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合作医疗的好处农民得到了多少

火烧 2007-04-07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通过真实案例揭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报销不划算、定点医院利益驱动、农民实际受益少等,反映当前医疗救助制度的弊端与挑战。

合作医疗的好处农民得到了多少

尚善

  4月5日的《新京报》,推出了一篇令人无限唏嘘的报道:一对只有38岁、34岁的夫妻,丈夫患上了血吸虫病、乙肝、肾结石、黄疸等几种并非不治的病症,却因无钱医治,夫妻于大年正月初五相拥投江,留下了78岁的老母和只有12岁且患有乙肝的儿子。

  这一凄切故事所揭示出的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尤值探究和深思。据报道,在死者的家乡已经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但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参加了以后有时看病也不省钱。比如一次普通的感冒输液,农民在“可以部分报销”的定点医院就诊,比在个体诊所反倒要多花10元左右。究其因,“同一种药,在药店和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价格相差近一半。”是故该篇报道开宗明义:“他们留下了有关农村医疗救助的许多疑问。”

  看到这一报道,笔者心有戚戚焉,由此想到春节期间对本乡农村合作医疗的见闻。本乡的农村合作医疗,单从制度上看确乎是很好的:每人掏10元钱便可加入,如果本年度不报销任何医药费则自动滚入下年度8元,这意味着第二年只需要2元就可接续。报销的比例也设置得较高。但从一些实例看来,这一制度惠及百姓并没有多少,而是更多惠及了那些定点的乡镇医院。

  有几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比如,51岁的邻居老哥多年来有疝气。参加合作医疗后,趁腊月有闲去镇医院做了手术。但这却成为他春节期间念叨最多、最为后悔的事情——这样一个手术,竟然总共花去了近3000元,自己承担了1500元左右。但邻村个体诊所却是“疝气600元全包”的。笔者为此还专门请教了在县医院工作的同学,他说在县医院,疝气手术的全部费用一般可控制在1400元以下。

  还有,儿时一个玩伴年前骑摩托不小心摔伤了肩膀,春节探望他时才出院不久,也是叫苦不迭。他在县城的企业工作,本来不具备享受合作医疗的条件,但他入院时填了妻子的姓名,等于是用作弊的方式“享受”了一回农村合作医疗。不成想不但没省下钱,还多受了罪———医生一是迟迟不给拆线,让他多住了几天;二是过度检查和治疗让他吃尽苦头。他伸出左手让大家看手背上的针眼:住院13天,竟然抽验了11次血。

  后来,在饭局上遇到一个镇医院的院长,他坦言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后,作为定点医院,自己医院的病号多了,效益好了,自己现在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这让在座的几个乡镇干部和教师很是忿忿然,此收入远在他们之上。

  由此可见,农村合作医疗的好经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念歪了。无论国家、省、市、县各级以及农民投入的资金,还是该制度的普惠性,都可能被失去规制的蟊蠹一般的医疗利益机构所劫持所噬食。当然,这也是当前中国医疗卫生界普遍现状的缩影。

相关文章

  • 无知、无畏与无奈——远离中国医学的后果及化解
  • 难忘的“6·26指示”
  • 孔老夫子站累了
  • 关于《山西省稷山县农村公共卫生事业述评》一文几个问题的商榷
  • 一线员工谈医改:医改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实惠
  • 我所经历的毛泽东时代
  • 日月河:“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大逆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旧文)
  • 毛主席的医疗路线令我刻骨铭心
  • 医疗、贪官、奸商--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发45周年座谈会
  • 走人民路线,为人民服务——电影《春苗》评析
  • 新中国前30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养模式探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