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小岗村的十八位“好汉”是什么成分?

火烧 2010-04-11 00:00:00 三农关注 1031
文章分析小岗村单干现象与中农成分关系,探讨其在农业合作化中的困境,揭示集体化与个体农户之间的矛盾,强调小岗村在合作化运动中的特殊性与问题。

小岗单干是中农!

   

凡看过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浩然同志所写的农村革命史诗——《艳阳天》、《金光大道》的人都记得在这两部反映新中国土改到合作化运动时期的鸿篇巨著中生动地刻画了“弯弯绕”、“马大炮”、“冯少怀”等中农形象。中农是介于贫农和富农之间的农民,他们一般拥有土地并占有一部分生产工具,轻微剥削的是富裕中农又称上中农,出卖部分劳力受轻微剥削的是下中农。中农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这就使中农有别于贫农而成为农村阶层中的动摇阶层。在旧社会的剥削历史中,少部分中农可能成为富农,而更多数中农将沦落为贫农。

位于安徽凤阳的小岗在解放土改划成分时,共计二十四户人家,一户是中农,十九户是下中农,两户佃中农、一户贫农、一户雇农。也就是说,在土改后的小岗,除两户人家外其余各户均是中农。从安徽解放土改到一九五五年底的几年间,党的农村政策使小岗出现了新面貌,从封建土地枷锁中挣脱出来的小岗农民凭着一股子猛劲生活境遇有了不小的改观,不少户还买了耕牛。由于小岗大多数农户在土改前是中农加上各户人家的特有手艺和谋生技巧使土改后的小岗和周围各村的贫农户比起来殷实得多。与同时期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互助合作运动的乡村相比,小岗农民更热衷于单干。只是迫于形势,一九五五年才组织了四户人家的互助组,其余二十户仍旧单干。如果说土改中我们党的政策是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农业改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让富裕中农及下中农们摆脱单干的思想自愿地加入互助组、合作社走上合作化的金光大道。

时间到了一九五六年,全国农村合作化运动达到最高潮,小岗农户再一次“迫于形势”,无一例外的全部成为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小岗部分农户加入合作社只是身子进来了,而思想却根本没进来。有的农户甚至偷杀耕牛,光着身子入社。思想没有入社,只想自家而不想公家就会出现“当时牛房四周的牛粪十几年都没人挑过一挑子”的现象。小岗的问题引起了上面的注意,公社工作组、供销社主任、信用社主任、粮站站长和煤建公司的经理都先后派了进来。小岗从一九五六年起不打粮食吃救济粮是远近闻名的,仅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十三年间的一百五十六个月就吃国家供应粮八十七个月,吃了二十二万八千多斤。国家还无偿提供各类种子六万五千斤,队里的十头牛都是国家买的,社员的犁耙锹锨没有一件不是国家掏的钱。可是小岗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对于小岗农户来讲集体劳作他们不愿意,他们一直热衷于单干。严俊昌和严学昌弹得一手好棉花;严立学、严家其、严凤鳌是炸馓子、磨豆腐的高手;严家太会抓鱼;严美昌和严立华靠拉二胡、唱小曲卖艺就能养家。小岗不但入社杀牛,入社后“队里死了一头牛,大家却欢天喜地等着分肉吃。”还有人说攻击集体说:“现在小岗全队收的粮食不如我家从前一家收的多。”

文中大量数据资料来源于《小岗村的故事》(陈桂棣、春桃著,2009年9月,华文出版社)。

相关文章

  • 小岗村究竟存不存在那个红手印契约?
  • 老田:质疑小岗村“分田密约”并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旧文加证据重贴)
  •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 孔庆东:幸福的集体村
  • 小岗村不是出路 需要用集体经济激活村庄治理热情
  • 我所亲身经历的毛时代的集体农村
  • “要吃米找xx”是某些文人的凭空捏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