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映秀的映,映秀的秀

火烧 2010-08-23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映秀地震后的灾情与重建,探讨自然灾害频发对地区的影响,分析泥石流、暴雨等灾害背后的原因,并反思生态与防灾措施的重要性。

汶川是五一二大地震的震中。而映秀,是汶川的中心。在一场震级达到八点零级的强烈地震里,悲惨映秀,可见一斑。

两年过去了,映秀人们受伤的心灵逐渐愈合,一场山洪夹杂着泥石流再次扑来。电视新闻里面,暴雨淹没了映秀新建的楼房,水位达两层楼那么高。而真正危险的,那些因为地震而变得松动的山体,那些水位超高的堰塞湖,随时会变成泥石流夺去人们的生命。

在此之前,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已经夺走上千条鲜活的生命。

我不在灾区现场,但我能够想象出灾区的悲伤。

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受两次灾难的侵袭。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我自言自语:灾难深重的人们,你们是否还有生活下去的信心?

现实总是无情嘲讽我们,自然界的灾害让一个个地图上的名字变得耳熟能详,从汶川到玉树,从映秀到舟曲。即使文科科班出身,实话说,两年前的我,对这些地名闻所未闻。可是,我宁可一辈子孤陋寡闻,也不要用如此残酷的方式来普及我贫瘠的地理常识。而这些地方,何曾不是有一个个美丽的名字。玉树,映秀,你看,多么诗一般的名字。

 

从汶川五一九哀悼日起,我不再掉一次眼泪。我以为,再没有一次灾难能够如此令人胆战心惊。然而,灾难却像噩梦一般缠绕在这片土地。

就拿降雨来说,今年以来,暴雨几乎是从南到北,席卷整个国家。年初就水淹广州城,接着是江西湖南连续告急,接下来湖北也宣告进入防洪紧急状态,暴雨在华北地区做短暂停留,又迅速转战东北地区。东三省的汛情,我不说大家也清楚。即使是降雨量少的西北地区,也出现罕见暴雨,舟曲不幸成为灾情最为严重的一个。

降雨量大而形成灾害天气,我看这只是原因之一。有没有我们过于偏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呢?有一个奇怪现象: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各地方政府均争相向中央和媒体通报灾情,而且喊声一个比一个响亮。不排除有些地方真是汛情危急,可有些地方也是在趁机向中央索要援助资金。平时不兴修水利,不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遇上紧急情况只知伸手求援,这样的地方官可以休矣!

预防灾害还有个科学性的问题。映秀五一二之后重建,专家们在选址的时候有否科学统一规划?其实当时在映秀重建的时候,我们不仅应该防震,还要防洪,防爆,防火,等等等等。不仅要防五十年一遇,还要防百年一遇。舟曲泥石流当然算特例,我不喜欢看所谓的专家事后出来指手画脚,说什么泥石流和汶川地震有关。即使你专家的论调是对的,我也要一棍子打死你。干嘛不早说!甘肃属降水稀少地区,舟曲有陇上江南的别称。地方政府真的把兴修水利的措施落到实处,这次形成灾害的暴雨,或许能够成为西北地区干旱时节的珍贵水资源。

我不是农业专家,可是我经常回到农村,现在人们像五六十年代那样兴修水利的,真是很少见了。

 

从映秀到映秀,灾难只是一个轮回。

相关文章

  • 胡靖:非洲饥荒之中国映衬
  • 毛主席时代永远怀念--驳网易毛时代水利不值怀念的谬论
  • 新闻联播露真相,私有改革元气伤!
  • 水库被老板承包养鱼是不是人祸呢?
  • 胡靖:小水窖救不了农村水利--“大包干”带来水利大倒退
  • 红旗渠究竟靠什么修成的?(附红旗渠纪录片)
  • 毛主席是怎样决策和督导治理淮河的?
  • 从五省旱灾看资改派反党集团
  • 时寒冰:旱灾真相实地调查(中部、下部)
  • 抗旱救灾志愿者行动倡议书
  • "大西南的旱灾,四成是天灾,六成是人祸"一个老农民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