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对小岗村的10个没想到

火烧 2010-01-05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围绕小岗村挂职书记沈浩的事迹,揭示了10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现实问题,涉及小岗村发展困境、干部挂职现状及村民态度,引发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反思。
读了小岗村挂职书记沈浩同志的事迹报道,笔者的心情相当沉重。
  这种沉重当然首先来自于对沈浩同志英年早逝的痛惜,但说实话,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对这面旗帜的许多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报道中披露的小岗村竟然在“一朝越过温饱线”之后,却“20年没进富裕门”,这和它在全国长期享有的崇高威望是很不相称的。
  第二个没想到,是在沈浩同志到来之前,具有“不怕杀头坐牢”也要实行大包干的英雄气概的“十八勇士”,竟然也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核心”。
  第三个没想到,是小岗村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居然还有一些群众表现得相当嫌贫爱富,坐等援助;
  第四个没想到,是在沈浩同志之前,由上级组织直到省级机关下派带头人好像已经成为惯例,不知道安徽省享受这种特殊政治待遇的先进典型究竟有多少?
  第五个没想到,是在沈浩同志去挂职之前的诸多挂职干部中,“有的”根本“呆不了两个月”“镀镀金”就走了可是照样升官,让人很不明白;
  第六个没想到,是“二十年没进富裕门”又没有“团结的、有战斗力的核心”的小岗村究竟有什么“金”可以“镀”给沈浩同志之前去挂职的干部们;
  第七个没想到,是小岗村红了近30年却居然连水泥路都修不起,还得依靠沈浩同志“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元”。
  第八个没想到,是“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占,多年无人敢过问。以前有开警车来小岗村挂职的干部,也没敢咋样”的小岗村,怎么就能够给挂职干部镀金,让全国的农村干部都来考察学习,甚至还得到了总书记的格外关注?
  第九个没想到,是作为新时期新农村一面旗帜的小岗村,在各级政府多年的帮扶之下,怎么还会有那么多贫困户,而且好像村集体根本无力或者没有管,全靠沈浩同志个人救济
  ——五保户韩庆江那天突然发病,是沈浩同志掏的钱;
  ——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还是沈浩同志掏的钱;
  ——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
  ……
  第十个没想到,是在沈浩同志挂职期满,应当天伦重聚的时候,“当年我们杀头、坐牢都不怕,可沈浩要走,我们真怕了。”——但大家最终还是按下红红的手印,把沈浩同志给强留下了。
  ……
  当然还有更多的没想到笔者不忍心继续整理下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至少可以整理出“十八个”没想到。我们如果不阅读关于沈浩同志的这篇报道,事前可能确实想不到这些没想到,但沈浩同志却是早就想到了,报道中有这样一笔描写,堪称画龙点睛的文眼:
  “他明白,要想让小岗村人同乐,先得让大伙同富”。
  至此,联系小岗村某位副书记在接受人民网访谈时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理念,其实我们也不应当有这么多的“没想到”!

相关文章

  • 小岗村究竟存不存在那个红手印契约?
  • 老田:质疑小岗村“分田密约”并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旧文加证据重贴)
  •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 孔庆东:幸福的集体村
  • 小岗村不是出路 需要用集体经济激活村庄治理热情
  • 我所亲身经历的毛时代的集体农村
  • “要吃米找xx”是某些文人的凭空捏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