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

火烧 2011-01-13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指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与事业单位差距明显,建议拉平差距。分析双轨制导致的养老待遇差异,并提出通过调整制度实现公平养老,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待遇。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  

与事业单位相差三成 九三学社市委建议拉平差距  

2011年1月7日   A1叠09:综合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冯兰蔺  

□晚报记者 冯兰蔺 报道

    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仅为事业单位的七成,同比北京、广州等城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差距超30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低,是当前社会分配失衡的实例,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在即将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中,九三学社市委将提交提案,建议尽快改善本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
上海平均水平低于全国
    九三学社市委最近一份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8月,占本市退休人员89.12%的302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低于全国社会保障的平均水平,全国平均退休养老金与在职收入比为0.64,本市企业养老金与市平均工资五年间的平均数为0.449。通常标准是,退休养老金与在职收入比处于0.6时社会相对稳定,达到0.8时相对和谐。
    广州市企业平均养老金2008年为1547元,比上海高46元,2009年广州三次调整企业养老金后,企业平均养老金达2057元,比上海高386元,差距扩至8.39倍。另一则数据是:从2000年至2005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年均增长 13.07%和11.48%,而同期企业养老金年均增长率仅为6.92%。
差距大  源于“双轨制”
    上述差异,源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双轨制”养老制度。这一“双轨制”因为养老制度改革、养老目标设定、养老待遇计发办法、资金来源、调整增长机制等“五不同”导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间养老待遇差距拉大。这些差异造成相同工龄、资历、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往往是机关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1/2—1/3。
    九三学社市委在调研中发现,从1993年到2003年,本市养老金调整增加额度按“本人养老金数额乘以相同的调整比例”计算。这一结果直接造成养老待遇越高的人加得越多,养老待遇越低的人加得越少。
“十二五”拉平企事业水平
    这份党派提案建议,本市应率先建立养老待遇调整听证制度及政策执行后的评估制度。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比对分析研究,采取“适当拉开差距,尽快填平补齐”的办法,实现公平养老待遇。扣除人员结构、平均工龄等合理因素外,争取到“十二五”末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养老金持平,最终实现养老制度并轨。
    对企业退休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统一管理,养老金调整中应进一步向这些人员倾斜。力争未来5年将企业退休专业技术人员 (含高级、中级、初级)的养老待遇(包括共享费及各类补贴)提高到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相同水平。
    “当前的企业退休人员曾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他们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刻不容缓。 ”提案指出。

相关文章

  • 杨斌:中国延迟退休与美国休克疗法
  • 唐钧:3800万人弃保,有这么少吗?
  • 杨斌:警惕新型金融战争掠夺全球民众养老金和存款
  • 唐钧:养老问题已成政治问题
  • 春秋笔:从《决定》看养老金缺口的出路
  • 从“延迟退休”看改革深化的方向
  • 当务之急是废除“双轨制”而不是热炒“延迟退休”
  • 养老金“不翼而飞”是制度安排:我们的老年要被葬送?
  • 私有制不灭,养老金总有一天发不出来
  • 由陈水总事件而想到的
  • 刀锋:我们现在缴纳的养老金真的入不敷出吗?
  • 决战:养老金入市暴露了管家的无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