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小岗村之未来
文章探讨小岗村未来可能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集约化生产或企业开发,但失去集体经济,难以回归社会主义新农村。分析农村改革路径与现实困境。
沈浩同志为了改变“中国农村改革的旗帜”,“分田到户大包干”的先锋小岗村二十年依旧落后的面貌,已经献出了他的生命。那么,未来小岗村的前途会怎样呢。不外乎两种:
1、只有用“土地流转”的方法,把分散在小岗村各家各户的零星土地,也弄个租借方式,再度集中在某些“种田大户”手中,进行较大规模的“集约式”的机械化生产。形成类似西方的农场。“种田大户”就成为事实上的现代农场主,而大部分小岗村人就成为农场的“打工仔”。
2、也是用“土地流转”的方法,把分散在小岗村各家各户的零星土地,集中租借给城市的企业或者外来企业,让他们在小岗村土地上进行工农业开发。小岗村人同样为之打工。现在不是已经有美国企业进来了吗?
这样,小岗村人利用出租土地、替人打工,也可以变得相对富裕起来。但是,他们已经不是自己土地的主人了,他们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富裕起来的,他们已经变成了在自己土地上被雇佣的“长工”了,当然,就没有小岗村的集体经济了。
用上述方法,可以使失效了的“大包干”不知不觉地改头换面,保住这面中国农村改革的旗帜。但是,这决不是“大包干”的小岗村了。同时也证明:“分田到户大包干”不是使中国农村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丹妙药,它是落后的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典型。
总而言之,小岗村是很难再回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来了。
相关文章
- 小岗村究竟存不存在那个红手印契约?
- 老田:质疑小岗村“分田密约”并展望中国农业的未来(旧文加证据重贴)
-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 孔庆东:幸福的集体村
- 小岗村不是出路 需要用集体经济激活村庄治理热情
- 我所亲身经历的毛时代的集体农村
- “要吃米找xx”是某些文人的凭空捏造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