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普通劳动者要求继续严格执行住房限购调控政策

火烧 2011-10-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普通劳动者支持继续严格执行限购政策,认为高房价由市场供需决定,限购是当前唯一可行的调控手段,防止房价飙升,保障社会稳定。

 2011年10月28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说“楼市限购这个政策是个行政办法,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房企、中介已经承受不了了的呼声不时见诸报端。姜部长的讲话给市场传递出适时将取消此政策的信息。  

目前的态势是,已经限购的地区,虽然成交惨淡,但实际房价并没有比限购前显著下降。可一旦放开,价格必然如洪水猛兽出笼一样汹涌可怕。但如果继续严厉执行,在房产商追逐最大利润的情况下,由于出货小,导致房产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下降,各级政府对GDP增长需求而取消限购的急迫性就日益增强。  

那如果房价下降5%或10%或调控政策再执行半年或一年是否就应取消呢?  

本人认为住房作为一种商品,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遵循一般商品的市场交换规律,政策制定者应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高度上制定住房政策,限购调控政策在房产税出台前应毫不动摇地继续执行下去。  

首先,在我国,供求决定价格的客观规律必然导致高房价。  

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需求旺盛必然导致商品价格高涨。从理论上讲,美国现有人口3亿,我国有13亿,如果每人需求的房屋面积一样,在市场供应相同的情况下,我国房屋的价格应当是美国的4倍。因此,目前虽然我国的人均收入比美国低很多,但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比美国高了,这就不足为奇了。因此一旦放开限制,涨价是必然趋势,这是由市场资源稀缺性决定的。目前在没有实行限购政策地区的住房价格持续快速增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论断。只有减少需求者才能降低价格。   

其次,各地的高房价已经超出了普通劳动者承受的范围之外,市场购买的主力是高收入者和自己不住的投资客。  

改革开放以来,住房价格上涨了至少几十倍。目前在北京城区100万以下的房屋已经没有了。以普通职工家庭月收入7000 元计算,如果月剩余3000元用于购房支出,在目前的贷款情形下,如果买100万的房子,只能贷款至多35万,需要有65万的首付,而且还需要贷款20年。这已远远超出普通劳动者能力了。可见市场购买主力只能是高收入者。  

第三,如果普通劳动者长期游离在住房市场外,社会稳定就难以长期保证。  

基于以上分析,在目前我国购房市场上,一方面是普通劳动者无力购买,另一方面是大量投资客购买的商品房空置,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易于造成普通劳动者对生活的绝望,无形中加大了对社会的厌恶反抗情绪,增大了社会动荡风险。  

第四,限购调控是在不收房产税情况下唯一可行的控制房价方法。  

房产税设置得当可阻止投资客,导致市场需求下降,住房价格就只能在下降中获得平衡。在没有房产税的情形下,通过限购调控就能给普通劳动者以希望,就能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提高普通群众的幸福感。  

第五,尽快明确在收房产税前一直严厉执行限购调控政策就能导致市场活跃,增强房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目前房价高位运行、成交惨淡的原因是房产商不愿出货,还想囤积居奇,赌政策变化。可一旦政策信息明确,囤货就无利可图,大量出货激发市场活跃,从而带动钢铁、建材等行业复苏。   

令人幸慰的是国务院29日强调要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现有政策,但没有说明这一政策还将执行多久,政策的长期性与预期性依然不明。  

住房虽然是商品,但又是一种特殊商品,是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的特殊品,请为政者三思,尽快给市场一个明确的信号。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