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拉美左翼人士纷纷到委内瑞拉取经

火烧 2006-04-22 00:00:00 国际纵横 1034
多国左翼人士前往委内瑞拉学习其反帝政策与经济模式,支持查韦斯的非新自由经济,寻求对抗美国新自由主义与战争影响的解决方案。

拉美左翼人士纷纷到委内瑞拉取经

刘建林 周峰 

        据《纽约时报》近日报道,委内瑞拉正在吸引大批美国学生、知名人士、大学教师、激进人士以及上世纪70年代的嬉皮士等前来“朝圣”。这些国外来访者无一例外均受到委内瑞拉的热忱欢迎,其中那些著名反战人士甚至还可以享受红地毯的待遇。在布什政府与委内瑞拉政权对抗日趋激烈之际,如此众多的反战者满怀激情地来到加拉加斯。无疑将陷布什政府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

                             以行动支持查韦斯反帝

    美国反战人士之所以到委内瑞拉寻找互相支持,是因为他们认为美国在拉丁美洲推行的新自由经济政策已经给该地区国家造成了近20年的困难,贫苦人民更加贫困,美国的政治是导致拉美国家战乱频仍的主要原因。在今年1月召开的世界社会论坛上,许多社会运动者和组织就曾公开抨击当今新自由主义性质的全球化进程和战争,认为当今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正在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只有帝国主义放弃侵略战争,世界才能获得和平。
    与此相反,美国反战人士认为,查韦斯正在贯彻执行的“非新自由经济”政策能给委内瑞拉穷苦人民带来“福音”,克制帝国主义争夺利益的战争。于是,包括美国反战母亲辛迪?希恩在内的众多美国反战者来到委内瑞拉,试图以行动支持查韦斯总统进行的“反帝国主义”运动。
    此外,一些反战人士为了感受正在进行的革命而来到委内瑞拉,他们计划详细了解该国将国家石油财富用于贫苦群众的政策。《纽约时报》援引26岁的美国社会工作者艾米丽?库尔南德的话说,她此行的目的就是体会查韦斯总统宏伟的“玻利维亚革命”。

                            来委内瑞拉寻找事实真相

    《纽约时报》透露说,美国反战者也有一些人是怀着表达美国人民友好情义的愿望来到委内瑞拉的。他们试图让委内瑞拉人民知道,“虽然美国政府不断撒谎并且贪得无厌,但美国人民并不全是布什政府的支持者或帝国主义者”。因此,虽然到委内瑞拉访问、参观者的目的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他们均毫无例外地对查韦斯总统抱有钦佩和赞美之情。79岁的歌唱家、激进主义者贝拉芬特今年二月就对查韦斯总统说:“我们尊敬并赞美您,我们对委内瑞拉人民和您的革命全力支持。”
    《纽约时报》据此指出,委内瑞拉之所以成为左翼人士向往之地,与布什政府长期敌视、对抗查韦斯政权有极大关联。自1999年查韦斯出任委内瑞拉总统以来,委美两国之间就政治摩擦不断。虽然双方都曾表达过改善关系的愿望,但实质上却未有任何进展。布什政府一直宣称查韦斯限制自由经济、压制民主,并把加拉加斯政权定性为“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义”。而查韦斯则指责美国限制委内瑞拉的正常贸易,支持反对派并策划推翻委内瑞拉民选政府。
    但在这场外交较量中,越来越多的美国反战人士基于白宫通过“谎言”导演伊拉克战争以及布什政府操纵媒体等不良记录,已经表示不再信任美国政府和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指出,“人们已经对布什政府丧失了信心,怀疑媒体宣传的内容,也对伊拉克战争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为了独立判断布什和查韦斯之间的纷争,许多反战者以“眼见为实”的心态来到委内瑞拉探寻事实真相。《纽约时报》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驻加拉加斯美国外交官的话说:“来到这里,你绝对可以得出自己的观点,你能看到事情的其他方面。”
    同时,美国政府一直否认支持委内瑞拉反对派,并宣称尊重加拉加斯的民选政府。但美国反战人士似乎并不相信政府。纽约律师伊娃?格林尼表示,她来委内瑞拉的目的就是找到华盛顿支持委内瑞拉反对派的证据。

                             向查韦斯学习革命灵感

    《纽约时报》指出,就像1979年尼加拉瓜革命、40年多前的古巴革命一样,加拉加斯正在唤起拉美其他城市革命领导人改革的激情,委内瑞拉成了拉丁美洲新左翼人士向往的热土。
    如今,除了美国反战人士之外,已有众多拉美著名左翼人士来委内瑞拉获取革命灵感,其中包括有乌拉圭左翼作家埃杜阿多?加莱亚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根廷人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韦尔,玻利维亚新总统莫拉莱斯,著名非洲裔美国作家考拉?威斯特。
    著有关于委内瑞拉著作《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的作者、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费尔南达?克罗尼表示,美国政府对委内瑞拉的敌视政策,使查韦斯政府博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就像古巴革命、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智利革命、80年代的尼加拉瓜革命一样,委内瑞拉正在成为拉丁美洲激进主义者、知识分子和左翼人士学习的榜样。
   (《环球视野》摘自2006年4月5日~4月11日《世界报》)

相关文章

  • 巴西学者:拉美“后新自由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 法国学者:三份历史文件构建走向拉美一体化的解放大业
  • 彼得拉斯:历史视角下的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
  • 反攻大陆,古巴国际主义50年
  • 社群社会主义:对极端自由主义的回应
  • 美国霸权政策的又一重挫:记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
  • 委内瑞拉:只有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才能解决危机
  • 20世纪80年代墨西哥经济改革思想的失败
  • 2008年委内瑞拉地区选举:革命的温度计
  • 宋晓军:中国为委内瑞拉发卫星美国为何不爽
  • 索飒:全球化进程中的拉丁美洲传统作物(土豆篇)
  • 拉美危机的背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