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刘金华:联想之争的了结

火烧 2021-12-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联想之争展开,探讨新老改革派的矛盾,分析企业家信心与改革观发展,强调市场化改革的反思与未来方向。

  联想之争的了结

  刘金华 2021年12月15日星期三

  关于《财经》社评,自12月7日至12日,连写4篇文章批它是挟中央压民众,其矛头暗指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观。

  我老了。最后一篇《<财经>社评的矛头指向》没有写完,自己就病了,太阳穴胀痛,头晕,只好休息,文章只是提出问题。

  休息一天后,上网看到看到了司马南的《柳传志的事会不了了之吗?》和朱大碌的《联想之争实为新老改革派之争》,有些看法与大家交流。

  我支持司马南对柳传志的揭批查,认为“阵线分明,大局初定”;至于斗争会有多大成果,要看我们的斗争艺术。

  我肯定司马南的斗争策略,但他为其他同类人打包票是缺陷,会迷走方向,束缚住自己。比如抗日战争搞统一战线,可以提“拥蒋抗日”,但按季米特洛夫“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路线,不要刺激国民党,不能再提改造国民党政府的口号,方向迷失了,还束缚住自己。

  过去的国营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有几家没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如果除柳传志外,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觉悟都高,那党中央提出“提振企业家的信心”,要民营企业家树立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无的放矢,不是“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的习近平改革观,不是“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的习近平思想。

  五百二12月4日在红歌会发表了篇《联想事件,但愿不是新的“李光满事件”》文。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赞同他提出的“借此契机,深刻反思市场化改革的来龙去脉与未来的方向,脚踏实地奋斗下去。”同意网友的评论:“如果要深入进去,又必须突破司马南先生预设的框架”。子午的文章的标题《是柳传志的问题,又不全是柳传志的问题》好。柳传志的事会不了了之?如果问题仅限于柳传志,了了又如何?

  我支持朱大碌的《联想之争实为新老改革派之争》,只是认为不是“新改派与老改派之争”,而是“老改派”要与“新改派”斗。

  “新改派”本是“老改派”的继承和发展。这在习近平的历次讲话里,在党中央刚刚做出的历史决议,都明确了。党中央提出要“提振企业家的信心”,最高法院出来表态不追究“原罪”,都是表明“新改派”是在帮助“老改派”,希望他们与时俱进,根本没有想与“老改派”斗,要整他们的意思。但是,如《财经》社评所说:“造成民营企业家顾虑和担心的因素,除了国际政经层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不确定性,国内发展范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带来的挑战,还有阶段性集中监管带来的共振叠加效应等。除了这些趋势性、结构性和阶段性问题外,民营企业家还深受一些别有用心的社会舆论导向的困扰。”(原文是加粗字,下划线是我加的。这句话的意思,以后分析)他们担心了,要为保护他们的旧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道路,而抗拒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老改派”要与“新改派”斗,一方面事实朱大碌说的,他们自持“财雄势大,挟洋自重”,另一方面是“新改派”当前首要的是维稳,针锋相对会投鼠忌器,现在不会去激化矛盾,会是采取促帮看方针。

  我是这样看联想问题的了结:柳传志“联想的路”走到头了,但要不要追究柳传志,则要看“老改派”顽固地坚持斗呢,还是顺应历史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能提振企业家的信心,树立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的企业家精神。

  时代不同了。我相信,对柳传志“联想的路”的批判,今天,明德先生、司马南、张捷等为代表的民众斗争,不会像改革之初的杨帆、左大培、韩德强,杨斌、高粱等非主流经济学家那样受到压抑,而会受到肯定、支持。《财经》、《财新》想挟持中央压民众,是徒劳的。我还是那句话,阵线分明,大局初定,至于能取得多大成果,要看中央与民众的斗争艺术。

  我想,朱大碌提出的“联想事件催生出两部新法”,是现实可行的最低目的。

相关文章

  •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 给司马南扣的帽子是不是太小了呢?
  • 天眸|树欲静而风不止 ──“联想事件大讨论”的继续
  • 司马南|中国经济稳下来的一条妙计
  • “联想柳传志事件”会不会不了了之?大家别急,不妨再等等
  • 联想出事了!不是不报,时机未到,时机一到,一定会报!
  • 天眸:共产党人“种子”说
  • 重温白求恩 再批柳传志
  • 刘金华:为什么要与赵小鲁律师探讨
  • 联想、滴滴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教父”神话何时破灭?
  • “柳X志真是美国的一条狗”:联想·滴滴跟随美国制裁俄罗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