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钢铁战略学之军事战略研究 钢铁战略学之军事战略研究

火烧 2009-08-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本文探讨军事战略研究的核心任务与哲学属性,分析不同敌我形势下的战略应对,强调弱胜强、寡胜众的谋略重要性,结合实例解析战略决策与实战应用,为战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钢铁战略学之军事战略研究

一、军事战略研究的任务及哲学属性

战略一词来源于战争,在军事上,战略的含义应当是,在整体上一方战胜另一方的谋略。注意这里有个“在整天m 0pt; TEXT-INDENT: 21pt; TEXT-ALIGN: left; mso-char-indent-count: 2.0" align=left>既然战略是研究制胜谋略的学科,那么根据敌我双方形势对比,可分下列几种情形: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我强敌弱,我众敌寡。

对于我强敌弱、我众敌寡这种占绝对优势的情形,在战略上是没有什么可研究的,这是因为通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发展竞争(也就是大战略或整体战略研究的范畴)而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这也是孙子所说的战胜于未战,先为可胜而后求战方形势对比,可分下列几种情形: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我强敌弱,我众敌寡。

对于我强敌弱、我众敌寡这种占绝对优势的情形,在战略上是没有什么可研究的,这是因为通过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发展竞争(也就是大战略或整体战略研究的范畴)而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这也是孙子所说的战胜于未战,先为可胜而后求战,在这个时就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这里是需要战役学去重点地具体地去研究的。一支强大的军队如何去战胜一支弱小的军队,这是不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去进行战略研究的,如果战略研究纠缠于此类问题,那就真是笑话了。这并不是说给你一个军,你就一定能够消灭一个师,相反在军事实践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这也更加证明了弱小一方战胜强大一方的谋略是更加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作为强大的一方但却失败了,直接的原因就是战机捕捉能力、情报能力、战役组织能力太差,深层的原因我们以后另行挖掘。

除去上述绝对优势的情形之外,剩下的就是下面三种了:我强敌弱,我寡敌众;敌强我弱,我众敌寡;敌强我弱,敌众我寡。这三种情形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有相对的优势甚至绝对的劣势,对于这几种情形,则是战略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而对于战役战术研究来说,任何一种情形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弱能胜强,寡能胜众,这是战略学中的定律,是不需要去怀疑的,战略学研究的任务就是提供弱胜强、寡胜众的方法,战略研究者的职责就是去提供弱胜、强寡胜众的谋略。正是基于弱能胜强、寡能胜众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使得战略研究变得更丰富更精彩。

比如当今南海之争,如果战略研究者给出这样一个结论:战则美国必参战,当今中国海军实力不如美国,因此不战,或者等航母造出来以后再战,或者十年以内解决。总之是当下不可战。这就是一个极端错误的结论,这与当年日本侵华时的亡国论和抗美援朝时的失败论是一样的,没有为民族血战到底的决心,没有必胜的信念,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当年毛主席却有为民族血战到底的勇气,有必胜的信念,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并提出了战胜敌人的战略策略。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结论呢?其哲学根源就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

自古以来,对人类有着深刻影响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在方法论方面就有两大类型,一是整体辨证哲学思想,一是形而上学思想,这两种思想是完全对立的,整体辨证哲学思想善于从整体上全面地去考察问题,善于在事物发展转化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中国传统哲学就属于这一类型,现在《黄帝内经》正热播,看看其中的内容思想,充满了整体辨证思想,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也是这个类型;形而上学则是片面地局部地静止地割裂地看问题,因此总是得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错误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中国古人的一句话,看来古人早就把道义归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战争的优劣态势更是可以转化的,毛主席就是完成这种转化的大师,这些都是因为善于运用整体辨证哲学思想考察问题的结果。而形而上学看不到这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在战争环境中,他们就是唯武器论者,看不见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因此也就得出了与日本战必亡国,与美国战必失败,以战保护南海必失败的错误结论。

我们必须痛批形而上学,因为它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处在人类思想的根部,由此得出的错误结论结果处在人类思想的末端并且直接指导人们的行动,错误的指导思想必然导致错误的行动结果。痛批形而上学,宏扬整体哲学思想,能使人们少犯错误,尽量减少给社会造成的灾难。

当我们掌握了整体辨证哲学思想这一正确的方法论,我们的战略研究就会变的异常丰富多彩起来,我们就会懂得道义的作用,懂得去宣传,就会懂得民心士气的重要作用,就会主动促进各种劣势向优势转化,促成不利因素向有利方向转化,去争取战争的胜利。

如果战略研究者面对强势敌人得出的结论是战必亡,那么这样的战略研究者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不如回家去干一些有益于自己的具体事。

二、战略研究必须遵守的战略原则和战术原则

军事战略学是有其战略原则的,也就是在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决不妥协。毛主席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因为在原则问题上作出妥协,在道义上就失了分,(当然战术退让除外,因为战术退让不代表战略退让,往往是以退为进的先招,更容易得分。)为随后的战略展开设置了不利因素,这是大忌。比如领土问题,必须寸土必争,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妥协,那么研究战争战略还有什么意义,这种情况下不使用战争手段在什么情况下还使用战争?这就是战略研究的战略原则。

战略研究还有它必须遵守的战术原则,举例来讲,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如我以装甲集群对敌地面目标进行攻击,敌方出动空中打击力量对我装甲集群进行拦截攻击,我将受到很大损失,如果我方再出动空中力量与其对阵,那么一场进攻战就变成了一场遭遇战,我完全丧失了先机优势,我方对战场的主动权完全丧失,战局不以我方意志为转移,形势变得很被动。由此看出,战场主动权是必须牢牢控制的,失去了战场主动权也就意味着失败。有人可能把这点归为纯战术研究的范畴,但从更高的层次看,军兵种建设,装备研制,战法研究,又属于战略性问题,因此我们把争取战场主动权看作战略研究必须遵守的第一个战术原则。

第二个战术原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集中优势兵力是打歼灭战的古今通则,我们战略上主张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但我们在战略运筹战术安排上必须遵守以强胜弱以多胜少,也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举例来讲,解放战争毛主席对大决战的运筹,据张雄文研究认为,毛主席最初并没有准备淮海决战,而是准备先在关外(东北)形成对蒋优势,务求稳下一城,同时关内则是牵制蒋军,能和蒋相持即可,待拿下东北后再以我军优势兵力加入关内作战逐次推进歼敌,我深以为然,我军整体上处于劣势,要想打开局面,必须先从某一个具体方向上形成优势,争取突破,从而打开局面。而切忌平均分兵,没有重点。毛主席就是这样把重点放在了东北,在战略上这样才是最稳妥的,可见毛主席战略水平的高超,也就是优势作战是不可违背的一个战术原则。毛主席曾经让粟裕分兵南下作战就是毛主席这种战略决策的有力证明。但由于粟裕的努力争取以及其本人超群的战略洞察力和战役指挥能力,毛主席改变初衷采纳了粟裕的淮海战略方针,形成了淮海大决战的局面并最终取得胜利,使解放战争的形势根本改观。淮海战役这种以少胜多的战例,是战略决策者乐于见到的,但在战略运筹阶段却是不可强求的,这要归功于战役指挥者的超级优秀。有人又据此指责毛主席战略决策失误,是粟裕纠正了毛主席的错误,这种观点是初涉战略的人战略水平幼稚的表现,毛主席的决策是从全局考虑的稳妥之策,集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是较为把握的,决不能寄希望于以少胜多的侥幸上,毛主席除了考虑兵力装备上的对比情况外,更要考虑统兵将帅的能力上,刘伯承已进入大别山,彭德怀支撑西北,林彪在东北,其他将帅各有所属,山东华东方面由于陈毅的不得力,毛主席欲派徐向前去代替陈毅,但徐有病未能成行,这时毛主席手下已经无将可用了,所以毛主席毫无疑问地把重点放在了东北,这是全局决策者的正确选择。毛主席这时最渴望的是能战之将,但他还没有发现粟裕,正在此时粟裕出现了,可谓天助毛主席。所以毛主席调整了原来的部署而采纳了粟裕的建议,开始淮海决战。毛主席分兵南下的决策是一种选择但不是错误,当发现粟裕后必然要调整。这种以少胜多是可遇不可求啊,如果没有粟裕,还坚持内线作战,那么华东我军就有可能被国民党军队消灭,因为国民党淮海军团都是一帮虎狼啊,内线歼敌是因为粟裕而实现。说了几句题外话。

三、战略学研究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战略学研究是具体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具体的军事课题的解决办法,而不是抽象于具体历史条件之外的东西。

为什么说我们的战略研究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呢?因为我们的敌人一直在研究灭亡我们的战略,从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中华民族的一切灾难,无不是来源于它们,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成了灭亡我中华民族的策源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们主动和人家搞和平发展,人家也会对我们友好,去年的西藏事件,今年的新疆事件以及一系列的事情都证明我们错了。我们今天研究战略就是针对于西方亡我中华的反战略研究,因此我们的战略研究必然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这是历史决定了的。

四、当今我国应对周边军情的战略对策

战略学研究首先是应该研究政治全局的,也就是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治国方略,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军事等各个方面,军事战略学研究只是战略学全部中的一小部分或一个分支而已,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的一种特殊形式,战略研究也是这种关系。

在正确的大战略之下,必有正确的国防军事战略;在错误的大政方针之下,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国防军事战略,或好战或怯战,总之是不正确。反之,政治全局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一旦在大政方针方面出现问题,如果不能靠自身自行纠错,则必须靠军事领域的变革来纠错,来促成整体大政方针的修正,这是在不损毁本系统的情况下的上佳选择,比如汉武帝对之前大政方针的改变,就是靠军事政策的转变来完成的,这样的方式使汉朝这个系统不但没有损毁,反倒强大了。试想如果汉武帝没有军事上的具体行动,那么他的政策改变能实现能巩固吗?肯定不能。其次就是自身不纠错,不通过军事政策的转变来纠错,就一直烂下去,然后靠外力打破如改朝换代革命风暴等。

我们这里说的是军事战略的特殊功用,任何有志于民族振兴的政治家都应研究这个问题并利用这一点。

本节要讨论的是当下中国周边军情的战略应对,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必须再做些铺垫,再谈一谈什么是现时代正确的国防军事战略。

大家知道,当今美国有十几艘航空母舰,有七个以上的现役航母战斗群游弋在世界各地。在这里我们借鉴一下中国古代彪悍尚武的民风文化,把美国称为七群之国,因为中国那个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大小富强不用财富GDP,而是用军事力量,并且这个标准就是温文尔雅的儒学大师孔子的标准,比如拥有兵车万辆就称为万乘之国,是绝对的大国强国,千乘之国也算中等强大的国家了。所以我们把美国称为七群之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那么美国强大的武装力量是什么时候打造的呢?我们知道,并不是二战时期,而是在二战之后。按说二战之后美国已经是世界头号强国了,也应该韬光养晦和平发展了,但美国没有,它却是在世界本该和平的时期不断制造麻烦,利用和平时期大力发展军备,成为世界超级军事大国,以至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后却仍可以靠全世界供养,过着世人羡慕的超级舒适的生活,让全世界都把美国视为天堂,因为有七个航母战斗群到处示威,那些胆小的奴才们一定会是纳贡的。中国那些以美国为师的精英们,打着向美国学习的旗号却向美国投降了,真不知向美国学习了什么。

中国自晚清以后的屈辱历史已经从反面证明了,国家的发展必须以武力开道,八国联军哪个国家不是先用军队强迫中国签定不平等条约然后从中国攫取利益呢?所以说国家要发展,必须武力优先,这是当今世界的通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老一辈制定了立足于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思想,发展规划国防军事建设,在国防上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一种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通过几次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毛主席之所以制定这样的国防军事战略,正是毛主席深刻认识到当今世界国家发展武力优先这一通则,而针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扩张战略的反战略,他剔除了这一法则的丛林兽性,并赋予了正义的性质。这种国防军事思想不同于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而是比它更高了一个层次,是帝国主义扩张战略的天敌、克星,其奥妙就在于它是对帝国主义扩张战略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向帝国主义战争分子显示了更强的战争决心,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要把战争强加于我们,企图使我们屈服,那么好吧,我们不但不屈服,我们比你们这些战争制造商更好战,更善战,我们希望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彻底解决帝国主义。这种强悍的战争决心必然令帝国主义胆寒,必然令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骂我们好战,战争狂人,那就对了,你们不骂说明我们做的不专业,不够好,你们夸奖我们,说明我们做错了,你们骂得越厉害,说明我们越正确,越正义。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毛主席作为战略家的伟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国防军事战略就是最低要求防守型,必须能够有效及时地捍卫国家主权与独立,敢于和霸权主义作坚决斗争,就象毛主席那样;再进一步就是进攻型,建立超强的军事力量,向世界推出自己的价值观,并捍卫这个价值观,就象中国古代齐桓晋文,汉武帝,唐太宗那样,象当今的美国那样。美国的国防军事战略对于美国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而对于世界人民而言则是反动的,我们赞同美国只是取的美国的形式和勇气,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如果我们要采取进攻型的国防军事战略,就是一种崇高价值观和强大武力的结合体,形成文武之道,相辅以行。其内涵肯定不能是霸权主义,而是应该类似于当年齐桓公那样,推出类似“尊王攘夷”的旗帜,我们的旗帜和目标应该是,以中华文明代替西方文明,提倡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然后以武力齐之,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让中华文明遍布全球。这是完全区别于美国的一种王道政治,这也是实现国家理想,人类和平,中华民族给人类以更大贡献的必须形式。 总之正确的国防军事战略就以上两种,其他的就是与之相反,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等一类的卖国行为,属于负战略,为人不耻。

改革开放三十年,看看我们的边海防现状,应该说我们的国防军事战略是有问题的。仅举一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们对其含义进行一下分析,主权必须是自己不断的一贯主张的,尤其是有争议地区,你不自己去主张,就意味着放弃,就意味着损失土地啊!而我们自己却提出“搁置争议”,主动放弃了对主权的主张,也就是等于主动放弃了主权。再看“共同开发”,就是我可以自由开发,你也可以自由开发,也就是任由敌国自由开发,或许有人要狡辩,是双方协商之下的共同开发,那么我请问有什么有效制约吗?敌方违约后有什么有效措施强制其遵守吗?如果敌方不经协商独立开发为什么不强制其停止?显然没有,这是卖国吗?不是卖国,这是白送。十三亿同胞们啊,惨不忍睹。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为今之记,我们必须回归正确的国防军事战略,向帝国主义分子及其走狗们显示更强的战争决心,除了毛主席的三条之外再加一条就是:对于一国军队和多国联军,我们更喜欢打多国联军。

下面我们言归正传,探讨应对周边军情的军事战略与策略。

先说印度方面,印度在英美等国的背后支持下,地区霸权主义膨胀,屡次犯我,对于印度的态度就是三个字:坚决打。打到什么程度,灭亡印度,建立亲华政权,支持当地毛主义运动,开辟中国从印度进入印度洋的通道,这样不但我能源通道这样的小事得以保障,并且可以更好地经营非洲,那时中国脚踏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经营世界,战略形势必然改观,必然扭转今天的被动局面。我们打印度最为忧虑的是师出无名而招来的欧美非议攻击,因为欧美在无事状态下还经常无中生有地攻击中伤中国,何况有事,这好办,我们打印度理由有二,一是捍卫领土主权,这天经地义。二是印度经常扶持达赖藏独,甘做我敌人的朋友,当然就是我中华的敌人,是敌人就打是我堂堂中华的霸气,何须更多的理由,今后全世界都要接受中华民族这一性格,与我为敌就揍你,还需要理由吗?可限期印度撤出藏南,限期驱逐达赖藏独,并承诺今后不给藏独任何支持,否则大兵压境,何须理由。这就是当年齐桓晋文争霸之术,关键是后续动作,建立亲华政权,只有扶持毛主义者才最为可靠,彻底清除欧美在印度的影响,对于欧美,可从文明角度进行一场舆论进攻战,揭露欧美崛起在近代给世界造成的灾难的制度根源政治根源,分化其国内无产阶级,宣扬我中华文明,利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对世界新秩序的渴求,争取除欧美之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对于印度内部,对于上层与底层,要采取截然不同的两手,多年以来印度对我中华的倒行逆施全在于印度上层,对此采取剿灭政策;而对于印度下层必须采取扶持亲和的政策,因为印度的下层是全世界最苦难的下层,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同情,当年佛教东传,利我中华,今天我们善待印度下层子民,也算对当年佛德的回报,尤其对于毛主义组织要公开扶持,这也许就是我回报印度的最佳途径。如果能改变印度的国家性质,出现一个完全拥华的政权,那么我们即便撤出印度,亦无西南之忧。

国家争霸,价值观的输出是很重要的手段,成功输出价值比之于驻扎几十万军队效果都要好,这也是理直气壮地干事拥有正义的表现,除非自认为落后自认为无理的才不输出价值观。这种手段现在成了美国的独家专利,其实这是我们祖先一直用的办法,华夷之别就是吗,今后我们就要重新拿起这个武器。

对于南海,南海之失全在于我们自己,开放三十年,在经济上如何经营南海,在军事如何稳定南海,根本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几乎长期是一片空白,由于改革,我们自我瓦解了毛泽东时代的民兵体系,由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我们失去了南海的大部,现在我渔民打鱼都无安全可言,正是由于南海局势的日益严重,在近年来才引起了国人的重视与议论,政府处于很被动的局面,是和是打,犹豫不决,对于南海,还是三个字:坚决打。首先应该制定南海经济军事长期稳固发展的规划,建立南海行政区,军事警备区,收复群岛,建立基地,综合开发,武装保卫,军民兼得,必须打造这样一个状态,以使南海成为我稳固的南疆。

对于南海,存在敢打与不敢打两种论调,解决了敢打的问题,就是如何打的问题了。不敢打者认为,打则美国必参战,以中美实力对比,打则必败,也就是未打先败,所以不打。不敢打者的思想根源就在于形而上学思想作怪,形而上学一作怪,在主权问题上就表现为投降败北主义。形而上学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原则性,这是由其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所决定了的。整体哲学思想认为,人类社会有其长期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必须长期遵守的,这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就形成了原则性,比如主权问题上,必须誓死去捍卫,毛主席说过,中华民族有为了民族利益同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就是这一点的体现。整体哲学思想在思想方法上主张全面地发展地辨证地去综合考察,而不是象形而上学那样,片面地静止地割裂地去看问题,形而上学在军事上的观点就是唯武器论,而不去考察政治经济人心对于对于战争的影响,因此也就往往丧失原则。他们认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不如美国,所以也就打不过美国,所以主权必须暂时放弃,以待将来中国海军实力超过美国之后,或航母成军之后再打吧,总之是找理由不打。须知南海诸小国敢于对中国大不敬,不在于有美国的支持,而在于我们长期不打纵容所致,他们已然认为老虎不吃人了,所以唯一的办法是现在就打,现有条件打,霹雳手段,重新立威,让他们知道老虎还是吃人的,如果现在不立威,等到航母成军之后再打,我军这种极端依赖航母的做法,必然引起小国们对航母的极端仇视,如果孤注一掷击沉我航母,使我海军发展将一蹶不振。再者现在恐美,有了一两艘航母之后必然还是恐美,并且无威之虎不就是一个病猫吗,所以必须马上就打。等打出威风来之后,航母入役,我海军则如虎添翼,威风八面,令敌人不敢正视。那么如何打呢?最下下策,如我不能有效占领南海,则采取敌方也不能占领的策略,以实现我对南海主权的主张,即把南沙变成我二炮和海军的靶场,当然这是下下策,不得已时方可使用;还是要谋求更好的办法,我们首先应该看到,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广东等地沿海渔民的支持,有南沙熟悉的地利,我们完全可战,无论是速决还是持久我们完全可战。首先我们要以立威的心态敢打,如美国参战,那么我们就以持久战显示我们的决心,把南海变成埋葬美帝的坟墓,那些主和派可能要说了,南沙离大陆太远,我们告诉他,美国离南沙更远,主和派又说,美国有关岛等基地,我们则说,我们有海南西沙等基地,主和派说,美国有航母,我们说这些我们知道,不劳费心。我们可以展开水雷战,潜艇导弹快艇狼群战,对特定地区定期轰炸,海岛游击战等总之有以对之。美国为了恐吓世界人民和胆小的主和派,当年曾试爆了一个叫炸弹之母的东西,但美国人不够聪明,随后就让俄罗斯占了上风,不久俄罗斯试爆了一个叫炸弹之父的东西,公的总比母的厉害,我们可以来一个更厉害的叫做炸弹之祖,可以横扫一切,来吧,总之我们比美国更有利有理,捍卫主权吗。如果美国不参战,就是速决战,对于南亚诸国,以立威为主,顺从则免打,不顺从则暴打,如果勾结外援如美对抗中华,则往死里打,使小国闻中华则知敬畏。

东海问题,有着和南海问题的相似性,可依例行之,但流球问题必须解决。

在我国的西部西北部,是最有文章可做的地方,如果把握好了,可以全盘皆活,彻底改变世界面貌。当今世界阿拉伯国家与美国可以说是有深仇大恨,用一句中国警句形容就是“天下苦秦久矣。”阿拉伯人民恨美国恨之入骨,本拉登在阿拉伯民众中被视为英雄就是明证,阿拉伯地区是恐怖主义集中地就是证明,为什么世界其他地区也有伊斯兰教但没有恐怖主义,只有中东地区有,就是因为有人在那里长期实行国家恐怖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当今世界的恐怖主义,那不就是美国长期在这一地区推行霸权主义的结果吗?美国的霸权主义就是恐怖主义的温床,尤其是美以联合。

现在美国又在耍阴谋,他们想利用新疆问题把美阿矛盾转化为中阿矛盾,也就是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它们好从中渔利。所以在西部地区,主要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斗争,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带有全局性,是主要矛盾。其他的如中国与某一方的矛盾都是次要矛盾,都只带有局部性。对于这两种矛盾我们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实际上在中国同周边所有国家的斗争中都有美国的影子,比如印度南沙,但在这些地区,如果美国不参战,我们就归为第二类次要矛盾,你敢于侵犯我我就予以反击,主动淡化中美矛盾,定性为局部问题,这样既有利于防止矛盾扩大化,也有利于对外宣传,即中国与某一具体邻国之间的冲突,不涉第三方。而对于中美矛盾这类主要矛盾则采取另一种策略,中美之争的特点完全不同于一般的主权领土争端,在这个主要矛盾中,斗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扩张性同中国和平发展维护主权完整之间的斗争,又有东方文明同野蛮的西方文明的斗争。中美矛盾的实质就是民族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是价值观的碰撞,它不仅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矛盾,也是全世界的主要矛盾,是关乎世界格局整体走势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们不要回避这个矛盾,而是要主动抓住这个矛盾,围绕主要矛盾做文章。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就是阿拉伯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就是世界人民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因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阿拉伯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要以此分清敌友,坚决团结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对美以的斗争,这既是民族利益的要求,也是地缘政治的要求,因为在地理上我们与美国的敌人也就是我们的朋友连成一片,如果我们不抓主要矛盾,这些潜在的朋友很可能就成为我们的敌人。今天美国已经开始离间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关系了,形势所迫,我们必须联合阿拉伯人民对美国进行反击,这也是美国逼的。在西部地区如果我们能够对美国反恐阴谋予以揭露,调整自己的反恐政策,我们甚至可以宣布塔立班是阿富汗合法武装,在中东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团结阿拉伯人民反对美国,以保护新疆稳定为由对阿富汗美军进行监视,军事隔离甚至歼灭,让中东中亚没有美国立足之地,并尊重阿拉伯民族的文明习惯,当中国军队成为该地区强大军事力量时,中亚中东诸国必然对中国另眼相看,当中华民族和阿拉伯国家结成盟友时,美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如果更进一步,我们采取更积极的战略,在中阿非连成一片时,直逼欧美,彻底清算殖民主义老巢,彻底解决世界问题,解除帝国主义对中华对世界的威胁,则我皇皇中华文明重新走向世界的时候到了。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的斗争是上苍所赐的机会,是中国翻身的良机,也是世界棋局唯一的突破口,是一个可以引起一系列巨变的地方。

总之,在中国周边的对外斗争中,主要存在上述两类矛盾,一为中国与某一方的矛盾,属次要矛盾,局部矛盾;而与美国的矛盾则是主要矛盾,对世界局势有关键影响的,属全局性的。对两种矛盾采取两种不同的策略,但两类矛盾是可以随时转化的,对于次要矛盾,中国越是敢于出手,越是有利于解决而不会演化为全局性矛盾,而如果优柔寡断,则必然会演化为全局矛盾;对于主要矛盾,我们如果敢于把握善于把握,则往往会促成质变,出现一个全新的格局,如果不善于把握,也往往会向相反方向发生质变,使我方处于极为不利甚至灭亡的边缘。因此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局,都要解决好“敢于”和“善于”两个环节的问题,以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周边群小的放肆,有一种论调就是美国想把只能中国拖入战争,所以我们不要上当,还是要忍。不知道这是哪个方向吹来的风,倒象是一种烟雾。我们不打,是美国不付代价而得到利益,我们遭受损失,我们打,是美国付出代价但得不到利益,我们不受损失。我们打走狗也好,打主人也好,都是针对主人,该打就要打,不可手软。况且现代战争,如果打到境外,完全可以就地补给,也没有空手撤回的道理,这个代价对手必须付出。

在前文我们讲过,军事战略对于全局大战略变化的影响,对于当今中国的现状,社会焦点层出不穷,社会争论绵绵不休,对于一个热点,连一个统一的意见都难以形成,在这个经济领域、金融领域、文化领域屡爆间谍门的当下,恐怕没有什么比军事战略转变更能有效改变这种局面的。所以借助于军事战略的转变而促成国内大战略的转变,不失为一种成本最低的上佳选择。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产生于伟大的社会变革之中,一潭死水式的社会产生不了伟大的事业,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靠雄韬伟略来成就,韬光养晦缩头乌龟成就不了伟大的事业,中国的复兴必须靠伟大的社会变革来促成实现,让我们共同来促成这种变革早日到来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