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种树为后人乘凉,要学我们老祖宗

火烧 2010-12-26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通过胡德夫的《匆匆》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种树为后人乘凉的祖先精神,倡导无私奉献与传承文化,体现人生价值与使命。

种树为后人乘凉,要学我们老祖宗

          一日,有缘在柴静的博客上,看到她讲起了白岩松。她说:

            “他喜欢胡德夫,一架钢琴,唱《匆匆》, ‘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匆匆,匆匆,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匆匆,匆匆,莫等到了尽头,枉叹此行成空……’ 他喃喃自语“我恨不能给他跪下”。我回头看到他泪光闪闪。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以他的资历声望,本可以选择更容易的方向,但他没有后退,也没有拐弯,只是往前走去。 ”

             白岩松,新闻1+1的主持人,名闻天下,当代的无冕之王。于是,我就有兴趣了解一下这个胡德夫是何许人,这首《匆匆》又是一首什么歌,能让白岩松生发出要给他下跪的念头。

            在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候,我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胡德夫唱《匆匆》的视频。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你要学好学坏都是如此容易,如此简单。

            《匆匆》确实是一首好歌,当我听到“人生本有尽,宇宙永无穷”时,不由感慨人生之短暂与渺茫,面对无限的时间与空间,渺小的个体还比不上那随风而逝的微尘,有何意义?又该做些什么以不枉此生呢?于是又听到胡德夫深沉的唱:种树为后人乘凉,要学我们老祖宗。不由地就生发起那种英雄之气:人生在世,瞬间即逝,当发大愿,学我们老祖宗,荫泽后人,以此把自己融入这无尽的人类的时间洪流中,与全人类的福祉挂钩,在为全人类,为众生服务中,也成全了自己人生的使命与意义。

             不像西方物欲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排斥与误解乃至歪曲,胡德夫在《匆匆》一歌中高度肯定我们共同的祖先,我们祖先的德行是无私的——我们的祖先是善于为后人种树,而不是盗卖山林,更深一步讲,我们的祖先,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我们的祖先提倡“存天理,去人欲”,是要去掉人内心中那种无穷的贪欲,正是这种无穷的贪欲导致了当今生态的大崩盘与物种的大绝灭。我们的祖先提倡节俭,清心寡欲,正是这一切,成就了我们后代的福祉。

           如今,我们这些有觉悟的终生,当继承我们祖先的遗志与做法,把我们跟自己的祖先融合在一起,延续他们的血脉与慧命。

          与《匆匆》类似,胡德夫的《最最遥远的路程》也深深的打动了我。听这首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风雨中的男人,一个沧桑的男人,虽然历尽苦难,但壮志不移,继续沿着自己的使命坚强的走下去!虽白刃临身,虽千万人,吾往矣!

         

歌手:胡德夫歌名:匆匆

初看春花红,转眼已成冬
匆匆,匆匆
一年容易又到头,韶光逝去无影踪
人生本有尽,宇宙永无穷,匆匆,匆匆
种树为后人乘凉,要学我们老祖宗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匆匆,匆匆
莫等到了尽头,枉叹此行成空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人生啊,就像一条路,一会儿西,一会儿东
匆匆,匆匆

      最最遥远的路程

hai ya o hai yo …………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这是最最复杂的训练 引向曲调绝对的单纯
你我需遍扣每扇远方的门
才能找到自己的门 自己的人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来到以前出发的地方
lai …………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来到以前出发的地方
lai …………

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 来到以前出发的地方
这是最后一个上坡 引向田园绝对的美丽
你我需穿透每场虚幻的梦
才能走进自己的田自己的门
hai ya o hai yo …………
na lu wan ho-ai yan …………
胡德夫匆匆的视频链接如下:


http://video.sina.com.cn/v/b/41177385-1321732551.html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