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如何对付万亿游资炒作西南大旱

火烧 2010-04-2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万亿游资炒作西南大旱对农产品的影响,提出加强监管、储备应对及生产布局调整等策略,以防范游资冲击和保障市场稳定。

如何对付万亿游资炒作西南大旱

2010-04-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郑风田   

   

   

    此次的西南五省连续罕见大旱引起了国际炒家们的极大关注,据报道,目前有近万亿游资通过各种渠道已完成悄然布局,对我国与农产品和有色金属密切相关的产业实施“成本狙击”和“价格催涨”,想从中牟取暴利。

  这些炒家背后有美国摩根大通、邦吉、路易达孚和A D M公司等国际巨头的影子。2009年的大蒜涨价风潮,其根源就在于海外资金的炒作。如今,新一轮的大批海外游资正伺机而动,开始进入到与干旱有密切联系的产业中,试图通过炒作我国的“旱灾行情”来实现对相关产业链的终极控制,目的不可告人。

  上述消息真假难辨,但连续数月的西南大旱,的确为我国的食糖、辣椒、茶叶等农产品被炒作创造了“天然”的条件。

  每一次的农产品概念炒作,最终发财的只是少数炒家,而绝大多数的跟风者、小加工者与农民一般都损失惨重。几年前云南的普洱茶价格被炒上了天,但在泡沫破灭、炒家撤走后,留下大量血本无归的茶叶加工与破产的茶农。

  炒作农产品危害性极大,一方面炒高的农产品价格会对我国的整体通货膨胀产生助推作用,另一方面短期内农产品价格被游资迅速推高,游资撤走后价格会跌入低谷,这种农产品价格的忽高忽低对农民会产生混乱的价格信号,对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很弱的小农户破坏很大,从而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需要积极防范。

  如何对付游资炒作?有以下四点建议:其一是加强对游资的监管查处,严格打击。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进出西南农产品的资金进行重点跟踪监管,对恶意收购者进行必要的打击,防止过量的囤积行为发生。尤其是应该加强对于那些打着“三农”幌子进行投资的国际资金进行重点监控,防患于未然。

  其二是要未雨绸缪,加强储备。国家要通过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的利用,对由于旱灾引起可能大减产的农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储备,以保证如食糖、辣椒、茶叶等小作物的有效储备与充足供给,在市场价格出现巨大波动后就能够靠储备抛售来平抑物价。

  其三,加强全国性的生产布局规划。根据今年西南旱情有可能导致的部分农产品减产,国家应该提早做好“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生产布局引导,如何预测到今年广西云南甘蔗减产情况,广东、四川等可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北方也可扩大甜菜种植面积,以弥补西南干旱可能造成的产量损失。同样的道理,如果西南的辣椒减产,应该积极布局在湖南、湖北等山区丘陵区扩大种植面积。

  其四,掌握农产品的信息发布权,防止恶意炒作。决策调控部门应该全面掌控行业信息,发布权威信息,对市场上出现的虚假炒作信息进行坚决打击,防止信息被误导。

   

相关文章

  • 胡靖:非洲饥荒之中国映衬
  • 毛主席时代永远怀念--驳网易毛时代水利不值怀念的谬论
  • 新闻联播露真相,私有改革元气伤!
  • 水库被老板承包养鱼是不是人祸呢?
  • 胡靖:小水窖救不了农村水利--“大包干”带来水利大倒退
  • 红旗渠究竟靠什么修成的?(附红旗渠纪录片)
  • 毛主席是怎样决策和督导治理淮河的?
  • 从五省旱灾看资改派反党集团
  • 时寒冰:旱灾真相实地调查(中部、下部)
  • 抗旱救灾志愿者行动倡议书
  • "大西南的旱灾,四成是天灾,六成是人祸"一个老农民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