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社会民生

绝非危言耸听--万名校长赴美培训是将基础教育阵地拱手送人

火烧 2010-03-08 00:00:00 社会民生 1032
万名校长赴美培训引发对基础教育阵地流失的担忧,文章指出此举可能让美式价值观渗透,影响文化安全。强调教育领域需警惕美国文化殖民,呼吁加强本土文化防御。

绝非危言耸听,要出大麻烦——万名中小学校长赴美培训,这是将基础教育阵地拱手送人

  据《京华时报》报道,据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郝平透露:由于奥巴马访华时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有人文交流内容,所以双方将互派留学生。美国将向中国派遣十万名留学生,包括八万大学生和两万中学生。而中国将派大中小学校长到美国接受培训。目前,已经有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为我们)成功搞过大学校长培训,但是在中小学校长赴外培训方面还不够。所以今后三年,中国将派出一万名中小学校长出国学习。

  相信稍具政治敏感的人看到这条消息都会错愕不已,冷汗淋漓。——如此大规模的教育“取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基础教育这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根基很有可能被动摇。

  在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一硬一软,文化是被公认的竞争软实力。而负责传承、弘扬文化的,无疑是教育,尤其是国家教育。

  我们怎么了?广电部几年前刚刚艰难地清理了国外动画片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不想,教育部这个山头又被人家拿下了。

  文化软实力之争,是决定一个国家与民族在未来是否具有生存、发展权的存亡之争。

  美国借助其政治、军事、经济的全球强势,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销其文化价值观,其中,“人文交流”是其冠冕堂皇的重要方式。这些方式不仅但至少包括:媒体渗透;推介好莱坞大片;培养政治、经济领域的代言人等等。现在,为了更彻底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美国终于祭出“终极解决方案”,将战略对象瞄准了中国的教育阵地。

  这不是什么极左观念、冷战心理、敌对心态,而是国际上所有稍具政治敏感性的人都应该具备的“文化防御”意识。

  强则攻,弱则守。中国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力度上远远没有美国强势,现阶段必须采取守势,而且必须时刻保持警觉。

  教育部、文化部应该到美国的近邻如加拿大、墨西哥去学习一下如何“保卫本土文化”,如何抵御美国的“文化殖民”。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意识及举措甚至远不如已经脱亚入欧的日本。

  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为其培养了不少代理人了,但看起来这还不够。政治依附不够,经济捆绑不够,培养一批为秦桧翻案、喜欢裸体的艺人也不够。现在要在教育领域下手了。此前,仅仅是修改教科书,仅仅是将华乐滋引进课堂,这样的力度太小!终极解决方案是培养一大批基础教育的管理者,从“娃娃抓起”,将中国彻底改造成为围绕着美式价值观打转的真正的“美中国”。

  不差钱的中国教育部,把这么多负责管理基础教育的校长送去美国学习,即使我们不往阴暗的方向理解,您不去拉斯维加斯观光旅游,其后果也是难料的。因为这些校长们既然花了国家的经费,受到美国人民的热情接待,学成归来后如果不有所作为心里难安啊!要有所作为,会怎样作为?不用说,向学生灌输美式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按美式方法改革教学,培养如高雅尊贵的美国公民那样的高素质接班人。这是无疑的,没有任何悬念的!要不然,你到美国干什么去了?哪位校长可以承受领导与社会的诘问?

  不坏一向倡导交流,交流产生共鸣。但如教育部这样的交流方式不坏忧心忡忡!

  真诚地向教育部、袁部长提个建议:不坏并非认为美式教育不值得我们借鉴,但真不该采取这样的方式。国体政体文化背景不同,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采取这种集体参观完了以后回来生吞活剥的方式。中央也已经强调了,在很多方面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即使真有必要去美国学习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创新教育、学生减负的“真经”,也应该由少数真正具有独立思想、专职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去。学习回来以后,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消化吸收,把其中积极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措施进行试点,成熟以后再向广大基层学校加以推广。而这种“大拨哄”、“趋之若鹜”式的“学习”,即使不会毁了中国教育,至少也会给中国教育带来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假如这个培训计划不叫停,中国要出大麻烦!

  这是在当今世界软实力竞争之战中,将文化传承与基础教育的阵地拱手送人!——最最起码是向对手表明: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不设防!

  不坏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mh0908

相关文章

  • 教育公平不只是个升学问题:建国初期关于升学矛盾与劳动教育的讨论
  • 农村学校为何成为“民工预备培训学校”?
  • 滠水农夫:市场体制是阶级再生产的制造器——以教育市场化为例
  • 全球化视野中的学术生产的理论逻辑
  • 教育市场的政治社会学 ——关于教育的5个为什么
  • 纪录片《出路》--教育产业化使大学沦为商品
  •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 “忽视学生身心健康”是教育的最大失误
  • 如何解决农村生源被逐出精英大学的问题?
  • 穷孩子,永不到来的春天
  • 行政事业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及其负面影响
  • 从文革期间中学生人数统计表看“文革耽误了一代人”的谎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