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涨了,退休工人的心理为什么还不平衡?
退休金上涨却引发退休工人心理不平衡,原因包括与公务员退休金差距大、计划经济时代牺牲未补偿、仇富心理等因素,反映退休金改革与社会分配不均问题。
退休金涨了,退休工人的心理为什么还不平衡?
听到企业退休金要涨的消息,一些企业退休工人便在一起议论,说啥的都有。有的说,退休金涨得倒是挺快,不过还是没有物价涨得快。有的说,工人退休金涨了几次,加一块没有公务员一次涨得多。有的说,工人涨的那两个钱,不够领导和大款的一盘儿菜钱。有的还说,涨这两个钱,对工人来说就是“安慰赛”。凡此种种,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说明即使涨了退休金,退休工人的心理依然不平衡。
为什么不平衡呢?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吧。
一是这次即便是企业退休人员涨了退休金,但是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企业工人的退休金还不足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当然,他们的全部退休金同那些董事长们和老板们的薪金获得的利润相比,更是九牛一毛。董事长们和老板们依旧可以花天酒地,而他们依旧要一块钱掰成两半儿花,苦苦算计着过日子。
二是老工人在计划经济年代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因为那是是高积累、低消费,企业利润都上交了国家。企业转制之后,却依然要他们承担转制的成本,例如:分到的住房要他们重新买到手,原来享受的福利待遇统统取消,尤其是失去了医疗的全部保障。如今,尽管还有“保障”,但是若得了大病,他们根本承担不起自己应当承担的那部分,因为那部分的数额对于他们来说是退休金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三是对存在剥削而产生的仇富心理。古人尚且知道“国不患寡患不均”的道理,何况当代的工人阶级。老工人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过来人,那个时期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加之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没有公开的剥削,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没有形成象如今这样巨大的差别,也就是说没有两极分化。如今,他们却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心理必然失去平衡。不平则鸣,他们发牢骚甚至骂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如果不从根本上消灭剥削,不消除两极分化,不改变分配制度,退休工人的心理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平衡。这种不平衡的心理自然要顽强地表现出来,自然要对“和谐社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关文章
- 空心菜:调整退休年龄是一服毒药
- 毛泽东时代:退休生活幸福美满(有图为证)
- 取缔高级老百姓,让中国老人先见到第一缕超过太阳的正义光辉
- 为企退人连涨六次果真是史无前例独树一帜的吗?
- 五行山下永不停息的红舞鞋
- 国企退休职工领薪日集体痛斥社人劳科奸呈都市一大景观
- 国企退休人员不差钱差官人道德血液
- 退休金并轨,靠谱吗?
- 评事业单位退休金改革方案,兼谈社会财富是谁创造的?
- 邋遢道人:也说事业单位退休
- 三谈现在的路线能否修修补补地继续下去
- 阳光工资和退休接轨:执政理念“改革”的一个“拐点”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