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打“普世价值”
痛打“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这个东西正在“偷袭”中国,今天我这么说,可能已经迟了。
一些年过后,会有人专家学者来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而后得出一个结论,2008年,“普世价值”“偷袭”中国成功,抑或不成功。
今天算不算成功?
我现在还没有答案,但是“袭击”是ING,这个是没有疑问的。
“普世价值”好不好?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正如别人问我们“民主”好不好?
废话,“民主”当然好!
为什么?
且不说新自由主义者,也不说“民主帝国”美利坚,单说在他们嘴里最不喜欢的大独裁者毛主席,也曾经说过,“民主”是他找到的能够帮助中国逃脱“周期律”的东西,当然,他更强调是"人民民主”。
所以,“普世价值”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
废话,当然好。
看到这里,似乎观点与题目有点对不上了。
为什么要痛打“普世价值”呢?
再说回来,我们应该反对“民主"吗?当然不应该,相反,我们要大力推崇民主。
而对于“普世价值"呢?
很奇怪,如今要痛打了。
看过司马南的一篇文章,他给我们讲了一系列的有关“普世价值”的掌故,或许会使很多人产生一点迷糊的感觉,但是还不至于要对“普世价值”深恶痛绝。然而,并经会使人学到了从“根部”来思考的一点思考方法,起码司马南的目的是达到了,这样的说理,是成功的。
以下,是我综合的一些东西,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痛打“普世价值”!
1、“普世价值”偷换语境,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领域的入侵。
同近些年进入中国的很多新的词汇和精神文化“宝贝”一样,“普世价值”这个东西,本身在中华文化中是应有之义,处于民族虚无主义的缘故,我们把自己老祖宗的东西一律打成残废,然后扔进历史的垃圾堆,而取而代之的,是来自神圣西方世界的其实基本含义一样,但有很多“副作用“的东西。在用词方面,我以为可以称之为“偷换语境”。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根本的东西,可以说,如果语言形式变了,或者含义变了,这个民族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团队精神”取代了“集体主义”,“普世价值”取代了“仁义礼智信”,PARTY取代了“聚会”,快乐变成了“HAPPY",“老天爷”变成了“上帝”,“阶级”变成了“阶层”,等等诸如此类这些见怪不怪的改变,会批量再批发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我们的原有的词汇和概念,会逐渐从我们的意识,甚至词典中逐一消逝。而当有一天,我们再翻开词典的时候,会发现集体主义已经消失,团队精神的最优越的解释主体,是日本人,而已经快要消失的“雷锋精神”被污蔑成一种微不足道的庸俗行为或者精神强制毒药,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绅士风度或高贵的教养。还有一个明显的取代,就是绅士风度,取代了传统的“君子”风范。
这种取代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反对呢?
其实很简单,所谓的文化入侵,其实就在于精神母体的取代,当我们原来文明中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被异文化的壳体所取代,那附带的基因也就完全变化了,因为文化母体中的基因是隐含的,并不是这些单纯的词汇表面意思所可以概括的。打个比方,“仁义礼智信”来自孔孟,而“普世价值”则来自于华盛顿杰斐逊乃至林肯;“雷锋精神”代表人民当家做主之后的喜悦与奉献,而绅士的风度与教养,则来自于对旧贵族或资产阶级所谓“高贵”外形与社会地位的崇拜,对于他们的善行,看做恩赐,对于普通人的作为,也被评价为“高贵”(明显的阶级倾向)。
“普世价值”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乃至“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所应该具有的精神文化内涵,而为什么竟让我们不自信到要靠西方引入才可以完善我们的精神呢?
2、“普世价值”的无条件性,“普适性”,本身是严重违反历史规律的,是为批评而批评的虚伪做作。
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了。“普适性”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比如,西方提倡“自由”,物质文明最为发达的美国人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没有自由,共产主义是被绝对控制的,美国人民是无法左右“石油集团”,“军火集团”,“华尔街精英”,乃至美国大农场主的外交、战争、乃至通胀政策的。当然,很显然,美国人民有交媾的自由,有商业的自由,有在无恶劣影响范围内的表达自由。
说到底,“普世价值”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在任何国家都是有度的,是不以伤害统治阶级利益为底线的。至于中国人所拥有的这些权利到什么程度,是否值得让美国人来操心我们享有权利的程度,这是另外的问题。
话再说回来,普世价值所宣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等东西,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其实一直都是一条人文主线,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也应当有不同的内容,显然,美国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所以他的体制、制度、人民的经济水准和知识素质,都决定了他们的人民可以有更大范围的自由度,而不至于对国家的管治形成伤害。而相应的,在一个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程度都还不够成熟的国度,则有必要逐步放开,但是必须积极推进。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民的解放史,人性的解放史,由此,我们应该更多地研究在某一种阶段,应当实行什么样的社会管治方法。而对于人的本性的东西,要积极推进它去解放。
3、“普世价值”在美国的由来和落实情况。
同上话题。普世价值在美国的落实,同样不尽如人意,不然美国就不会有少数族裔问题,不会有“有色人种”问题,不会有大面积的贫民窟问题,不会有飓风袭击的时候,富人逃逸,穷人在军队枪口下行进的问题。
而至于被美国人民乃至西方世界人民奉作民主先锋,“普世价值”的始作俑者的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人来说,“普世价值”也从来都只是一种可资利用的东西。不知道华盛顿在指导他的部下如何去剥除印第安人的皮的时候,是否想过他会被当作人类“普世价值”的源头。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做不到信奉“普世价值”,又如何强迫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搞“精神休克疗法”,一夕之间,"排除万难”,跑步进入“精神共产主义”?
4、是否可以从大的单位上看普世价值。国际关系的丛林法则与普世价值是否有所违背。
事实上,“普世价值”和“民主”在美国都有很深的宗教背景,比如在美国,政治权利的分配,国家利益的倾向,从来都是与“华尔街利益”、“石油集团”利益、“军火集团”利益密不可分的,同时,在美国犹太人势力,基督教势力,都对国家政策走向,国家利益倾向,有非常强的影响力,而以上所说的各个集团分类,事实上,又更多侧重在几个综合的方面,及犹太人及其同盟者集团的意识形态和世界利益共同体。
由是观之,美国人的所谓普世价值,实际上是有倾向的,这就绝对排斥了在美国内部民主的至高无上的世界地位。
而在国际上,美国作为“普世价值”的价值观的当然代表的所作所为,更是为他们所宣扬的举世所应该承认和接受的意识抹了黑。
由于美国内部的物质高度发达,美国国内实行了世界各国中相对完善的民主制度;而在国际上,实际上由于能源的匮乏,大量发展中国家和赤贫国家的求发展,地球村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范围,也因而,由这种经济条件决定了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所实行的地球范围的“丛林法则”,而在这种“丛林法则”的国际关系中,绝对不可能同时存在,我既对你进行血腥掠夺,同时又全心全意为你的人民谋求福祉。
这种矛盾事实上,是相当可笑的。
以上基本上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痛打普世价值”,概括点说,就是因为“普世价值”是我们文明中的应有之义,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文化中吸取精华,排除糟粕,让我们继承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而不是抛弃我们祖先的文明,去继承别人所“恩赐”的未知有害性的文明;也是说,“普世价值”基本上是不可能普世的,我们必须结合我们的社会形态去逐步完善之,不可能一夕之间就接受别人的所有批评,忽视重点;最后,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在实行“丛林法则”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怀疑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强人所难的作为是否有其他附带阴谋,而他们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套句流行的话,叫做“听其言,观其行”。比如,在越南,他们是怎么做的,比如,在拉美,他们是怎么做的,再比如,在非洲,他们又做了什么?中国不垮,是幸运的,但是如果中国垮了。谁能担负这个责任?
最后,我简单说说如何痛打“普世价值”。
1,西方尊崇达赖在中国的“宗教领袖”地位,请问,达赖在西藏为何不废除农奴制,谬论百出的西方,不足以成为我们在所有方面的“良师”。
2,中国人已经解决了自己的“普世价值"理论问题,我们要排除目前的“修正主义”路线,坚定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道路,共产主义是我们不变的目标。
3,“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可以有侧重点,同时必须要求法制化的阶级斗争,必须坚定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可以搞模糊论,认为阶层是现实,阶级已没有现实意义。存在阶级就存在国家,国家是一个共同固有家园的现代表现形式,在内部,表现为阶级统治与管理。资产阶级复辟,意味着特权阶层和阶级的出现,对于当前的中国,将导致严重的分裂和倒退。
4,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追求,意识形态的形式与变化,必须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公平分配为依归。
5,其他。
本文尚在完善中。考虑不周,阅者海涵。
相关文章
- 人民日报:福山眼中的美国政治制度正在褪色
- 社科报:如此“价值”,焉可“普世”?
- 必须认真清算试图颠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小伎俩”
- 美军再爆丑闻:阵亡将士遗体被当垃圾填埋处理
- 独家网译文:奥巴马政府公然挑战国内公民自由权的20个例证
- 云淡水暖:爱国是“普世价值”?——从“美国爱国者法案”说起
- 莫以普世之名行乱世之实--“伪普世价值”批判
- 香港《纵横》杂志:亨廷顿谈普世价值
- 闲言:这样的“婊子”也敢出来立“牌坊”--评秦晓
- 中国贪官推崇美国普世价值--开启反腐肃奸 对外强悍的新时代
- 美华:台湾军情局如何金钱资助普世价值论“民运人士”
- 两个总统 并不低级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