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张放:基辛格研判朝鲜战争中的真正赢家--毛泽东

火烧 2011-08-09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分析基辛格对朝鲜战争中毛泽东的研判,指出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强调毛泽东预见美国干预并推动中国统一进程的深远影响。
 
基辛格研判朝鲜战争中的真正赢家
 
张放
 
上接:(一)张放:基辛格另眼解读朝鲜战争中的毛泽东
 
二、
 
金日成在基辛格笔下,相当于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小混混。字里行间有些对其不屑一顾的鄙视味道。当谈及金日成于1950年6月突然入侵南朝鲜时,他有些愤懑地写道:“he chose to invade South Korea and, in the process, brought the major countries to the edge of a global war and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o actual military confrontation.”大意是:“他(金日成)选择入侵了南朝鲜,结果,把几个主要国家带到了世界战争的边缘。而且,使中国与美国兵戎相见。”其抱怨小金子把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拉扯到战争边缘,几近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感觉,跃然纸上。
 
基辛格对当时的中国,用“barly emerging from civil war”,“才从内战中艰难走出来”加以形容,十分准确。其实当时很多美国政客对中国的研判,与基辛格的此种分析不谋而合,都按常识出发,认为中国不可能“go to war against a nuclear-armed America”,“与一个核武国家发生战争”。
 
只是金日成却从1949年美军从朝鲜半岛撤军一直到1950年,就没闲着,他看到了一线统一朝鲜的曙光,他认为只要有苏联和中国的支持,就一定能在美国人撤走之后,一场小小的战争,就可以完成统一大业了。所以,他一直不停地游说苏联和中国,希望支持他向南朝鲜发动一场统一祖国的全面战争。苏联和中国开始时都坚决反对此计划。斯大林在毛泽东访苏期间,曾当面询问毛泽东的意见,而毛泽东当时就估计美国干预的可能性极大。
 
基辛格在书中说,毛泽东能这么准确看出美国人的思维走向,说明毛泽东把问题看到了骨髓里。基辛格还发现,毛泽东早就把接下来的几步棋,都研究得很透。因此,毛泽东向斯大林和金日成表示,最好等到中国收复台湾,统一了中国之后,金日成再实施吞并南朝鲜的计划不迟。
 
但历史不能推倒重来。只是今天看毛泽东最初的想法,我们不能不佩服毛泽东确是高瞻远瞩之人。他比很多人都多预测到好几步。其实,正如他发动文化大革命一样,他至少认为他手下的那些领导者,都不是很可靠,有很多人都有可能因为不继续革命,而变成修正主义分子。也就是变而为今天我们所说的“腐败分子”。
 
但小金子毕竟是个只顾其自己利益者。他直到死,也没有被世界人民认为是世界级领导人。尽管他自己给自己冠以特多的头衔。他偷偷几次去斯大林那里软磨硬泡,结果硬生生令斯大林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转而开始支持金日成的入侵计划。
 
基辛格对此后那段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尤其关注中国与苏联在此期间,有没有什么直接对话记录。他这样写道:“there is no record of a direct Chinese-Soviet dialogue on the subject. Kim II-sung and his envoys became the vehicle through the two Communist giants communicated with each other on Korea.”大意是,“中苏之间就此议题并没有任何直接对话记录。金日成和他的特使成了两大共产党巨人之间就朝鲜问题彼此交流意见的(惟一)工具。”
 
基辛格于是大胆假设,认为毛泽东与斯大林开始各怀心腹事地掰手腕,两个强人都试图赢得对朝鲜的主动权。正基于此,毛泽东首先将解放军部队里的5万朝鲜族军人派给了金日成。正是毛泽东的这一人力上的有力支援,使得金日成的军事力量突然壮大起来。金日成胆子也更大起来,于是那年的6月低,他发动了一场他认为志在必得的战争。只是没想到,美国人很快就调整了自己在亚洲的政策。形势居然都按毛泽东之前所预测的那样,发展了下去。
 
最后,基辛格这样写道,“None of the participants achieved all of it’s aims.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 armistice agreement realized the purpose for which it had entered the war: it denied success to the North Korean aggression; but it had, at the same time, enabled China, at a moment of great weakness, to fight the nuclear superpower to a standstill and oblige it to retreat from its furthest advance.”大意:“参战各方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美国来说,签署停战协定实现了最初参战时的目的:否认了北朝鲜入侵的成功性。但与此同时,却使得最羸弱时期的中国,打了一场令核武超级强国止步,而且还迫使其从进攻到最远端的地方撤军的战争。”显然,基辛格认为中国是占了天大的先。基辛格这样写下结论道:“In that broader sense, the Korean War was something more than a draw.”即“从此更加广泛意义上论,朝鲜战争并不是一场打个平局的战争。”而是“It established the newly founded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a military power and center of Asian revolu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军事强权和亚洲革命中心形象被认可。”
 
基辛格然后大笔一挥,几近赞美起中国来:“It also built up military credibility that China, as an adversary worthy of fear and respect, would draw on through the next several decades.”“这场战争使得中国建立起军事力量上的可信度,并作为一个敌手,值得(对方)恐惧与尊重,而且,中国将在未来几十年里,长驱前进。”终于,基辛格说出了很多中国人至今还不太明白的道理:正是毛泽东将这场朝鲜战争转变为几十年的和平环境,令对手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基辛格接着写道,“The memory of Chinese intervention in Korea would later restrain U.S. strategy significantly in Vietnam.”“后来,(美国政要)想到中国人在朝鲜的那次干预,在制定越南战争战略时,也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因此,基辛格认为这场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非毛泽东一人莫属。
 
原载: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3783
 
相关链接:
张放:基辛格另眼解读朝鲜战争中的毛泽东 :
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3684
新一代扮演毛泽东的最佳演员韩中:余生要做好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者:
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3758
视频:张涵予谈偶像:毛主席是一生的唯一 无人可替代:
http://www.szhgh.com/?action-viewnews-itemid-3659
 

相关文章

  • 钢筋水泥:看穿“黄炎培历史周期律”的毛泽东
  • 49-56年毛泽东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实践
  • 老中央档案馆研究馆员:《<毛选>真相》是捏造的谣言!
  • 吃饭问题回忆录
  • 杨连旭:究竟是毛泽东不懂、还是你们不懂经济?——论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
  • 《<毛选>真相》是荒诞离奇的谣言
  • 文锋: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周总理治丧规格问题
  • 看凤凰网如何再演诋毁毛主席的鬼把戏
  • 张全景:否定了毛主席,中国就是下一个苏联
  • 黄克诚:丢掉毛泽东思想 必将头破血流
  • 确认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永恒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核心
  • 忠言:《人民日报》你是谁?为了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