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这篇新闻报道到底说明了什么?

火烧 2011-07-1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通过回忆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题词,探讨‘两个务必’的现实意义,引发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强调保持谦虚谨慎与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这篇新闻报道到底说明了什么?  

   

今天上午,我看到遵义晚报电子报上有题为《“牢记两个务必”》的一篇新闻。全文如下:  

1991年9月21日,农历八月十四。西柏坡的老百姓正忙于秋收,外出打工的人也都赶回家过中秋节。这一天,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来到了河北,在视察了河北的城乡建设之后,风尘仆仆地来到西柏坡参观考察。  

   

    当时全程陪同江泽民同志参观考察并为之讲解的原西柏坡纪念馆副馆长贺文迅回忆起20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犹在眼前。  

   

    “当时纪念馆的硬件还不完善,江泽民同志来考察时,我们只能临时把一间客房改成了接待室。”提起20年前的往事,贺文迅至今仍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告诉记者,江总书记来时,前没有警车开路,后没有警卫随从,在贵宾接待室,每人面前只有一杯清茶。后来他才得知,是江总书记特意不让安排的。  

   

    贺文迅当时任西柏坡纪念馆副馆长,原计划是馆长负责讲解接待,但馆长考虑到他刚来西柏坡纪念馆一个来月,就向领导推荐由副馆长贺文迅担负此项工作。  

   

    贺文迅引领江泽民同志来到纪念馆,参观了前厅、序幕厅和8个展室的陈列展览。当看到毛主席在西柏坡写的文章著作时,江泽民同志说,毛主席在西柏坡10个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工作那么紧张,每日还写两篇文章,真忙!   

   

    参观完纪念馆后,贺文迅请江泽民同志题词,并准备了六条内容供参考,其中包括“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等。江总书记思考良久,挥笔写下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93年,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西柏坡纪念馆决定兴建“西柏坡纪念碑”,基座上镂刻着反映西柏坡历史内容的六幅浮雕,碑名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西柏坡纪念馆”馆标中的前三个字。而碑文内容就是江泽民同志1991年9月21日在西柏坡参观考察时题写的“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记者 李昆)  

   

   

老实说,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的确不明白这篇新闻报道到底要说明什么?这个题目中要我们牢记的“两个务必”到底是什么?是人民领袖毛主席当年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吗?好像不是。倘若是的话,作为主题,为什么不予点明呢?又为什么要给整个主题加上“”呢?是因为人们都知道这两个务必的具体含意,所以才没有必要再作具体指明么?倘若是这样的话,那么,几十年来,在某些人强力推行私有制、强力纵容人们的私欲,已经造成了共产党的宗旨严重毁弃、共和国的宪法名存实亡,从而使好端端的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出现了比帝国主义的国家还严重的两极分化、使大批官员前腐后继、使工农大众重新沦为弱势群体,甚至出现了大批资本家纷纷入党作官、官员每年的三公消费高达九千个亿、办公大楼无不超级豪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重新遍及社会主义中国的情况下,人们至今不仅没有看到相关者作出任何起码的自我批评,而相反,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却只有“毫不动摇”和不断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请问,所以这些,哪里还有人民领袖毛主席当年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的半点影子呢?  

综上所述,这篇新闻报道到底想干什么呢?它为什么要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呢?好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不能再追问下去了。  

   

   

秦川牛  

2011.7.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