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不合时宜的油价上调

火烧 2009-09-03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批评发改委在国庆中秋期间上调油价不合时宜,指出油价上涨影响民众节日出行,同时质疑发改委涨价解释逻辑混乱,并揭露石油企业高福利与利润分配问题,引发公众对油价调整的不满与讨论。

不合时宜的油价上调

2009-09-03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苏文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中石化要买天价吊灯,中石油要团购三折房,发改委要上调油价,老百姓要喜迎国庆,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事实。

头一天,有媒体还在转载中国证券报分析国内成品油调价“爽约”的三大理由:防止油价上涨导致通胀、防范成品油市场投机、石油公司上半年获利颇丰。第二天,油价从不调改上调了,媒体分析吃了个“烧鸡大窝脖”。

上周,我在题为《国庆前后 严控涨价》的今日快评中,也建议发改委慎调油价。最大的理由是共和国60华诞普天同庆,60年一个甲子,国庆期间又逢中秋佳节,“共和国长子”理应给共和国增光添彩(长脸),为共和国献份薄礼。油价暂且缓涨,拔一毛以利天下,也无非后延一个多月的时间,亏损不到哪里去,企业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真的亏损,国家也会给补贴,这些年只要一喊“亏损”,不管真亏假亏,立马给补贴,给的还少吗?国庆、中秋不涨价,老百姓高高兴兴驾车出游,走亲访友,一边加油一边念叨着“谁家过节不吃顿饺子”,“长子”还有点“长子的样”,发改委还是为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着想。现在,为了每升“两毛四”,多少扫了全国人民喜过双节的兴致,经济上或许得利,政治上实为不智,低能如此,夫复何言?

更加低能的是发改委的涨价解释。嗡嗡蝇蝇的一大篇,全无新意,除了强词夺理,就是逻辑混乱。发改委价格司那位负责人表示,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虽然目前的油价略高于去年同期的历史最高位,但汽油用户的实际负担小于去年同期。他举例说,改革前北京93号汽油零售价的历史最高价位为每升6.37元,按私家车每月耗油120升左右,同时需缴纳110元的公路养路费测算,车主每月实际负担为870元左右;这次调价后,93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每升6.43元,车主不需缴纳公路养路费,每月实际负担为770元左右。按照价格司的算计,相比北京历史最高价位的每升6.37元,现在调价后才上调了0.1元,且每月免了110元养路费,似乎是大大的让利于民。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国际油价从去年7月每桶147美元一路下跌到今年1月35.44美元,此后陆续“补涨”到9月2日的69.96美元,仍然不过国际油价最高时的一半,费改税是在国际油价最低而国内成品油价最高时进行的,这中间的价差一小部分用于费改税,一大部分成为石油企业的利润,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还是那位价格司负责人解释说:中石油、中石化是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在两家企业中持有的股权分得的利润,主要用于再投入,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和增强石油供给能力。请问:每年上缴多少利润呢?大概不过10%吧?不知道这位价格司负责人是否注意到中石油的利润“主要用于再投入”,而“次要用于再福利”。昨天,《21世纪经济报道》在报道中石油“团购门”时披露:为了以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在太阳星城购房,在2008年春天珠三角地区柴油荒时,中石油向开发商冠城大通划拨了一批柴油;2008年,冠城大通通过控股子公司冠城正业与负责中石油购房的北京华油服务总公司签署了6亿元委托借款。年息低至不足3%,远低于同期银行利率,今年又延期借款半年。中石油西部油田一把手(局长)2008年分到的年终奖将近百万,二把手五十万,普通员工则从数万到数千不等。地区销售公司如果一个科长的年终奖是3万,一个副处长则是7万,处长是副处长的1.2倍。中石油总部一位科员年收入加上年终奖8万元。在石油垄断企业高福利千夫所指之时,油价上调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其不合时宜。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