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民族主义是什么

火烧 2023-05-21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解析民族主义的定义、形成原因及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探讨其在历史中的作用,同时分析其对阶级矛盾和国际无产阶级团结的影响,强调其双重性质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点。

  民族本身的历史不长,西方大部分民族是在中世纪末期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相互间交往范围越来越广,形成统一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强,这是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共同语言和文化,为民族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外战争在民族形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往往是民族形成的催化剂。

  一般而言,民族国家和民族本身往往同步产生,为建立统一市场的需要而创立的,强制推行民族一致性的机关——即国家——政府部门、军队、宣传、教育等保证了民族的稳定性。民族主义是形成民族和民族国家时同步形成的意识形态,是运动的合法性旗帜,基本主张是一个民族应自我统治而不是被其他民族统治,民族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和阶级利益,民族之间矛盾优先于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

  但基于民族主义口号建立的国家不是超越阶级的国家,资产阶级掌控政权,民族国家就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民族主义往往用以掩盖国内阶级矛盾、破坏国际无产阶级团结、壮大资产阶级武装力量。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在西方,它曾帮助资产阶级凝聚人民的力量,冲破封建制度的樊笼;在东方,它曾帮助殖民地人民凝聚力量,打碎帝国主义的统治。但是,当本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已经建立起来,无产阶级和本国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时,民族主义就成了统治阶级麻痹群众、转移矛盾的精神鸦片。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均对民族主义(尤其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进行过批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驳斥资产阶级指责说,“工人没有祖国……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

  恩格斯也曾说:“德国反动派无论在波兹南或者在意大利都力图使利己的民族主义情绪复活,其目的的一部分是为了镇压德国内部的革命,一部分是为培养黩武主义以准备内战”。

  列宁甚至痛斥爱国主义,“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因为“谁采取了民族主义立场,他自然就会希望在本民族、在本民族工人运动的周围筑起一道万里长城,甚至明知城墙就得分别筑在每个城镇和村庄的周围,明知他的分崩离析的策略会把关于让一切民族、一切种族、操各种语言的无产者接近和团结起来的伟大遗训化为乌有,也并不感到不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