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话茬儿《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

火烧 2009-08-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讲述解放前后民间流传的俗语‘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通过对比国共两党对待百姓的方式,展现当时民众对两党的不同态度与感受。

解放前后那阵儿的一个话茬儿《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

——解放60年献稿

解放60年了,看到年轻人对以前的事儿不那么清楚,本老汉就想隔三差五地找个话茬儿给年轻人说说。今儿咱就说说解放前后那阵儿老百姓中间流行着的一句俗话,“国民党税多,共产党会多”。

说到国民党税多,那真是出奇的多。割麦子要缴税,杀猪要交税,红白喜事,添丁死人全要交税。修桥铺路,也要大家捐款。这个捐那个捐,钱捐了可是桥没建好就塌,路没修好就烂。总之老百姓只是被逼着交钱,什么好事儿也看不见。要说这都是蒋委员长的国民政府在搜刮民脂民膏,其实是冤枉了蒋委员长。人家蒋委员长的国民政府可以大手笔随便印钞票的是不屑去做这些小打小闹地从穷棒子身上往外挤油的事情的。可问题是,蒋委员长除了喜欢印钞票外,还喜欢印委任状。可是封了一大堆司令呀大员什么的又没钱发饷,于是只好让他们多体会中央的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其实共产党的中央也没怎么给军队发饷,全靠各路人马抢官仓劫富豪,留下自己用的后,全分给老百姓。人家八路那时是“匪”,抢的就是官仓,劫的就是富豪,但从来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可是蒋委员长乱封的司令呀大员什么的就不那么容易了,总不能扛着国军旗号抢官仓吧,所以只能搜刮老百姓。本来老百姓就穷,前脚刚走一拨募捐收税,后脚又来一拨接着募捐收税。老百姓也不管这些人是胡传奎的还是座山雕的队伍,总之只要是打着国民政府的旗号收捐征税的就都算在了蒋委员长他老人家身上,所以说蒋委员长有些冤。

那时的国民党怕刁民聚众趁机作乱,所以不怎么召集民众开会,于是通常是让个老学究文绉绉地写上一篇拽(zhuai,3声)文,到处张贴告示。不过那时识字的人不多,所以,看到有告示出来后,人们就互相打听。碰上个半拉子,10个字里就认识俩仨的,给大家胡说一阵,意思全拧。所以那时的民众基本全是实打实的不明真相的刁民。

要说共产党,那是咱穷人的自家人,共产党干部们知道穷人中识字的不多,有什么事情就是直接开会讲话。解放前后那阵儿,不管是城里还是乡村,共产党的干部经常招呼人们去开会,大家也很踊跃的去。解放前召集大家来开的会,常常和分浮财分粮食分田地有关,村民自然不愿落下,兴高采烈,踊跃前往。解放后一段时间,共产党干部也常招呼大家去开会,不管是宣传经常公布新政策,还是查特务搞卫生的,民众也是积极前往。

当年共产党爱开的会,跟现在的干部们的文山会海的会不一样。现在是干部们自己开会,那时是召集村里人,街道里的人大家开会。不管是三反五反,抓特务,除四害,搞爱国卫生运动。搞四清,抓贪官。那时,成天开会。有些会就叫说清楚会,村里的干部哪笔帐要是对不上又说不清楚,那就是四不清干部。那时的干部可难当。就是你想当王宝森也当不了王宝森,多吃点多沾点都很难,周围的老百姓都盯着呐。

如今,解放60年了,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要让蒋委员长乱封的这个办,那个委的大员们再回来,他们一回来,那肯定是什么都要收费了,蒸馒头要收费,摆小摊要收费,走桥过河要收费,看电视要收费,喝凉水要收费。他们是不把民脂民膏刮干净了,不把老百姓逼上梁山是不会不松手的。

今儿的话题,到此为止。

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公报
  • 《建国大业》引出的话题...
  • 由胡星斗等妒忌和陷害雨夹雪看资改极右派的老朽覆亡
  • 胡星斗、《苹果日报》、倪匡、蒋孝严共同力挺的一部影片
  • 热烈祝贺《建国大业》得到蒋家后人盛赞
  • 电影《建国大业》,有人欢喜有人忧
  • 影片《建国大业》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 一论南方周末“爱国不是因为共产党领导”的错误导向
  • 改制到底:《建国大业》,注进“新阶层”的强心剂
  • 某影片的卖点和历史拐点
  • 大业剧本是如何被修改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