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金正日观看中国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说开去

火烧 2009-08-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金正日观看中国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传递朝中友谊信号,强调文化外交作用,分析其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12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观看了由朝鲜国立话剧团重新排演的中国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当天的演出获得观众的高度赞扬。金正日祝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金正日说,朝中友谊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长期缔造起来的,是非常珍贵的。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朝中友谊是朝鲜党和人民“不变的意志”。金正日还说,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将对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发挥重要作用。报道说,金正日要求朝鲜国立话剧团在今年的“朝中友好年”里重新排练这一话剧,并在朝鲜广泛演出。  

毫无疑问,这是这位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又一着妙棋——其意义也许不亚于甚至会超过几天前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握手言欢。今后的发展究竟会如何,本人不敢多说。这里只想就观看的剧目说两句——为什么单单选上中国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  

朝鲜素来以大型歌舞《阿里郎》、《三千里江山》享誉国内外,就是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卖花姑娘》起码也博得过上亿中国观众的泪水。而最高领导人选在这个时刻来观赏一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话剧,的确意味深长。然而金正日观看话剧时的讲话又为我们找到了解读这次观看的一把钥匙——他说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朝中友谊是朝鲜党和人民“不变的意志”。  

很显然,朝鲜此时演出中国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就使其成为一个传达信息的工具。这可以说是朝鲜宣布“六方会谈已经死亡”、举行核试验、接待克林顿之后,就中朝关系发布的最重要的信息。这方面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都会成为吸引全世界观察家的重头戏。  

可我要说的只是——为什么单单选中《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戏作为发出重要信息的工具呢?在我看来该戏起码有三个因素:一是这部话剧在中国家喻户晓,至今也是不少演出单位的“保留剧目”;二是朝鲜老一代领导人金日成又是在中国的老一代领导人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观看的此剧,传统友谊是现今友谊最好的参照;三是该剧所提倡的抵制香风毒气、建设社会主义和朝鲜目前的意识形态也非常吻合。于是,就非《哨兵》莫属了。  

金正日对中国的“戏剧外交”搞到什么程度,将会遇到什么响应,而最后又会获得多大成果,会是许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但就目前而言,他把中朝关系推向一个“新拐点”的战略意图已经实现了。  

还想就《哨兵》一剧的作用再说几句。借用“外国戏剧”(或者电影)来说自己要说的话也不鲜见,我国早在上个世纪了五六十年代全国性的大演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以及《以革命的名义》(同时上映的还有各地的话剧《以革命的名义》)无一不是向苏联当局表明革命立场(中国革命属于十月革命的延续),后来根据苏联小说改编的话剧《叶尔绍夫兄弟》也是如此。至于由我国作者创作的外国题材的戏剧也是某种思想的表达和诉求,这只要说本世纪初轰动剧坛的《切·格瓦拉》(黄纪苏编剧、张广天导演)就够了。所以,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者朱虹说过,戏剧是个武器。  

最后,我还有一个热烈的渴望,那个使我们多少人心血沸腾的《霓虹灯下的哨兵》何时重现我们祖国的舞台呢?而“红歌会”的热潮不就是说明亿万人们心中对这类作品的企盼吗?  

                                   2009.8.13  

相关文章

  • 金正恩靠什么粉碎美韩“北侵野心”
  • 朝鲜卫星前的众生相
  • 朝美交易,谁输谁赢
  • 网友揭秘:“朝鲜出事了”谣言是这样诞生的
  • 金正日17年治国路——“按照领袖的思想和意图推动革命和建设”
  • 2012,毁灭或重生
  • 朝鲜人民所展示的力量,我被深深震撼
  • 文锋:从那些被有意或无意歪曲和忽略的朝鲜事实真相说起
  • 学者笔谈:朝鲜变局与中国的立场
  • 金正恩给李明博“下马威”?
  • 叶劲松:资本对朝鲜的攻击及怎样看待朝鲜
  • 韩国政府为什么如此嚣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