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银行加息,“霸王条款”惹众怒!

火烧 2010-10-25 00:00:00 网友时评 1030
银行加息后贷款利率自动上调,而存款利率不随之调整,引发房奴不满。文章指出银行存在霸王条款,存款需手动转存,增加储户成本,同时呼吁监管关注此类不公平现象。

  自央行决定从10月20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来,虽然在官方说来对老百姓有着种种好处,“既考虑到存款居民的利益,也考虑到银行的利率”,但对一些靠贷款买到房子的“房奴”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在官方看来,这次加息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是活期存款利率没变化,以此来保持市场充足流动性;二是一年期以下及一年期的存贷利率上调的比例基本相同;三是二年以上存款利率上调的幅度较高,而三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上调幅度较小。   

   

  但每次加息后,银行马上就把所有贷款利率自动上调了,凡是贷过款的一个都逃不掉,哪怕你是上世纪贷的,也统统按照最新的贷款利率来计算。某些喉舌还大言不惭地跟百姓说,“没事没事,没多少,每个月就那么几十块钱。”但每年十二个月算下来,却让贷款买房人感到了“被加息”的窒息,有温水煮青蛙,麻木中要被煮熟之感。  

   

  以一笔100万元20年期的贷款为例,加息前的7折利率优惠为4.16%,月供为6144元,总利息支出为47.4666万元。如果按照利率8.5折计算,执行利率为5.05%,月供为6627元,总利息支出为59.0530元。月供增加483元。利率7折和8.5折相差0.89个百分点,相当于“被加息”89个基点。  

   

  最让老百姓气愤的是,存款利率却不会像贷款利率那样随着加息自动上调的“霸王”条款,迫使储户为了那几十上百块钱的利息,半夜去银行门口排长队转存。且不说凭空增加了储户的时间成本、乃及社会成本,就因为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要按活期利息计算,在储户来说可能不算什么的那部分损失,因聚少成多,也给“霸主”送去了一笔不小的财富。银行的帐算得可真精啊!  

   

  岁数稍长的人都知道,在80年代初之前可不是这样。那个时候,正好与时下的计息规定相反,储户是听涨不听落的。就是说,只要央行宣布加息,储户的各类存款都从加息之日起自动加息,不用储户去转存;而凡央行宣布降息,则储户的各类定期存款还是按照原来的政策计息。虽然那个时候,老百姓的存款不多,但却让他们的心里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真的是民人为本,而如今,银行只是两眼向钱看,老百姓再也感受不到那种昔日的温暖了。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了《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其中部分内容直指近年来社会反映强烈的经营者利用“霸王条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在笔者看来,就偏偏漏下了类似银行这种贷款加息、而存款不同时加息的“霸王条款”、“违法条款”。  

   

  “霸王条款”何以“称霸”?行业垄断是根源。国有银行与其他国有垄断企业一样,一方面利用“国有”之名获得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利用垄断地位“与民争利”。既“国有”又“商业”,既垄断又市场,既享受政府偏爱政策呵护,又可以按照市场规则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广大民众的利益却双重受损——既要为“国有”买单,又要为“商业”买单。并且“将钱存到银行,实际上是补贴了富人和大企业。(9月14日《新华网》)”而消费者明知受害也没有选择的余地。银行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它可以制定一些“霸王条款”,而消费者选择银行以及选择法律诉讼的成本也很高,所以通常只能接受。   

   

  显然,我们被垄断包围着,无路可走。各种“霸王条款”堂而皇之存在,在消费者面前横行霸道,仅靠网民的呼吁是不够的,要废除“霸王条款”,需要政府真正站到“以民为本”的高度去干预!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