进入企业工作。起初在基层干技术,凭借扎实能力赢得同事认可与领导好评,后被调至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工作。因毫无管理经验,我开始学习企业推荐的西方管理学书籍,却发现与毛泽东思想不契合。于是我转向传统文化,研读四书五经、老庄、佛经等。大舅提及毛主席六读《资治通鉴》,令我深受触动,我花一年半时间对照原文与译文通读一遍。深入学习后,我惊觉传统文化精华早已蕴含在毛泽东思想之中。

  我从小受毛泽东思想教育,虽敬仰毛主席,却未系统读过他的著作,只是读过《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名篇。在网上观看艾跃进、孔庆东、郝贵生、张宏良等老师的讲座及文章后,我对毛主席及毛泽东思想更加深信不疑,深刻认识到其伟大之处。

  如今我已退休,去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日,受自媒体纪念毛主席的氛围触动,我决定系统阅读《毛泽东选集》。前天把一至四卷读完了,本想把五卷也再读一遍(原来曾经在网上系统读过),但现在搜遍了整个网络也没有找到。

  有人说,反对毛主席的人都不是好人,拥护毛主席的人都是善良的人。毛主席一生都在为人民大众谋幸福,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发展道路,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土地改革让农民拥有土地,“两弹一星”提升国防实力,他时刻牵挂人民冷暖。毛主席的功绩与精神,必将永远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