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调控声中穗地王成交 网络时政文摘(229)2009-12-23

火烧 2009-12-23 00:00:00 时代观察 1032
在中央调控政策下,广州亚运城地王以255亿元成交,显示开发商对楼市前景乐观。项目规模庞大,预期利润可观,但需注意资金压力及政策影响。

  网络时政文摘(229)2009-12-23

  调控声中穗地王成交 楼市高处不胜寒
  中央土地新政头炮失声
  拍地造王轰动 楼市调控犹忧

  印度核威胁中国

  少林寺都敢卖
  金融泡沫何时爆
  短打长击:最大博士群在官场
  笑骂由我:中国将成汽车大国
  李宗吾厚黑:中式伸冤愈伸愈冤

  莫让三峡移民心凉
  "第一文盲"加诸余秋雨,是文化的沦丧

  杨澜打造顶级私人俱乐部 各国王室巨富齐集
  网络日志:不信"中国崩溃论",但信"注定二遍苦"

  .....................................................


  调控声中穗地王成交 楼市高处不胜寒

  明报

  在国务院陆续推出措施压抑楼市声中,广州亚运城项目昨日拍卖,以255亿元人民币(以下相同)成交,显示内地发展商对于楼市前景抱持乐观态度。由美国次按引发的金融海啸,新兴市场损失轻微,但在欧美大印钞票救市、内地也大洒金钱催谷 GDP「保八」情下,资产市场、特别是楼市泡沫迅速形成和膨胀。且看当局的措施能否理顺楼市,使其软覑陆。本港经济与内地息息相关,对内地楼市发展,亦要密切关注对本港的影响。

  中央投4万亿刺激经济

  内地楼市迅速泡沫化

  亚运城项目整体佔地约2.6平方里,由广州市政府包办各项配套设施和地上建筑物工程等,即把「麵粉」製成「麵包」后,以打包方式出售给发展商,待广州亚运明年11月举办完成后,投得项目的发展商,可拥有项目的经营权及出售住宅部分。由于项目规模庞大,因此昨日的拍卖被誉为「中国第一拍」。

  拍卖底价是165亿元,楼面地价每平米5822元,扣除公建配套,楼面每平米6286元,他日出售时最少每平米1.2万元。就预期售价而言,成交价并不算太高,因为在亚运城附近正在发售的楼盘,平均每平米售价介乎8000至1.1万元。不过,亚运城住宅单位若每个平均约100平米,可提供约3.5万个单位,以平均每平米1万元计算,可套现高达350亿元,与投资额比较,利润相当可观。

  这个项目,对发展商的考验是资金足够与否。国务院近期连番出招压抑楼市,其中一项更罕有地由财政部、国土部等5个部委发布通知,发展商拿地,首次付款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款的50%,分期缴纳全部出让款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1年,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2年内付清。投得亚运城项目的发展商,已缴交了 20亿元的竞投保证金,3日内还要筹措约107.5亿元缴纳首期出让款。发展商应该有足够准备并与银行安排好,出现未能支付首期的可能不大,因此,可以说发展商对于楼市前景有信心。

  但是内地楼市的大环境和最新事态发展,看来面临调整。内地楼市在2007年经过一轮狂茘之后,国务院採取措施压抑楼价,去年楼价逐步回落,本来已收到效果,但是金融海啸猝发,中央投下4万亿元刺激经济,内地楼市因祸得福,在极度宽鬆的货币政策和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优惠政策刺激下,今年以来,内地楼市出现井喷式增长。

  楼价与百姓购买力脱节

  专家忧步日本后尘

  从所有数据显示,内地楼价已经脱离了一般老百姓的购买能力。例如:

  ●11月份,内地房价格同比上涨5.7%,已是连续9个月环比正增长,且大多城市房价水平已经远超过2007年。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相对收入比均突破了10:1,北京城区更是高达22:1。

  ●今年北京50个在售的主流楼盘中,有八成涨幅超过50%;今年9月,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已达每平米2万元人民币,较2月单价10770元的低点上涨94%。

  ●社科院本月7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指出,「内地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家庭无能力买房。」连副部级官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亦公开表示房价太高,以他的工资收入也买不起房子。

  一线城市居民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往往也要二三十年才可以买到房子,一些居民为了买房子,甚至要耗尽祖孙三代人的积蓄。购房支出的迅勐增长,也挤佔了居民的日常消费。因此,今年内地楼市泡沫迅速形成和膨胀,一旦爆破,除了可能引发信贷和经济危机,还是现实政治问题,因为民泷对商楼价都怨声载道。

  另外,近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茵哈德?泽尔腾在内的多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最大的隐忧是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

  内地最大房地产商万科董事长王石日前公开警告,内地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泡沫可能扩散到其他地区,可能会给市场造成破坏性后果。

  更有专家指出,当前内地房地产市场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房地产泡沫爆破之前的情十分相似,例如如房价持续上涨、流动性充裕、投机需求旺盛、低利率、本币升值压力和外资流入等。

  港府应恢复卖地

  主导土地供应让楼市健康发展

  另外,今年新增贷款约达10万亿元「天量」,明年虽然稍减,但是可能也高达7万亿至8万亿元,在仍然实施适度宽鬆的货币政策底下,若结合国际热钱,楼市泡沫再吹大,后果会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表示会「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我们认为就有必要了。除了发展商拿地要缴付50%首期土地出让款,明年起取消营业税免徵优惠,免徵时限由2年恢复为5年,另外已传出收紧按揭,购买第2套房首期要付出一半楼价等。

  美国财富杂志《福布斯》评出全球7大金融泡沫,排名首位是过去10年上涨逾300%的黄金,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则排名第2。且看国务院採取的措施能否使内地楼市软覑陆,避免泡沫爆破而出现一场金融和经济危机。

  广州亚运城项目的拍卖价是高是低,且待市场发展验证,下周一,20个月以来本港首次的大型卖地,也会上演,届时白石角两幅地的成交价,可视为本港楼市的指标。本港楼市泡沫现时还不像内地那样严重,但是行政长官曾荫权和金管局总裁陈德霖都先后表示对资产泡沫的关注,香港管不到热钱流动,却可以藉覑主导土地供应,理顺楼市供求关係,避免楼市泡沫太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认为政府恢复卖地——不论定期或不定期卖地——都好过现时只靠勾地表制度好;恢复卖地可让政府重新主导土地供应,这是预防楼市过分泡沫化的有效措施,政府应该把握时机,确保楼市健康发展。

  太阳报:中央土地新政头炮失声

  广州昨天拍卖一幅面积超过二百六十万平方米的巨型地皮,距离中央出招收紧出让土地的收支管理还未够一星期,今次卖地顺理成章是新政策的试金石。这幅以面积及总价计算均堪称全国第一的「新地王」,结果以二百五十五亿元人民币成交,做价高于市场预期。单以广州新地王的个桉来看,中央希望藉着收紧土地出让金管理来遏抑日渐失控的楼价,威力不如想像般大,头炮并未打响。

  人民银行等五个部委,上星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被市场视为遏抑楼价的又一招。通知长篇大论,重点其实得一个,就是要求发展商买地缴付的首期,不得低于地价五成,馀款一年内缴清,严格来说并不新,只是加强执行既有规定而已。发展商买地之后要速速付款,将会增加资金压力,囤积土地的成本上涨,惟有减少天价投地,又或尽快卖楼回笼资金,这便可达到增加住宅供应、平抑楼价的目的,说起来很动听。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牆梯」。以昨天拍卖的广州新地王为例,保证金要二十亿元人民币,还要三天内缴付百亿元人民币首期,绝非小数目。不过,发展商的对策并非忍手,而是合组财团摊分成本,消弭资金压力。三家有国企背景的发展商自成一组,三家民企发展商则连成另一线。至于曾表态竞投的一家央企,未知是否因为国资委禁止央企製造地王,才被迫作壁上观,否则肯定更热闹。

  虽然只有两雄相争,但仍要经过四十多次举牌才分出胜负,以高出底价五成成交,可见投地意欲非常旺盛,没有因为新政策出台而收敛。当然,整幅地皮折算的楼面地价每平方米只是五千八百多元人民币,与上海、北京拍出的天价相比,未有本事称王,但这幅广州新地王实际包含十四幅土地,质素高低有别,个别靓地是有条件创出天价的,只是当局选择一次过綑绑出售,把市场视线模煳了。

  中央不断出招遏楼价、遏地价,一众发展商似乎继续我行我素。北京一家知名发展商的高层更扬言,对于收紧土地出让金管理不当一回事,原因很简单,根据过往经验,调控楼市总是雷大雨小,自有方法应付过去。此外,有分析员认为,内地明年还是要靠楼市带动经济增长,帮忙消化水泥、钢铁等重工业的过剩产能,谅你政府也恶不出样。

  不过,正是「人怕出名猪怕肥」,广州新地王全国瞩目,竞投结果无异于掴了中央政府一巴掌,如果息事宁人,不再加码出招,真是颜面何存,不但楼价更加不受控制,恐怕民怨也会一发不可收拾。人行行长周小川昨天在一个论坛上谈及差别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内地股市尤其是地产股应声急挫,反映市场已预期,下一步遏楼价的招数必定是收紧贷款门槛,不妨拭目以待。


  东方日报:拍地造王轰动 楼市调控犹忧

  正当拍地造王引起举国非议之际,广州亚运城地皮拍卖。这块堪比深圳的蛇口还大的地皮,被誉为「中国第一拍」,是真正的造王之拍。结果四十四度竞价,以二百五十五亿元成交,较一百六十五亿元底价高出五成四,由民企所组财团力克国企财团夺标。在中央一招接一招调控楼市的敏感时刻,广州地王横空出世分外瞩目,儘管已落锤定音,但前因后果依然让人关注。

  广州是中国地产「造泡」的重心城市,在敏感的时刻拍地造王,是一次巨大的「试爆」,难以迴避政策意图和市场效应。地皮总建筑面积四百三十八万平方米,除二十馀万平方米建商业楼,三百八十馀万平方米建住宅。这一次过的供应量同广州一年的供应量相若,向市场明确释出增加供应的讯息,与增供应以遏楼价的政策动机相契合。

  此外,买地在政策新招下,已将发展商的资金槓杆大大拆低,发展商藉地王玩囤地难度大增,缴付地价也不容拖延,比先付五成首期,馀款两年内缴清的新例更苛刻,如果银行亦出惜贷辣招,则发展商拿地后,除快建、快卖、快回笼资金,别无选择。由此测试政策新招的威力与效用,当然需时效观察。

  拍地亦一定程度测试了发展商的实力。地王不易啃,因为涉及资金庞大。今次拍地全国大发展商云集,但没有几家有能力「独佔花魁」,除中信地产外,其馀都以组财团式参与,即使这样亦显示地产商去年初「缺水」状况,在信贷狂潮冲刷、股市集资及售楼回笼资金充实下,财力已脱离缺水惨境。至于民企财团能够压倒国企财团,难以认定是国企财团财力有限,万科董事长王石对泡沫深感担忧,恐怕是国企财团忍手的原因。

  民企财团夺地的组合,年内都曾有融资的急迫需求,在高价夺地后,市场对两大隐忧关注;一是财团后续财力能否支撑,不致项目最后「烂尾」;二是楼价能否撑住不致大跌,令项目落成后收益失算。这两点恰恰是让人没有信心的。王石作为圈中人,都明言对楼价趋势感到可怕,可见楼价是乐观不起来的。而银行能否保持天量信贷,就算有大量信贷,是否乐于投放地产,都是未知之数。

  如果广州地王即是政策调控楼市的「试爆」,算得上是一剂勐药,但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矫枉过正的后果。去年初地产企业存货多、资金周转困难,万科就曾带头大幅降价促销。随后信贷狂潮涌至,楼市如服了劲度十足的兴奋剂,发力狂飙不可收拾,发展商亦不再为资金发愁。由死气沉沉到压制不住,楼市摆到另一极端,现在这副勐药会否使广州楼市摆回原先极端,不无忧虑。经验证明,内地调控市场「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惯性,始终顽劣难改。

  惯性重演原因是体制根源无改。内地楼市泡沫化一味归咎炒家是偏颇的。因为没有涨价,哪来炒家?此前楼价狂飙不已,除了银行信贷催谷遗祸外,土地供应断层、经济适用房建设滞后都是祸根。此外,地方财政的偏好,拍卖机制推高地价的必然,繁杂税收向置业者转嫁,发展商追求垄断利润,在在都形成高楼价的温床。一个地王应市远未触及深层的根源,令人相信即使服下勐药也难修正果,反会过犹不及走向极端。


  龙吟大地:印度核威胁中国

  中国周边的核国家,有排名世界第二的俄罗斯,有已被美国承认为核国家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有还不为其他国家承认的北韩。有趣的是,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北韩,但至今北韩只是进行了两次核试验;而印度则从一九七四年第一次核试后,至今共进行了六次核试验。

  尤其令北京惊讶的是,当他们还在讨论北韩的核武会否威胁中国的时候,印度方面宣称,要改变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原则,以对付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威胁。也许,北京的军事战略家们要说,中国的核威胁不是来自东边,而是来自西边。

  或改变不先用核武原则

  《印度防务观察》网站近日登载印度退役海军中将库马尔辛格的文章称,印度正面临来自中国、巴基斯坦等邻国的常规武力和核武威胁,同时还受到恐怖主义袭击的困扰。为了遏制中国的威胁,印度需要在边境地区大量增兵,或者改变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原则。

  在北京军事界,也曾发生过解放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说,如果美国介入台海冲突,中国不排除动用核武器作出回应;中国准备西安以东的城市被攻击,但是美国也要付出沉重代价。事后,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澄清朱成虎的话不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的原则不改变。

  这位印度将军的观点是否代表印度政府的观点,还不得而知,国际也没有印度当局澄清的报道。笔者认为,印度政府是否澄清也不必在意,事实上,这位印度将领所说有着内在的逻辑性,他不说,别的将领也会说,这反映的是印度军界和印度精英的一股强烈的思潮,也必然影响印度政府的决策。站在北京的立场,把这话当真好过当假。事实上,美国也不管朱成虎说的是真是假,也不管中国政府不会首先使用核武的声明,从来没有放鬆构筑导弹防御系统。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早前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辛格举行峰会,并签署一份民用核能合作协议。这份协议对印度核子试验「放行」,保证未来即便印度进行核子试验,俄罗斯也会向印度提供核燃料。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俄罗斯重申其国家安全战略的支柱之一是有效使用核威慑力量,对于使用任何常规武器来犯都可使用核武器给予还击。应该说,印度核武器使用原则改变的思路,可从俄罗斯军方找到源头。

  奥巴马无核梦想难成真

  有意思的是,在奥巴马倡导「无核世界」之时,俄罗斯坚持核武先发制人的原则,印度也试图追随,这显示奥巴马的理想,真是黄粱一梦。

  印度核武先发制人,实际上是鑑于中印有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争议,而印度的常规武库落后于中国。因此,印度将领说,中印边界问题在未来数十年都难以解决,故需要建立一种新型核威慑理论。(古吕)


  山寨流水:少林寺都敢卖

  声称「秒杀」少林武功的泰拳五大天王,日前在佛山的「中泰决斗」中以大比分败北,一名天王还被少林俗家弟子的一记重拳击倒在地。少林功夫了得!正当国人欢欣之际,媒体却传出少林寺将被包装上市的消息。千年古刹换牌股份有限公司,当家住持摇身成为CEO,那和尚还唸甚麽经?

  这是传了N次的消息,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方丈多次向信徒澄清「永不上市」,但今次不像空穴来风,说得有鼻子有眼:当地和本港某公司合建少林文化旅游公司,两年后上市,少林寺以门票经营权及景区资产入股。显然,这是一次连释永信方丈都被蒙在鼓里的「秘密商业运作」,操盘手是河南登封市政府。

  少林寺香火缭绕,本来是棵摇钱树,仅门票收入每年一亿五千万元,可惜人心不足,当局还嫌钱摇得不多,也不思以管理求效益,欲借上市狠捞一把,让GDP政绩大放光彩。然而,少林寺是无法核数的国有资产,区区地方政府有何权利图谋不轨,说卖就卖?

  难怪近年少林寺商业新闻不绝于耳,从十万元烧炷高香看奥运、手机号开光到网上商店开张等,近日还要与国家工商总局对簿公堂,为的是「少林药局」注册「咖啡、茶、盒饭、方便麵、土豆片」等商标的申请被驳回。远离尘俗的佛门重地沦为生意场地,背后必然承受巨大经济压力。

  一个连少林寺都敢卖的政府,还有甚麽不敢卖?更可怕的是,身穿袈裟的僧人做买卖,修行避世的寺庙铜钱叮噹,千年古刹一派「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景色。
  (申小舟)


  强词有理:金融泡沫何时爆

  美国财富杂志《福布斯》评出全球七大高危金融泡沫,其中和中国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就有三个,包括排名第二的中国房地产泡沫,以及分别排第三、第四位的新兴市场和美国国债泡沫。这是危言耸听吗?不知道,但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泡沫爆破,对中国人都是一场大灾难,所以,同胞们最好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其他的泡沫姑且不提,就以美国国债来说,目前位高势危,风高浪急,确实是危危乎。连「商品大王」罗杰斯亦警告投资者尽快沽出美债,而「债王」格罗斯更是坐言而行,大手减持美债。春江水暖鸭先知,金融大鳄纷纷以脚投票,当然不是没有原因,正所谓执输行头,惨过败家,现在不撤,更待何时?

  无奈的是,中国政府已被美国人绑上贼船,身不由己,想撤也撤不了啦。须知中国政府持有近八千亿美元的美债,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一旦美债泡沫爆破,损失最惨的恐怕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大家倒说说看,美国人负债,中国人填凼,冤不冤?

  其实别说美债泡沫爆破,美元持续贬值,中国政府便已损失惨重。近年来美国人对中国人特别客气,甚麽「同舟共济」,甚麽「人心齐,泰山移」,甚至连孟子也请出来了,一碗碗迷汤灌得咱们同胞飘飘然。问题是,美国人真的会和中国人同舟共济?开玩笑,除非世界上真的有挪亚方舟吧。
  陈竞立


  短打长击:最大博士群在官场

  内地的学术腐化令人不忍卒睹。论者指出,论文买卖成为规模可观的「新兴产业」,将中国学术界的道德堕落、诚信缺失暴露得淋漓尽致。讽刺的是,国家教育部负责人早前还得意洋洋地宣布,自二○○四年以来,中国高等院校论文数量一直居世界第五位。然而,那些论文多是造假的,不要说「含金量」低,简直连烂铜也不如。

  杭州早前举行高教论坛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对博士氾滥提出批评,指现在各式各样的博士学位多如天上繁星。其中最到位的批评是:「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年轻的处长把一位老教授训得说不出话来。所以现在愈来愈多的大学教师开始在意『位子』而不是教学质量。」

  再这样下去,中国的高等教育是没有前途的。笔者看过一则读者投书,作者如此表白:作弊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我几乎玩遍了整个高中时代。进了大学,关于作弊,我更是听得耳朵连老茧也出来了,所谓「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有小抄的,也有大抄的,据说有高手甚至能变闭卷考为开卷考。

  他又说:谁不知道作弊的坏处?可爹妈望子成龙,成绩不好对父母不好交代。何况现在大学生供过于求,成绩要是不好,机会不就更少了,所以一次次地做了掩耳盗铃的作弊活动。

  如此上下交相作弊,中国的学界能不完蛋吗?往来无白丁,相交多博士!博士比野草多,这是教育的成功还是好名的恶果?(洪戈)

  笑骂由我:中国将成汽车大国

  现在回内地,最明显的感觉是公路好车子多。很多内地亲友都已经进身有车一族,有的一家人拥有两部车,城里一个住家,郊外一个住家,没有私家车生活成问题。

  中国将成世界汽车大国,不只因为中国人多,更因为富起来的人多。内地传媒形容,二○○九年是中国汽车市场「井喷」的一年。所谓井喷,是指开採石油时,油井下压力太大,原油狂喷而出的现象。形容车市「井喷」,正是反映了市场之火爆。

  北京现代汽车企业年底前宣布全年生产五十万辆新车,上海通用历史性突破六十万辆,长春第一汽车集团的数字是一千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早前宣布,全国年产汽车达一千二百万辆,不久又急忙将数字修订为一千三百万辆。

  有评论指汽车热与政策的调整有关,因为政府减免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又推出汽车产业振兴计划,这当然都是原因,但最大的因素是这几年经济上涨,民间财富水涨船高,开车不但是身份象徵,也是实际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不管中国如何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同样的科技水平、同样的人性欲望前提下,中国人仍不免要循发达国家提高生活水平的轨迹走,只是我们可能未曾预料,这种对外国生活模式的追随会来得这麽快。

  但话说回来,车多了,能源消耗大,势必造成环境污染严重,这些西方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日后的难题。  黎民观

  李宗吾厚黑:中式伸冤愈伸愈冤
  本文重点

  * 受害毒奶粉 控以寻衅罪

  圣诞将至,普天同庆,碰口碰面最流行的祝福语必然是圣诞快乐。然而,圣诞真的能够快乐吗?绝对值得质疑,光是一个气候峰会失败了,世人已为危在旦夕的地球忧心忡忡,不知「明日之后」会有甚麽灾难发生。

  港人同胞起码有超过一百万人不怎麽快乐,他们活在朝不保夕的贫穷世界里头。至于内地同胞,相信不快乐程度更甚,因为民怨实在太深。

  中国社科院发表《社会蓝皮书》,总结二○○九年内地社会发展形势,老实不客气直言,中国今年仍然处于矛盾多发期,群众冲突比去年大幅回升,而且以暴力冲突居多,关键源于民怨太深,令同类冲突不断重演。

  报告又说,今年众多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之中,三成因互联网讨论引起注意,由于部分政府及媒体有所顾虑或反应迟钝,令互联网成为舆论新势力。

  民怨是如何积累下来的?让我这个厚黑专家为你分析分析。在内地呀,有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奇特现象,就是假如你被欺负了,你去伸冤讨回公道吧,结果很大机会是愈伸愈冤。譬如说,你看不过眼豆腐渣工程製造无数冤魂,仗义执言跑去伸冤,你会无辜辜沦为阶下囚,罪名乃「持有国家机密」,冤死了。
  受害毒奶粉 控以寻衅罪

  又譬如说,你是为三聚氰胺毒奶粉受害婴儿维护权益的可怜父母,一心为自己以及别人的肾石宝宝伸冤,你会被执法人员拘捕之,控以「寻衅滋事」罪名。

  再譬如说,你是跑到北京上访伸冤的女孩子,假如你被黑心官僚强制遣返原地,其实已算走运了,比较冤家路窄的是,你会惨遭强姦。

  《社会蓝皮书》提到的几宗轰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包括湖北石首厨师堕楼死亡,几乎重演了二○○八年瓮安女学生溺毙事件,依我说,性质都是差不多的,先是有人伸冤,后是愈伸愈冤。由于冤情得不到公正处理,卒之民怨一发不可收拾,爆发大规模警民冲突。

  中国社科院认为,造成民怨的原因是累积多年的问题,是政府向群众欠下的债。

  既然如此,疏导民怨的办法是不是还债呢?理论上是对的,只是不要忘了,中国官场尽是我的无耻门徒,总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百姓的痛苦之上,还债绝对不会成为一份逗人快乐的圣诞礼物。
  王十章


  莫让三峡移民心凉

  以往“越搬越穷”的怪圈还是困扰这个庞大工程。

  【侨报12月22日中国时评】三峡移民回流的问题近来广受舆论关注。

  从公开报道可知,三峡移民在政府主导下,演绎了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空前的人口大迁徙,自1993年至今已搬迁安置移民1
  27万人。若按媒体报道的“一村118人有近百人回乡”的比例推算,这股“返流潮”相当惊人。

  除了落叶归根者、投亲访友者,更多的人是因为不满外迁地环境而返乡。这种不满,相信有移民自身原因,如因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语言等差异对全新生活环境无法适应,当然也有官方因素,如此前曝光的安置房质量差问题,及让部分移民心凉的“当初的承诺,没有一项兑现”。

  “一步步远离家乡山和水,一程程几回梦里回秭归”,川剧《昭君出塞》中的唱词反映了被迫离开故乡是一个令人肝肠寸断的历程。当年为国家利益而背井离乡者在付出了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不确定未来的代价后,却发现官方难以兑现让他们在新家安居乐业的承诺,自然要在无法割舍的乡情、亲情感召下回流,坚信“日子苦,但是家乡让我觉得安全”。

  事实上,对中国这个水利大国而言,三峡移民回流只是水库移民状态的缩影。有关统计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修建大小水库8.6万多座,移民逾千万人,而安置较好、生活稳定的仅占1/3,有的人温饱堪忧,长期影响地区安定。

  正是为了避免昔日新安江水电站移民的情景重现——其水库早已成了世界知名的千岛湖,但搬迁已半个多世纪的很多移民还是非常贫困,三峡移民工程提出了“移得出,稳得住,并逐步致富”的要求。但就现状而言,以往“越搬越穷”的怪圈还是困扰这个庞大工程。

  都说移民是困扰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难题,中国当前受困水利移民也并不意外。不过,“安民为天”,中国能建起三峡工程,以无比的魄力和智慧利用自然,相信也能拿出同样的魄力和智慧,破解这道世界级难题,完成经济重组、社会重构。

  毋庸置疑,外迁移民需要一个适应与被吸纳的漫长过程,才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中国各级政府除了需要跟进和完善移民安置措施,强化执行力,更重要的是用“心”。仅将移民当作庞大工程中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一道道固定程序,外迁地怎会有“家的温暖”?


  "第一文盲"加诸余秋雨,是文化的沦丧

  燕赵晚报 :

  网友评华语世界文盲,余秋雨郭敬明于丹入选,余秋雨在榜单中意外登顶,成为“华语世界第一文盲”。余秋雨进入“文盲”行列的理由是,空追求文采,无病呻吟而没有真情实感,“不是作家是书商”。余秋雨为南京钟山所作碑文,也成为他名列“文盲”的证据。有网友称:失掉一个文人应有的关注民生之心,等于自掘坟墓。心盲了,堆砌再多的辞藻也是枉然。

  近年来,余秋雨遭恶搞多矣,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将“华语世界第一文盲”的帽子加诸一位着作等身学富五车的学者、文学家身上,折射出的不仅是当前某些网友的无聊无知,更是文化的沦丧。

  现在,请让我们拿文化的这个定义对余秋雨做一番考量吧。“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余秋雨其人其文,何尝不是如此?当今社会,不正处在一个“空追求文采”的时代吗?假话套话大行其道,一个比一个说得漂亮、说得堂皇,而真话实话早已没了立锥之地。余秋雨“无病呻吟而没有真情实感”,岂非正是人类生活尤其是国人生活的真实反映?

  余秋雨最为人诟病者无非两件事:一曰“秋雨含泪”,一曰“钟山碑文”。实际上,此两者在“大失人心”的同时却 “大得官心”。当今社会,到底是民重要,还是官重要呢?恐怕略有常识的人都心知肚明。得罪再多的老百姓,只要能讨得官爷之欢心,便是值得的。也许正因在此等关键问题上头脑清醒,秋雨先生才得获“大师”称号且风生水起财源滚滚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才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这才是真正有文化的表现呀。

  有人感叹说:古时杜甫为未能救人民于苦难而“泪满襟”,今有余秋雨为钱财曝光而上电视;古时有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今有余秋雨见“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移民两万余”而叹“经典”。这叫什么话呢,唐朝根本没有电视,诗圣又怎会有机会上电视曝光?斥资若干搬迁若干移民若干,本属当今之时代特色,此景只应现在有、古时哪得几回闻,陆游未曾躬逢盛世,又怎么能理解“拆迁移民”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豪迈呢?拿杜甫和陆游来菲薄余秋雨,应系文化盲之所为也。

  窃以为,不管是何种诬蔑和恶搞,即使恶毒如“华语世界第一文盲”者,均无损余秋雨之成就。

  杨澜打造顶级私人俱乐部 各国王室巨富齐集
  作者:  来源: 华商报

  【侨报网讯】日前,由“中粮集团”与“阳光媒体集团”联合倾力打造的全球顶级高端私人俱乐部——“君顶领袖会”在京宣布隆重启动,其会员阵容世界罕见,亚洲仅有。

  以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等为共同主席的君顶领袖会,全球仅有500席会员席位,目前,已确认入会的首期创始会员包括查尔斯王子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安德鲁王子、席琳·迪翁等在内的欧美数国之王室要员、领军企业领导基金会、安德鲁王子、席琳·迪翁等在内的欧美数国之王室要员、领军企业领导人、娱乐巨星、诺贝尔奖得主、顶级富豪及全球最大的基金管理者等,如此规格空前的会员阵容,标志着中国乃至亚洲打造的国际私人俱乐部在社交平台层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网络日志:不信"中国崩溃论",但信"注定二遍苦"  2009-12-21 

  我年青的时候一直奇怪毛为何不指定无产阶级专政接班人以便保证坚定地走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农民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且继续文化大革命,而是安排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华国锋做中间替代。毛既然说他去世会“红旗落地”,说明毛早就预料到右派会上台、也知道他们上台后的结果了,但毛还是没有指定接班人保证社会主义路线。

  现在我年龄慢慢大了,才体会到毛是把选择权交给了人民,毛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高度,毛更注重自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的地位,而不是争一时的短长:毛不指定接班人,就意味着:假如人民选择了右派的路线后很幸福,那就由它去了;假如人民受过二遍苦后再走回来,也不迟。

  好洒脱的毛泽东呀!嫁给这种男人做丈夫,真是累世修来的福气。按中国的佛教法,毛是来去自在,毫无挂碍。

  所以,也不能全怪修正主义的狡猾,因为人民没有深刻理解毛的睿智,毛以父母的爱心让全家节衣缩食盖坚固的房子挡风挡狼,使得孩子们不能锦衣玉食,所以孩子们一定会怨恨毛。不过,当孩子们长大后,就会理解为什么要优先盖一个坚固的房子。

  而XXX指定了一个又一个的领导,还隔代指定XXX。XXX死得好挂碍呀!还要隔代指定,面临死亡,半点洒脱都没有。按中国的佛教说法,可谓挂碍恐怖。

  XXX虽然聪明用尽,可也恰好给了人民一个对比的机会。XXX努力打造与毛比肩的历史地位和理论,可还是恰好掉进了毛的预料。毛毕竟是中国革命的导师,远非XXX可比。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

  我个人成长于毛时代,所以,我相信只要毛泽东思想还在中华大地上,中国就不会象西方所说的那样崩溃,但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经历,是一定要有的,而且还将持续至少30年!也就是又一个轮回。蒋30年,毛30年,X30年,迷茫30年,然后走向正途。

  美国从建国到成为世界第一,用了200年时间;日本从明治维新到成为世界一强,用了一百年时间。我国历史上,从秦孝公变法到始皇帝统一中国,用了240年。所以,中国再一次崛起,将是任重道远。但崛起的过程中,必须经历毛所说的“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民没有对比过,还没有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的觉醒,修正主义领导人从来没有觉醒过--更准确地说,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觉醒。比如胡锦涛时代不仅没有接受教训,反而鼓吹“盛世”,那就是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为止才回头的表现,可见中国人民的“二遍苦,二茬罪”是受定了,而这一条道往黑里走再回头,一下又是30年。

  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中国不会崩溃,因为中国有过文革,有过两个路线的对比,有了教训;但吃二遍苦是注定的,因为中国人民还不成熟,必须对比过,还掉在骨子里崇洋媚外没自信的摸石头论中,这必须用痛苦的事实去教育中国人,也就是二茬罪。 (齐婕雯 ,60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