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不能因解放思想而迷失改革标准

火烧 2008-03-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三次思想解放与改革标准的关系,强调不能因解放思想而迷失方向,需坚持社会主义标准,避免社会失序与道德滑坡,呼吁明确改革方向与核心价值。
现在,解放思想被炒得不亦乐乎。我也来凑凑热闹。

  仔细端详发现,建国以来经历的三次解放思想都与坚持什么样的标准密切相连。

  第一次思想解放。三十年前,中国发起了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世人对这次大讨论给于了很高的评价,把那次大讨论作为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的改革就是从那次大讨论后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

  客观地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象俗话讲的,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溜溜就是实践,是手段,不是标准。因为骡子有骡子的特点,马有马的特点。它们各自的特点才是检验的标准。又比如一个人有多高,用尺子量量就知道了。量量就是实践。量量不是标准。标准是尺子。所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际是一个伪命题。

  不久,小平提出了生产力的标准。在这个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国家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一切向前(钱)看等口号都是这个思想的衍生物。

  毫无疑问,这个思想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积极的是社会活起来了。消极的是社会是非标准、道德标准消失了,社会乱了。

  后来,小平发现了这个问题,提出要两手抓,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打击犯罪,两手都要硬。

  第二次思想解放。一九九二年春天,小平南巡,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平鼓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能象小脚女人一样。”小平的南巡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徘徊不前的中国的各项改革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后人把小平的这次南巡讲话作为中国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格外注意的是:在前两个“有利于”中都有一个定语,那就是“社会主义的”。这可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缺少了这个定语,那就不是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了。而一旦缺少了这个定语,性质就完全变了,于是改革开放的方向随之也会发生根本的转变。

  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改革恰恰把这个定语丢掉了。这正是我们的悲哀!

  为了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我们应该把这个定语具体化,在小平“三个有利于”的基础上再加上三个,就是“是否有利于巩固和强化公有制的基础地位,是否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否有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这三个有利于和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合起来,就一目了然了。

  第三次思想解放。现在,解放思想又被第三次提起。胡锦涛总书记更是把“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那么我到要问问:第三次思想解放到底要坚持什么样的标准呢?中国究竟要何去何从?因为我担心:如果这次思想解放再次丢失了改革的正确标准,乱国就不远了。

相关文章

  • 23岁当局长--谨防腐败公开化
  • 赞农民领袖的老黄牛火车头精神
  • 刘仰:中国模式与欧美模式
  • (美)约翰.格里:中美经济制度的比较
  • 黎阳:2009日中行杂记杂感
  • 第三次思想解放的突破口:新自由主义
  • “政府机关公开培训小姐”也是“解放思想”吗?
  • 解放思想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
  • 我们需要真正的解放思想
  • 讲政治、讲阶级斗争是最大的开启民智
  • 刘国光:思想解放有底限--共产党应明确自己是左派的政党
  • 水火:到底要解放什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