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朝鲜战争:毛泽东一战定乾坤让全世界都开了眼

火烧 2011-04-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讲述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以卓越的指挥艺术和战略决策力挽狂澜,对抗世界第一强权,展现中国军事实力与智慧,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朝鲜战争:毛泽东一战定乾坤让全世界都开了眼

作者:三个虾米

zyesheng 2011-4-29 17:46发表在华声论坛

  提示:事实上,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就在战争的指挥艺术。有什么武器打什幺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是战争指挥艺术的最高境地。像巴顿将军那种有最好的武器、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有源源不绝几乎无限的后勤补给,这种仗谁不会打?

  毛主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政治军事天才!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这个论点曾经在一、两年前的讨论中出现,当时有位老罗(lohengrin)网友就很不服气,说了很多对老毛轻视的话。我很能了解老罗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军队武器陈旧,不可能出什么了不得的军事家,只不过内战打国民党的军队还行,跟一流国家的将领没法比。老罗的看法是典型西方式的观点,跟赫鲁晓夫给的评语一样:“咱们大兵团机械化作战的时候,毛泽东还在玩红缨枪呢。”

  事实上,毛泽东的高明之处就在战争的指挥艺术。有什么武器打什幺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是战争指挥艺术的最高境地。像巴顿将军那种有最好的武器、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有源源不绝几乎无限的后勤补给,这种仗谁不会打?

  毛泽东的军事能力不仅是在战略决定上,更表现在战役指挥上,这是很多人不知道,也是绝大多数的将领不具有的。譬如沈辽战役,在这场战役期间林彪和毛泽东之间的电文来往就超过百封,韩战(抗美援朝)期间毛泽东与彭德怀的电讯交流也是如此。二次大战,斯大林只做战略决定,没有能力指挥战役,把它交给手下的元帅;蒋介石喜欢指挥战役,但是能力不足,导致他的失败,最后丢了江山。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斯大林有自知之明,蒋介石没有。

  我不同意zgr对韩战的看法。韩战中国是躲不掉的。大陆方面对韩战的说法有点含糊其词,想把韩战的起因推给南韩。其实韩战毫无疑问是北朝鲜的金日成在获得斯大林的支持下、瞒过中国发动的,中国对北朝鲜发动朝鲜战争根本没有发言权。

  但是等到战争逆转,金日成面临被消灭的时候,严重的后果却由中国来承担。美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鸭绿江边,毛泽东面临战略决定。这时候一穷二白的中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把美军领导的十六国联军打退。毛泽东的战略决定出乎美国政府的算计。当时斯大林吓得要命(苏联有恐美症),连最初答应毛泽东的空军支持都没有履行,斯大林害怕老美一怒之下把战火烧到苏联境内。毛泽东在没有海空支持的情形下,却有斯大林都不具有的胆识毅然出兵朝鲜半岛,中国一个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对抗世界第一强权,仅用陆军就把联合国军打败,这是世界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例子。

  斯大林跟所有的西方人一样,都是唯武器论,对美军的恐惧是无法克服的。我们必须明白,朝鲜战争不是后来越南战争的游击战,而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正规传统战争,双方作战的军队都超过百万。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的出色表现让整个西方世界开了眼,可以说是目瞪口呆、瞠目结舌。苏联的军援是在中国志愿军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获取辉煌胜利以后才开端的,斯大林非常势利。毛泽东让苏联看到什么叫做以弱击强、什么叫做“有什么武器打什幺仗,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争指挥艺术。这是毛泽东远比斯大林高明的地方。对国际局势的掌握、战略重点的判断与战术策略的运用,毛泽东锋芒毕露,斯大林、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差远了。

  50年代,解放军战将如云。这批骄兵悍将对毛泽东服服贴贴,就是因为有过人的军事能力。

【附】

美国军人眼中的毛泽东和朝鲜战争

《都市生活》记者 责编:张雷

网摘编发

……

  在西点校门外的游客接待中心,有一个简介军校今昔的展览。担任讲解的主要是中心的工作人员,偶尔也会有军校的师生前来做义工服务客串讲解的。那天为我们做讲解的,恰恰正是一位现职的军校教员F。这次巧遇给我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心中疑问的好机会,使我大为兴奋。在讲解之后,我便拖着他问问题。开始明显是出于职业习惯和礼貌,后来则越谈兴致越浓。F相当痛快地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提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着1950年代那场朝鲜战争(也称韩战)的。

  问:美国人为何不愿提朝鲜战争?与闹的纷纷扬扬的越南战争相比,真好象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其中有什麽特别的原因吗?

  答:对我们美国军人来说,这两场战争的意义和意味都是完全不同的。越南战争是政治上的失败,并不是军事上的失败。美国军队是在被束缚手脚的情况下打仗。由于惧怕中国参战.不准许美军越过17度线对北越的目标和基地进行有效的军事攻击。终于打成了一场烂仗。最终只能撤出了事。而朝鲜战争则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尤其,是在对我们有利的大兵团野外攻防战而不是游击战的状况下失利,而且输的很惨。这是我们美国军队和美国国家永远的耻辱和疮疤。不堪回首.不谈也罢。是不难理解的。

  问:你为何要直言是失败呢?很多说法都是“始于三八线,终于三八线”,算是个平局嘛。

  答:那是自欺欺人。美国军方从没说过是平局这样的话。南北韩之战的情况可以不谈。我们着重看的是中美两军交手的这一部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美八军的一支先头分队已经抵达鸭绿江边。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

  问:美军失利的原因究竟是什麽?是指挥失误?还是部队战斗力有问题?

  答:两个原因都有。先说部队战斗力。参加韩战的美军部队均非等闲之旅。美八军、陆战一师、骑一师都是美军中响当当的王牌军、常胜军。官兵又刚打过二次大战,富有实战经验。装备有世界最新型的坦克、火炮和各种轻重武器。并且拥有绝对的制空、制海权。除了第一次战役有措手不及的原因外,实在没有什麽其它的借口可找。美军在韩战中一再失利.不但在战役初期遭受突袭时失利,在中后期的两军对垒攻防中也胜少败多。就只能得出一个令人很不舒服的结论:装备占优的美军在战场上的作战表现不如中国军队。

  问:战争后期,尤其是第四、五次战役呈现了互有进退的拉锯。或说是趋于平衡的状态。是两军战斗力各有消长的原因吗?

答:与部队战斗力没有直接关系。更多地反映的是部队的后勤能力问题。李奇微将军接任总司令后,改以攻势防御。使得战役的被动态势有所好转。中国军队越过三八线后,拉长的运输线和恶劣的交通条件,加上美国空军的“扼杀战”狂轰烂炸。是延缓中国军队攻势,从而稳定态势的关键。在中国军队备足粮弹发起攻击时,美军挡不住他们的前进。只是在对方粮弹耗尽时,美军才有机会向前做有限的突进。换句话讲.假如中国军队并不是只有仅能维持一线部队作战一周(即李奇微将军所说的星期攻势)的粮弹,而是有足够一月之用的后勤供应,战争应该早就结束了。

问:再谈谈战役指挥上的得失好吗?

  答:这涉及我们的老校友老前辈麦克阿瑟将军。麦将军戎马一生,战功无数。是西点军校最杰出的校友之一。也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可惜一世英名毁于韩战。单从战役指挥的角度看,麦将军犯下了轻敌冒进的兵家大忌。有一点我要说明,当时对中国军队的无知和轻视是美军上下的通病,并非一人之过。中国军队在二战中的拙劣表现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比如:五十万中国军队不加抵抗,就让两万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河北、山西一线的三十万中国军队被区区三干日军象赶鸭子一样赶的到处逃跑。在美军官兵的心目之中,中国军队是“鸭子”。是不堪一击的弱旅。否则,麦将军也不至于说那样狂妄自大的话。

  问:此国军非彼国军也。三年内战中,毛泽东挥师横扫敌军八百万。你们难道一点都没注意和研究?

  答:问的极是。当时美国沉湎于二战胜利后的喜悦。而且有对中国军队的先入为主,没有意识到蒋介石统领下的一群“鸭子”,在毛泽东的统帅之下竞成了一群狮子。对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我是非常钦佩的。作为一个军人,我自然是希望己方能获得胜利。但是作为一个客观论证的学者,

  我以为无论从战役指挥和战场表现来评判,中国军队获胜都是合理的。我不认为美军败于有毛泽东这样卓越的统帅和彭德怀这样杰出的司令官的中国军队是什麽丢脸的事。

  问:韩战对于以后美军以至美国的对华方针究竟有何影响和启示?

  答:美国人从韩战的失利得知,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中国军队也不再是过去的中国军队了。我们必须以极其审慎的态度来重新研究中国,重视中国。尤其是毛泽东的中国。绝不能再犯轻敌冒进的错误。在金门炮战,以及越南战争中,美国都表现出了这种审慎。这就是接受了韩战教训的直接结果。以我个人的愿望,中美之间不要再打仗。否则将会是两败俱伤,后果不堪设想。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望那时的中国军队不再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

  问:此话怎讲?

  答:美军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或按中国术语叫革命化。中国军队离毛泽东越远,美军的胜算也就越大。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善于以弱击强,以弱胜强的军事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体系及实战应用是非常的精妙独特。至今还没有好的应对破解办法。虽然我们是在把他当做对手来研究。但是我对中国的毛泽东始终怀有最深的敬意。西点军校崇敬的两个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兵家泰斗,一个就是毛泽东,还有一个是孙武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