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战士又少了一个
毛主席的战士又少了一个
萧武
08-08-25
今天一早就听人说,魏老去世了。开始的时候将信将疑,终究还是被证实了。
作为一个后进的左派,说实话,我对魏老其实算不上有特别的感情。除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之外,几乎不知道他做过什么,而《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作品之于我,印象里一直都是一种纯粹的政治宣传,从来没有把他当过文学作品。一直到后来听了一些朋友的介绍,才断断续续知道一些关于《中流》的消息,也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关于魏老的事情,才知道他在人生的晚年竟会这样勇敢,竟会不像绝大多数老同志那样保家全身,而是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前一阵子,一个俄国的老匹夫去世,国内悼念的声音四起,到处都能看到自由派的徒子徒孙们在故作深刻状地怀念着他,从对那个小群岛的歌颂一直到重燃起对牛棚生活的种种所谓回忆。文字上兴许多少有些差别,意思都是一样的。我曾想过写几句话来刺一刺,终究没有提起兴致来。大概是我也早已经老了的缘故,已经没有战斗的精神了——倒不是没有战士的勇气,只是已经对那样的陈词滥调无动于衷了。房间里只有两三只苍蝇的时候兴许还有追打的兴致,当有千万只苍蝇都已经在房间里的时候,就不会再去想着追打了。要么换一个房间,要么用什么药物做一个简单的处理。
魏老没有留下关于牛棚的回忆,没有留下对文革的血泪控诉,没有留下对中国的诅咒,没有留下对自己参加革命的忏悔,只留下了对保家卫国的志愿军的讴歌、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赞美和晚年螳臂挡车式的不合时宜的“我反对”。一个这样的人,大概是没有哪家先锋的、有思想的媒体愿意为他做一个悼念专版的吧。不过这对他来说,也许并不重要。那些眼巴巴地盼望着世界解放军的媒体们,如果真的悼念他了,反倒是对他的侮辱。
就我来说,魏老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他们是经历过战火风飞的革命年代的,又在毛主席的年代里经历过阶级斗争的残酷,无论是有枪的战斗还是无声的战斗,都算得上经验丰富。他们现在还能发挥的作用也许不多,但是他们活着,就让后来者们觉得踏实。而今,他们也已经走了。这几年来,在毛主席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毛主席的战士们日渐凋零,而在后毛主席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毛主席的战士们至今还只是散兵游勇,前一代的枪后一代还扛不起来,而他们就这么匆匆忙忙地走了,大概是很遗憾的吧。
在这样的时刻,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那句老话吧:逝者安息,生者努力。
相关文章
- 缅怀魏老 学习魏老
- 文艺报刊登纪念魏巍专题:巍巍雄文传千古等8则
- 学习魏老彻底革命的硬骨头精神 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 魏巍颂--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魏巍诞辰九十周年
- 魏老的晚年,雄辩地证明:他是当代中国的鲁迅!
- 君遗移山志 自有后来人--隆重纪念魏巍同志九十华诞
- 魏巍:在新世纪的门槛上
- 鲁迅的幸和魏巍的不幸
- 魏巍是当代文学家中的巨人
- 魏欣:回忆父亲魏巍生前事
- 肖衍庆:毛主席继续革命的伟大战士魏巍同志
- 魏巍:高山红杨诗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