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读毛主席诗词随想

火烧 2011-03-0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毛主席诗词展开,探讨其豪情壮志与历史影响,分析诗词背后的精神力量与时代意义,强调毛主席诗词对国家发展与人民精神的深远影响。

读毛主席诗词随想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山如此多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的词总能找出这气壮山河的句子,虽令人难以理解透彻,但肯定会唤人激动、豪情满怀,使人热血沸腾、感慨不已。作为集革命家、军事家、理论家以及经济学、诗词、书法之大家为一身,亘古一人矣!领导人民抗击外侮,建国安邦,放眼世界,叱咤风云,生来就是填补华夏民族旷世空白的领袖人物。正是毛主席磊落之胸襟,知识之涵富,才有了深谙中国古今之大贤大智,才有了一套切实可行之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均贫富、无腐败、高发展;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从贫穷落后走向昌盛富强,造就了一个稳定、健康、团结一心、人民勤劳向上的大同中国。即便国家在困难时期仍有两弹一星冲天而起,核潜武器水中穿梭,卫星腾空响遏行云,中国以崭新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伟哉,壮哉!诗词唯一,中国唯一,世界之唯一。
    最早记载的《咏蛙》更是志向高远,豪气凌云:“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如此诗句出于青少年的胸怀,试想当时之阅卷老师怎能不为之震惊,怎能不欣然录取呢?青少年时期“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责任感,好似不知天高地厚中毫不保留地表达了拯民于水火的雄心,要改变世界,要创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未来社会。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显现出红军历尽艰难却不乏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千锤百炼的革命队伍不畏艰险,任何高山、草地在为劳苦大众求解放之红军脚下不过一地泥丸而已。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坚韧、自信,冷眼向洋看世界,捐躯洒血为人民。诺大的中国,在毛主席眼里人民方是主人,是他老人家庇护的对象;领导者只是公仆,似应为民肝脑涂地。敌人是你死我活的对象,爱憎定然要泾渭分明。在风云多变的世界面前,他代表着中国人民挺直腰杆,藐视对手,击败对手。
    我见到的记载只有他老人家的一生艰苦朴素,从不奢侈;建国前如此,建国后亦然。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毛泽东、周恩来不留遗产,算得上两袖清风。他的改革,是让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富裕,路线上的正确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多集体化成功之例已经印证。关键是什么人领导,有大公无私执行共同富裕政策的带头人就一定能办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是比较复杂的。以南大港为例,先富起来的是什么人呢?首先是盗窃国家能源的油耗子,先富了自己的同时,极大浪费着国家资源;二是掌握国家资源的政界、国企之投机首要富了,他们让企业亏损却让自己肥得流油;更有其三者,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流氓地痞也率先富起来了,而真正靠勤劳致富者并未富起来。比较而言,先富之后者显得乌烟瘴气。
    诚然,许多事也是预测不来的,还是留待事实说话吧!  

2010.10.07  

相关文章

  • 董玉振:建国后中国经济发展的艰难历程---看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旧闻)
  • 论毛泽东和民主
  • 清明节售印有毛主席头像冥币惹众怒
  • 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
  • 红霞万朵长相忆,浩歌千古酬知己——读毛主席1973年修订赠杨开慧词感想
  • 昆明红歌唱响“三.八节”
  • 文艺路线的复议
  • 黎阳:谁说毛泽东对科学无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之一
  • 失败是检验真理的另一标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毛泽东是中国民主的最伟大推进者
  • 毛泽东提倡良好的文德文风
  • “东方红”上阳光明媚  “东方红”下红歌嘹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