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关于当前出现高通胀问题的看法 广州/深圳/香港,GDP/税收/开支比较

火烧 2011-07-11 00:00:00 经济视点 1029
文章分析当前高通胀现象及其对中低收入者的影响,探讨房价上涨原因,涉及需求与供给矛盾、投资炒作等因素,强调通胀与房地产市场的双重压力。

            关于当前出现高通胀问题的看法

                                   唐  启  国

                   (南京市社科院教授   南京   210018)

一、通货膨胀的危害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最大变数就是通货膨胀压力继续上升,出现全球性通货膨胀。目前,主要新兴经济体都出现了程度不等的通货膨胀,中国5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涨幅高达5.5%,创34个月新高,其中,八大类商品全部上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的价格均呈上升趋势。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居住价格同比上涨6.1%。通货膨胀己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国家掠夺劳动人民的手段之一,旧中国国民党政府曾利用滥发纸币而引起的严重通货膨胀掠夺人民的财富。在社会主义中国今天的通货膨胀,虽然性质有所不同,但仍然对中低收入者产生严重影响,中低收入者收入本来不高,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使其拥有的不多的收入所购买到的物质越来越少,严重影响其生话和生产,是名符其实的“榨胀”,实质上是从通货膨胀中获利的集团或个人对中低收入者的掠夺。

二、商品住房价格高居不下的原因

据统计局最新数据分析,与去年同期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5月纷商品住房价格上涨的城巿为67个,其中,上涨幅度为5%及5%以上城市为34个,占比49%。尽管国家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调控房价,但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影响商品住房价格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的因素是需求和供给的矛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商品住房的有限需求不断增大。每年进入结婚年龄的人呈增长趋势,所需婚房需求增大;每年进入城市就业的人数不断增长,导致住房需求增大;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不断增长,促使住房需求增大;但这种种需求仍属有限需求。值得重视的是无限需求,由于商品住房具有投资品性质,投资商和炒房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对商品住房利润的无限追逐,形成了对商品住房的无限需求。然而,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商品住房建设的周期性,使商品住房的供给呈现出有限性。这种商品住房需求的有限性、无限性与商品住房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不断推动着商品住房价格的上张。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商品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趋势是不可能遏制的。同时,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希望商品住房价格降下来的,投资商、投机商、炒房族和土地经营者等从商品住房价格中得到好处的集团与个人,是不希望商品住房降下来的;只有大批中下收入者希望商品住房价格降下来。前者是强势,后者是弱势,弱势与强势的博弈是很难获胜的。因此,商品住房价格高居不下便不难理解了。

三、不合理的分配

广州/深圳/香港,GDP/税收/开支比较

    GDP      税收     教育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
香港 17481亿    2090亿     540亿      399亿 
深圳  9510亿    3060.9亿    124亿       43亿
广州 10604亿    3379.2亿    23亿        21亿
  其他:香港政府财政盈余713亿,拟减税,向市民派发6000元现金,及其他津贴。
  
http://gcontent.oeeee.com/0/8e/0 ... log/7c5/91ad5b.html
《香港GDP远超广深 征税额远低于广深》

从上表可知,香港GDP远超广深,征税额远低于广深,而教育和卫生支出远高于广深。同时,香港政府还有大额财政盈余,以减税并向市民派发现金及津贴。此差距不仅针对广深,在大陆各地普遍存在。其现象是初次分配不合理,其根本原因是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差距。大陆行政机构庞大,需巨额开支支撑其运行,特别是中国特色的职务消费更需巨额费用支撑,用于行政的费用多了,则用于老百姓的开支便少了。再分配也不合理,全社会没有按劳分配的同一尺度,报载某垄断大公司去年人均收入超过36万元,而很多单位的人均收入不及其零头。少数垄断集团凭借其垄断地位(生产资料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垄断等)获取大大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利润。就是在同一单位内部也没有按劳分配的同一尺度,同一单位内部的个人收入因体制原因,既使干同一工作付出同样的劳动甚至更多的劳动,其收入较占有体制优势的人员要低2—3倍。事实上己产生一部分人凭借其体制优势占有另一部分劳动的现象。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