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远发言:对毛泽东生前一句话意境的诠释
1930年12月,刚刚在中原大战获胜的蒋介石在兵强马壮、羽翼日益丰满的时候,又立刻调集十万大军向共产党在赣西南的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开始第一次“围剿”毛泽东、朱德指挥的红一方面军,企图在此决战,把毛、朱和红军主力部队全部歼灭。
此时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已在34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拥有9座县城,根据地人口达200多万,并已开展分田运动。地利、人和,为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提供了得到民众全力支持的广阔的战场和充分的回旋余地。
面对蒋介石的10万大军,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部队确定“诱敌深入”的方针,先向根据地内退却,避开不利于红军的决战,在运动中发现和造成敌军的弱点,集中兵力,待机歼敌。
国民党军队一进入根据地内就陷入困境。处处耳目闭塞,对红军的行动一无所知。红军部队却消息灵通、以逸待劳,对国民党蒋介石军队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指挥下,至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先后打败了国民党蒋介石反动部队发动的三次疯狂的“围剿”。这只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军队几十年战争的点滴。但仅从此点滴中,就足以表现毛泽东的斗争精神、斗争谋略等都是蒋介石所不能相比的。所以,直到1975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还对华国锋饱含深情地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
毛泽东在这里把“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作为他一生做的两件事之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生涯中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在这里这样说,我理解至少有这样三个层面的意境:
1、表明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蔑视
从1927—1949年,特别是在1930年12月至1931年9月的3次反“围剿”斗争中,蒋介石分别调集10万、20万、30万武器精良的精兵强将来“围剿”只有3万多人的红军,一次一次发誓一定要“消灭共军”。结果,红军不仅没有被打垮,没有被消灭,反而一次又一次把蒋介石的军队击溃,使其狼狈逃窜。毛泽东这里只用了一个“赶”字,充分表明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蔑视。在毛泽东看来,你蒋介石不过如此而已。我们的红军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像“赶鸭子”、“赶猪赶羊”一样,就把你这个曾指挥数百万大军的“蒋总统”“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大灭了蒋介石军队的气焰,大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的斗志,大长了红军指战员的威风。
2、表明毛泽东对蒋介石的仇视
毛泽东说“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这“几十年”包括三次反“围剿”前后的岁月,这“几十年”,毛泽东用了一个“斗”字,是“斗了那么几十年”,“斗”就是“打”,“斗了那么几十年”,就是“打了那么几十年”。红军队伍走到哪里,蒋介石军队就“追打”到哪里,红军被迫万里大转移,蒋介石还下令部队围追堵击,狂轰烂炸,到陕北时8万多红军还剩下3万余人。长征途中多少红军将士冻死、饿死、病死,被蒋介石军队打死、杀害,这一幕幕战事和惨景都是毛泽东亲历过的,都是深深刻印在他心中的。想起往日苦难,想到那些壮烈牺牲的先烈和战友,仇恨的怒火怎能不在心中燃起?一个“斗”字就很贴切地把他对蒋介石的万般仇恨表现了出来。
3、表明毛泽东对“打败蒋介石”这件事的高度重视
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军队和中国人民是在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几十年里,蒋介石一直没有放弃消灭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企图,一直没有放弃谋害、杀害、活捉毛泽东和朱德的企图。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军主力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越打越发展壮大,人数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強。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400万人的大军。统领这支大军的毛泽东、朱德不但没有被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消灭”、“杀害”、“活捉”,而且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949年10月1日并排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与首都30万人民群众一起庆祝新中国的成立。从1927—1949年,在这22年艰难、困苦的岁月中,毛泽东的生活、工作与战斗,始终与这支军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也就是这支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22年之后,毛泽东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可是逃到台湾等几个小岛上去的蒋介石,并没有因失败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人在“那么几个海岛上”,还念念不忘反攻大陆,还不停地派遣大批特务来大陆进行破坏、捣乱等各种阴谋活动,与毛泽东为敌、与中国人民为敌,贼心不死,直到1975年4月5日死去。所以,毛泽东在这里用了“斗了那么几十年”。这“几十年”,既包含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2年,又包含新中国成立之后的26年,前后一共48年。毛泽东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整整“斗”了48年。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48年执著奋斗的结果,是中国各族人民用无数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智慧和汗水换来的。毛泽东把这简单地概括为他“干了两件事”之中的一件事。这件事用了48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几乎用他一生最重要的时间才干成了这一件事。所以,毛泽东格外重视这件事,并因此而深感自豪。这件大事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中国人民、人民军队共同书写的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史册上的最光辉、最夺目的华章。可歌可颂,令人敬佩,永垂史册。
毛泽东的一生是敢于斗争的一生、善于斗争的一生。国内斗争,国际斗争;党内的斗争,党外的斗争;有用枪杆子的斗争,有用笔杆子的斗争;有政治战线的斗争,有经济战线的斗争,有思想文化战线的斗争;有长期的斗争,有短期的斗争,等等。无论哪方面的斗争,毛泽东都是无所畏惧的,毛泽东都是斗争的主角,都是斗争的主要引领者,都是重大战役、重大战略、重大政策的主要谋划者、制定者和最终的胜利者。
所以,我认为,在隆重纪念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30周年的时刻,最重要的就是要不忘毛泽东,继承毛泽东,弘扬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毛泽东,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就没有全国各族人民幸福美好的今天。这是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弘扬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当前特别要重视学习毛泽东的伟大斗争精神,像他那样树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勇气概和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胆略、韬略。有了像毛泽东那样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和一往无前的胆略、韬略,我们就能在全面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乘风破浪,乘胜前进,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相关文章
- 王立华:我们为什么热爱、怀念、崇拜毛主席
- 劳尔|越过谎言拥抱夜空中最亮的星
-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新鲜事:西沙老战士照相馆冲印和毛主席的合影,老板悄悄退还冲印费
- 铁穆臻|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毛泽东
- 穿透历史迷雾,解读毛泽东思想与未来
- 侯立虹|“去毛化”颜色革命的“不战而胜”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之七
- 顶天立地 日月同辉
- 人民万岁——纪念伟大教员诞辰130周年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经济)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军事)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人口)
- 黄庭民:毛泽东领导中国促进了人类进步(引言)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