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善后(原创)

火烧 2011-08-02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善后工作的核心在于防止灾害再次发生,强调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与消除隐患的重要性,指出忽视防止环节会导致前功尽弃,呼吁科学严谨处理善后,避免形式主义。
无论天灾人祸发生后有桩事往往会引起关注,那就是:善后。善后,写出来很简单,也就二个字:善后。善后,包含的内容可是一点儿都不简单;善后,包含的内容也许社会各色人等大相径庭。天灾人祸,无论是该发生的,还是不该发生的,发生的已经发生了,牢骚、抱怨、发泄、、、虽易理解,毕竟于事无补。无论是该发生的,还是不该发生的,发生的已经发生,接下也许该做善后工作,该探讨如何防止、减少、杜绝不该发生的事再发生。探讨防止、减少、杜绝也许属善后中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以说是主要的一环;缺乏这一环,其它善后工作也许只能算是走过场;忽略这一环,将来该发生的、不该发生还可能接二连三发生。天灾人祸发生后,抢险救灾、救死抚伤、安抚家属、、、对死伤者、受损者进行赔偿、、、这些当然很重要,也很必要;这类善后工作做完后,就认为善后工作取得了辉煌战果,那么死者也许是很难瞑目的,生者的怨气可能会很易积聚的;将来这类“辉煌战果”也许会层出不穷的。善后中忽略或缺乏探讨“防止”这个重要、主要的一环,很可能前功尽弃,对天灾人祸而言,很可能于事无补;满足、陶醉在于事无补对于事无补,相得益彰;无话可说,各自认命吧。

探讨防止、减少、杜绝天灾人祸的再发生,这项工作比抢险救灾等工作更难、更复杂。仅这项工作至少含三大板块:1,查明原因;2,追究责任;3,消除隐患。

查明原因,当然不是以“雷击”、“疲劳”等自己都难信服的原由向公众(搪塞)交待;一时半会查不出,可以坦诚地向公众说明,并承诺:此事还在调查中。许下的承诺别忘了兑现就行;别使许下的承诺成为了石沉大海,这可能会加深公众心寒的。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追究责任,从立项、批准、设计、审核、施工、验收、运行、调度等各个(大局)环节一个都不放过;从零配件的采购、加工、使用等各个(细节)环节一个都不漏过。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该承担多大责任就承担多责任,该追究刑事、民事责任就追究。追究责任也许不该以死伤人数为基准,按死伤人数就地免除相对级别官员,风平浪静后又在异地重新走马上任;这类举措于其说是追究责任,也许还不如说是忽悠公众。按死伤人数就地免除某些人的举措,除了易操作、易(搪塞)交待之外,很难再找出其它妙处来;这类举措明显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很可能真正需要承担者借“级别”之光,使真正应该被追究责任者事不关己、逍遥自在。顺便说一下,事故发生后,需优先(追究)处置的特殊情况:破坏现场,阻碍调查、研究(原因)者。优先(追究)处置这类人员,促进调查、研究工作得以展开。再唠叨一下:原因查明后,对破坏现场,阻碍调查、研究的幕后指使人一并(追究)处置。

查明原因是项细致、严谨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调查研究期间,坦诚说明: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作为公众,作为谋体应该有不干扰调查、研究的基本良知。为了吸引(眼球)公众,为了炒作,听到“还在调查中”的解释,就扣顶隐瞒真相的帽子;媒体也许借机炒红了,社会也许因此而陷入更混乱,对调查原因、追究责任、消除隐患无啥益处。在调查(原因)研究期间,没有对任何人进行(追究)处置;媒体又以“草菅人命”、官官相护等帽子赐之,对调查原因、追究责任、消除隐患无啥益处。原因未查明前,采取(追究)处置措施也许涉嫌滥用权力;这类措施不仅对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消除隐患无啥益处,更可能促进滥用权力成为习惯。

摘录些网络中的消息作参考,以下讯息未经核实,仅作参考:

伊犁—空中草原(173907787) 2011-7-28 11:43:41
1998年6月3日,德国城际特快列车(ICE)在艾雪德附近脱轨,造成101人死亡。事后,德国相关部门进行了长达5年的技术调查和法律审判。2001年,又在事故现场旁树起纪念碑,刻上101位受难者的名字、出生年月和家乡。每年6月,有艾雪德事故的国悼日。这些举措,让人们对德国高铁重拾信任。这应当成为中国的一面镜子。(
伊犁—空中草原(173907787) 2011-7-28 11:43:53
长达5年的技术调查和法律审判

从以上讯息中不难看出:1,不仅中国可能会出(交通)事故,其它国家也会出(交通)事故;2,调查(事故)原因是需要假以时日的;3,消除隐患、警钟长鸣,不仅可以告慰逝者,也可以使生者安心。不仅以上讯息未经核实,另外再加些猜想:1,发生(交通)事故不可能仅是个案;2,世界各国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3,发生(交通等)事故未必和政治体制相关。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也许不该滥用权力,着急慌忙进行处置,稀里马哈就罢免某些人;只求有所交待,只顾平息事件,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调查、研究、分析真正的原因中;媒体也许不该滥用权力,不顾调查、研究需要时日的规律,为炒作、为吸引公众只管一个劲步步紧逼,得不到满意答复,各种“掩盖真相”的帽子满天飞,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协助调查、研究、分析原因中,也不把精力放在监督调查、研究、分析原因上。相关部门为了“交待”、“平息”而敷衍,媒体为了“新闻”而煽情,都不可能有益: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消除隐患。

政府(相关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媒体(媒体人)滥用舆论权力,对社会、对公众的损害、伤害大同小异;只是某些损害、伤害近而显,某些损害、伤害远而隐罢了。某些部门以不确切的讯息敷衍(公众、舆论)社会,和媒体浮燥炒作的形态不无关联,和媒体以咄咄逼人的(习惯?)气势不无关联。相关部门习惯以“敷衍”了事,媒体习惯以“浮燥”处事,热热闹闹过后,很可能该了解的真相、原因反而被“热闹”淹没。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消除隐患都需要深入、冷静、细致,亦需要相应的时日;按“浮燥”的媒体所愿,数小时或数天内就得出(事故)真相、原因,很可能只是为了“交待”、“平息”等忽悠人的。逝者已逝,如何告慰逝者,如何使生者安心,也许是事故发生后需要探讨的话题,也许是事故发生后较为积极的态度。政府相关部门、媒体、媒体人、、、都以一己(单位、职业等)私利为基点,逝者难安息,生者难安心。

山石

相关文章

  • 院士王梦恕回应中国高铁建设八大质疑
  • 孔庆东:喜忧参半费思量
  • 官员暗示卖铁路,“第二次保路”刻不容缓!
  • 高梁:产权改革是铁路的歧路
  • 亲身经历的两项重要科技发明的开发遭遇
  • 杨松林:中国高铁动了谁的蛋糕
  • 谨防动车事故被“妖魔化”
  • 空心菜:铁道开启私有门    怀念贪官刘志军
  • 贾晋京:地缘系统工程与动车事件
  • 河北惨烈追尾事故:公知、意领、媒人为什么都哑了?
  • 邋遢道人:蝲蝲蛄一叫,政府还真不种庄稼了
  • 运十的悲剧不能在高铁重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