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诗歌的力量与超越苦难

火烧 2017-09-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诗歌如何表达个人与民众心声,强调其力量与超越苦难的价值。通过毛泽东、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展现诗歌的历史深度与现实意义,体现诗歌对人格塑造与精神激励的作用。

  1999年,我参加中华诗词一个笔会,参加的大多数是5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相对是少数。大家共同听取国家著名教授的讲课,还有吟诵会,给人很大感触。那时,属于现代诗歌高潮之后,重新重视古典诗词的开始阶段。江泽民也有题诗发表在中华诗词杂志内封上。

 

  当大家座谈诗词时,私下有一位退休的女先生,谦虚地讲:我不会写诗!当时,我就感到非常诧异。怎么?一个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真的有必要这样谦虚?古风、格律真的就这样高不可攀吗?

 

  我认为,诗歌就是舒发个人、民众心声的韵律文字。为什么神化为高不可攀的神圣?

 

  古人云“诗言志”。这就是诗歌的本质。近代,歌更加强化了民歌的抒情性质。

 

  好的诗,就是毛泽东所写的这种,具有历史史诗的革命者自信和历史视野,把握革命过程的历史精神。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种豪情,具有现实主义精神,也有哲学家的历史深度,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美。

 

  为什么古典文学讲究“建安风骨”?这是一种精神,直抒胸臆、奋勇上进,上追千古的襟怀。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盈宿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过去,诗是个人行为,是文人诗心的表露,是技巧的展示,多数是愁与闺情。唐朝出现继承诗经的征战边塞诗,将汉朝古诗,建安风骨加以丰富,与唐朝疆域扩大、边将豪放有关。

 

  宁作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王维含蓄,李白气盛,杜甫气沉,李贺瑰丽,杜牧哀婉;李绅一首七言至今传。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将人民群众的艰辛,活化出来,教育人们珍惜劳动果实,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文学艺术是人类灵魂;更是人类向往的自由世界。伟大经典哺育一代又一代,赋予人们追求美好、创造新生的动力,成就个人以完善的人格。

 

  作为诗歌,必须引领时代风气,反抗各种特权,反抗压迫;批判腐朽的状态;给愁苦的心中带来闪电、光明和真理。人民诗人,就是这样一群为民鼓与呼的歌手、唱将。

 

  请听郭小川的呐喊:

 

  战士自有战士的胆识:不信流言,不受欺诈;

 

  一切无稽的罪名,只会使人神志清醒,头脑发达。

 

  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一切额外的贪欲,只能使人感到厌烦,感到肉麻。

 

  战士的歌声,可以休止一时,却永远不会沙哑;

 

  战士的双眼,可以关闭一时,却永远不会昏瞎。

 

 

 

  请看叶文福的质问:

 

  难道一个共产党人

  竟要去写

  牛金星们

  可悲的历史?

  难道一代一代

  揭竿而起

  殊死抗争,

  竟只是为了

  你一家人

  无止无休地享乐?

 

  如果真的是这样,

  将军,

  你怎么对得起

  牺牲在你怀里的战友

  最后的嘱托?

  怎么对得起

  那白发苍苍的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超越苦难,超越梦想,必须实行团结人民的革命运动。郭沫若诗集《女神》就是高唱自由,冲破封建、资本的束缚,走向光明的未来。鲁迅更是一个血性汉子: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人是复杂时空的灵性,自然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心里活动和所见所思所想,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态。那些惟妙惟肖,写出人所未写、成就千古绝句。

 

  美酒饮教微醉后  好花看在半开时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文章千古事,恒久暖人心。诗歌只是将文字写得更加有韵律感、更加隽永、简洁而已。诗歌是人民的心声,更是载人飞翔的载体。为此,我们更要努力创造出不愧时代、不愧科技飞速发展的、质量高超的诗歌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