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上海也走回头路:公交行业将全面回归国有控股

火烧 2009-03-29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上海公交行业将全面回归国有控股,推动公益为先的管理模式,解决线路覆盖不足、服务质量等问题,重塑公交体系。

推荐者按:在铁的事实面前,市场迷信者(也就是资改派)“不走回头路”,继续市场化、私有化的鼓噪是何其的可笑。市场化、私有化的旧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时代必然要开始。而人民将继续观赏资改派这场裸奔的闹剧。

资料图片:上海公交车

   新华网上海3月28日电(记者高路)28日举行的上海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工作会议宣布启动新一轮公交改革,上海全市公交行业将全面回归国有控股。这意味着,曾经历从国有推向市场这一“市场化改革”的上海公交行业,正重新回归公益为先、国有主导的模式。

    根据此次公交改革的安排,上海公交行业将逐步实现骨干企业国有控股,形成浦西、浦东、郊区等三大相对区域规模经营、适度有序竞争的公交市场格局,以充分体现和发挥国有资本在公交发展中的主导和支撑作用,突出公交行业的公益性。

    在不少上海市民眼中,此次改革有望回应他们对上海公交行业“市场化太过,忽视公益性”现状亟须改变的期盼,解决一些公交公司因不愿亏损而拒在郊区开辟线路、部分公交线路秩序混乱、“黑烟车”依然存在、公交车司机收入过低等顽疾。

    上海公交体制曾经历过市场化改革。199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改革,打破公交营运主体“大锅饭”,引入了市场机制,公交行业从国有推向市场;2002年,上海建立了公益性扶持政策,开始实行政企分开并推行区域差别化管理。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局长孙建平说,上海通过前两轮公交改革,车容车貌、服务质量较差以及市民乘车难等问题得到了改善,但地面公交还需不断适应当前发展需要。

    根据此次体制机制改革的安排,上海将以久事公司为主体,实施浦西市区的公交重组,成立国有独资的上海巴士公交有限公司,并对大众等原公交企业实施收购兼并。而原巴士公交等资产从上市公司退出,逐步实现骨干企业国有控股,形成保障公益性要求的产权制度。

    根据计划,至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前,上海公交企业数量将控制在20家左右,而国有公交成为行业主力军。

    目前,上海地面公交汽电车辆的日均客运量约为728万人次,占全市公交日均客运总量的54%。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