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人民日报的前世今生 (图文连载4)
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4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大党报”——《人民日报》以里庄为创刊地
里庄,是河北平原上一个普通村庄,1937年“7 · 7” 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里庄沦陷。为抗击日寇,里庄很早就有了共产党组织。1937年,里庄人康新春首先加入中共党组织,是里庄的第一位共产党员。至1945年 8月抗战胜利,全村累计发展党员23名。
八年抗战中,里庄有40人参加了八路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在解放战争中,里庄始终在共产党、解放军的控制下,是老解放区。有1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有22名青壮年参加解放军,有12人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战役、太原战役等支前担架队和远征担架队。其中参军后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有12人。
1946年里庄进行了土地改革,1947年到1949年,康习昌任党支部书记,康四狗任村长。他们迎接了邓拓和张磐石率领《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队伍进驻里庄。
当时,中共中央驻在西柏坡。西柏坡位于平山县偏北的山区中,华北党政军领导机关驻扎在平山县城东南一带,两地相距近百里之遥。新华社紧靠中共中央驻地,而《人民日报》紧靠华北局驻地。“大党报”——《人民日报》以里庄为创刊地,与靠近中共华北局、华北军区和华北人民政府驻地有关。
1948年5月20日 ,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区政府合并后实行联合办公,驻地王子村。里庄就在王子村以西两里处,鸡犬之声相闻。里庄东距华北局和华北军区驻地烟堡村 3里,这三地呈三角形距离。里庄村民普遍出身贫苦,成分单一,在政治上拥护共产党。此外,里庄邻近平(山)井(陉)公路,交通运输方便。里庄村子较大,基本上可以容纳报社全部人员。
两大报社先后约200多人进驻里庄,把里庄住得满满的。里庄村有一半以上人家住进了报社人员和家属。村民们为报社人员和家属提供了最好的房子和几乎全部生活用具,如炊具、炕桌椅凳、铁锹、扫帚、土车、水缸等,房东自己往往挤住在偏房,或全部或部分搬到其他人家暂住。
报社在里庄设立了一个小灶、一个中灶和两个大伙房。小灶供张磐石就餐,在中灶就餐的有陈化敏等数人,一个大灶供编辑部人员就餐,另一个是印刷厂工人就餐的食堂。印刷厂占的院落最大,房东李祥妮一家搬到了另一户人家的一个闲院里暂住。

11.示意图:平山地理位置示意图

12.图片:人民日报创刊地:平山县里庄村头
13.图片:里庄旧民居,这里曾住过《人民日报》编辑部人员
相关文章
- 时间已经重新开始——新中国简史与重造人民共和
- 毛主席和云南人民一同过大年啦!——简记《毛主席是我们家里人》摄影展
- 民树起的一座丰碑——亿万人民心系土山毛泽东纪念馆
- 爱国卫生运动:值得发扬光大的历史遗产
- 春节黄金周 50余万人在韶山给毛主席拜年
- 歌曲:风起九月,圣人离别后——新年纪念毛主席
- 由“毛泽东时代的问题”说开去
-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 为什么怀念毛泽东时代
- 告诉年轻人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 毛泽东,一段如血残阳般的记忆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