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市场化是一段不该走的弯路
余杭区政府回购民营医院,反思医疗市场化弊端,强调公共服务回归。文章指出民营医院追求利润导致涨价,政府回购体现公共服务理念回归,警示市场化非万能,需政府与市场分工。
杭州市余杭区政府近日宣布,当地原有的29家民营股份制卫生院除一家转型为民营医疗机构外,其余28家卫生院全部由政府财政斥资3亿元收回。2002年至2003年,余杭区对乡、镇、街道卫生院进行股份制改革,将原由政府和集体开办的29所卫生院全部拍卖,共拍得7500万元。(10月25日新华社)
在计划经济年代,市场经济曾被我们视为洪水猛兽;在计划向市场转型年代,“市场化”又被我们视作万能灵药,而我们甚至没来得及领悟市场经济的真谛,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医疗市场化、公交市场化、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市场化不仅被等同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被简而化之为涨价。医疗市场化必然面临的困境是,民营医疗机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己任,提高医疗价格、药品价格几乎成了不二选择。余杭区的情况非常典型。
医疗机构民营化这段弯路,可以看作一些地方政府被市场经济“初潮”冲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现在,包括余杭区在内的许多地方纷纷回购民营医疗机构,虽然花费不菲,却是必须走的回头路,回购医院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观念和政策的“拨乱反正”。这一段弯路警示我们:市场化不是万能灵药,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互不混淆,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很赞哦! (1046)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